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可惜风流总闲却(宋代词人的悲欢往事)/八间房书房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简略介绍兼评论宋代36位著名词人生平、成就的通俗读物。在介绍每位词人故事之前,呈现的是各位词人生平最具代表性的词作品一首。这些文章表面很随意,感觉一点也不晦涩,不但具有观赏性,而且可读性极强。

内容推荐

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宋代词人的故事吗?那就赶快翻阅本书吧,它将以词起头,引出各位词人的生平介绍及相关评论。文章表面随意,一点也不晦涩,不但具有观赏性,而且可读性极强。喜欢宋词的看官,赶快与作者微香一起开始这次快乐的宋词之旅吧!

目录

北宋词人

王禹傅/1

晏殊/6

范仲淹/12

宋祁/17

欧阳修/21

柳永/30

司马光/38

王安石(附王安国、王雾)/44

晏几道/61

苏轼/68

黄庭坚/84

秦观/93

晁补之(附张耒)/105

贺铸/111

周邦彦/121

李清照/13l

宋徽宗/142

南宋词人

叶梦得/149

朱敦儒/155

吕本中/162

陈与义/167

朱淑真/173

张元干(附胡铨)/179

岳飞/185

陆游/191

范成大(附杨万里)/201

张孝祥/211

辛弃疾/218

陈 亮/233

刘过/244

姜夔/253

史达祖/262

吴文英/272

刘克庄/279

文天祥(附邓剡、王清蕙)/288

蒋捷/296

试读章节

宋祁

[玉春楼]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卒赠尚书,谥景文。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文集已佚,今有清辑本《宋景文公文集》,存词六首。

宋祁的词作存世不多,但在当时却应该是极为脍炙人口,单这首《玉楼春》,已使他获得了一个“红杏尚书”的雅号。他另外还有一件因词而佳偶的故事:他有一次路过京城内的繁台街,迎面遇上宫内出来的车马,其中有一辆车内的宫女揭开车帘,唤了声:“小宋!”随即便擦肩而过。宋祁回家,于这一声娇呼不能无怀,遂赋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因为他词名远播,不久这首词便传唱开了,一直到达宫禁之中。宋仁宗知道了,追问此事,是何人呼了这一声“小宋”,有宫女回禀道:“我以前侍候御宴,见到宣召翰林学士,左右的人指点说:那是小宋。后来在车中偶然见到,所以试着叫了他一声。”仁宗召来宋祁,故意提起此事,宋祁惊惧万分。仁宗笑着说:“蓬山并不远。”便将宫女赐给了他。历来都认为这是一段佳话,我却有点疑惑,宫女在车中呼那一声“小宋”,究竟是出于好奇、钦佩、景仰,还是真正的爱慕?在车走雷声语未通的一瞬,可能双方都未曾打个照面,小宋就如此肯定他们之间的“心有灵犀”而辗转思忆这“一声肠断”?无乃太多情乎?不过,即使这段佳话一开始只是小宋自己单方面加以渲染而夸大,宫女能够因他而出了窒闷的宫禁,终究也是好事,何况,虽然小宋有点轻浮,在当时却也不失为文才翩翩的良人。

小宋是风流人物,据说家中妻妾颇多,他在享受偎红倚翠的同时,倒也为她们时时留心,处处在意。传说他曾经在外面宴饮时觉得天气寒冷,命人回家取衣,谁知数房爱宠各自都送了一件“半臂”(类似于现在的无袖小马甲),他看着好几件衣服,无法选择,索性一件也不穿,忍着寒冷回了家,他的想法是:既然都送衣服来,就是都关心我,那么不论穿了谁的,都必然会有厚此薄彼之嫌,拂了另外人的心意。倒不如我自己挨冻,换取她们太平无事。这种念头似乎痴到好笑,却是用了深心体贴,后世一直将之当作文人韵事来说,明末清初南山逸史所作《半臂寒》,就是谱写这段情事。

宋祁之所以被呼为“小宋”,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和他齐名的哥哥宋庠。和小宋略嫌佻达的人生态度完全不同,大宋却是一个“清约庄重”的人物,弟兄俩一齐考中的进士。本来宋祁的文才在乃兄之上,中在第一而宋庠中在第三,但章献刘太后看了礼部拟就的名单,认为不宜将弟弟排在哥哥前面,于是将宋庠改在第一,宋祁则排到了第十,当时称为“双状元”,认为一门双杰,是无上的恩荣。宋氏兄弟合称“二宋”,后来大宋一直做到宰相,小宋则为翰林学士。宋庠为人简朴,即使做了宰相也没有改变,有一次上元佳节的时候,大宋在书院里读《周易》,听说宋祁狎妓纵酒,醉饮达旦,于是第二天派人责备弟弟,“相公寄语学士:听说你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还记得某一年的上元夜,和我一起在某州的州学里吃咸菜煮干饭的时候吗?”宋祁笑着对来人道:“请回报相公,不知当年在一起吃咸菜煮干饭是为了什么?”

二宋在未入仕前,曾得到安州知州夏竦的器重,夏竦善于鉴人,曾命二人作《落花诗》,宋庠诗中一联为:“汉皋佩解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宋祁一联云:“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就诗论诗,其实应该是宋祁的诗句更为灵动自然,是典型的西昆体之作,但夏竦却更为赞赏大宋,说:“咏落花而不言其落,大宋今年应当状元及第,而且文笔风骨秀重,他日定然能做宰相。小宋不及大宋,但也一定能够登上显位。”后来果如其言。又有传说,认为宋庠有一回见到蚁窝被水淹没,一群群蚂蚁将被淹死,心怀恻隐,用竹枝搭桥救了蚂蚁,因此积阴功当为宰相。救蚂蚁居然有如此厚报,实在令人对天帝的赏善标准产生疑问,但古人明显是深信不疑的。明代还有一部戏曲《四喜记》,描写二宋故事,就将救蚁得相以及小宋作词得赐宫人的事全编进去了。

比较起这些笔记传说,《宋史》的论点更实际一些,认为大宋文才不及其弟而持重过之,所以能为宰相。比较二宋的品格,确实大宋显得更敦厚稳重,而小宋则是一个放浪的享乐主义者,他对兄长“记得吃咸菜煮干饭”的回答,是普通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十年寒窗苦,不就是为的一朝题名金榜,过上更好的生活?比起在未中举前就誓以救济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小宋的思想境界自然不够崇高,但他能够坦然宣之于口,却也是一种洒脱的诚实,“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这样的词,的确是他的心声写照。

宋祁晚年时说自己:“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但在同欧阳修修史书的时候,却特别喜爱卖弄学问,尽使用一些雕琢艰涩的字眼,常常放着浅易的说法不用,刻意写得让人读不懂。欧阳修是主张诗文革新的人,对此很有意见,想劝讽他,于是故意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写上一段似通非通的话:“宵寐非祯,札阀洪休。”宋祁到底是有名的才子,一看之下就解出了这八个字的本意,说道:“这不就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吗?何必标新立异成这个样子?”欧阳修笑道:“我不就是学您在《李靖传》里写‘震霆无暇掩聪’这一类话的榜样么!”所谓“震霆无暇掩聪”,说白了就是“迅雷不及掩耳”,宋祁领悟到他在讽喻自己,不禁惭愧而退。

但不论怎么说,奉命和欧阳修编《新唐书》,是他人生中最值得自诩的一件事。他晚年时镇守成都,将《新唐书》带到任上刊修,每每于宴会散后,盥手漱口已毕,打开寝室大门,垂下帘幕,点燃两根巨烛,婢女环侍周围,他居中铺纸书写,远近都知道是尚书大人在修唐书,望去俨然如神仙出尘。曾有一个大雪天,宋祁秉烛添帘,左右燃着炽热的炭火,身周诸姬环列,正磨得墨浓,舔得笔饱,在澄心堂制作的名贵纸笺上写着唐书列传,忽然问诸姬:“你们都曾经在别人家呆过,见过有主人像我这样吗?可谓是清雅脱俗了!”诸姬都说:“确实没有过。”诸姬中有一人前主人是宗室子弟,宋祁又问:“你家太尉遇到这种天气时做什么?”那女子回答道:“前主人太尉只是拥着火炉欣赏歌舞,问以杂剧取乐,喝一场大醉而已,如何比得学士阁下!”宋祁点头道:“其实这样也不坏啊。”于是搁笔不写,饮酒为欢,几至通宵。在想象中,修史应该是枯燥的事,他却能自如地将学术做得如此倜傥,将娱乐提高到如此风雅,不得不佩服他实在会生活,懂生活,当代不论是“小资”还是“精英”,享受和品位似乎都赶不上这一千年前的古人。

宋祁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座师晏殊很相似,喜宴游,为人自诩,因此晏殊一度对这个门生极度赏识,其实何尝不是气味相投?但宋祁比之晏殊,显得更张扬更肆意,他在起草晏殊罢相的诏书上极力诋斥老师,在场人都为之惊异,晏殊本人更加愤慨不平,他自己却似乎并不以为然。在宋史上,他是附着于其兄宋庠而入载的,史称风操不及其兄,却也没有更多的议论。想必宋祁这个人,不过是一个有缺点的才子,他没有大善,却也没有大恶,轻佻意气或许让人微哂,风流潇洒却又使人折服。

P17-20

序言

金针度人

——关于本书的缘起

北京东郊的西八间房,一间三十七亩半的院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三十周年的研究生院,培养出了六十多位现任部长和大批专家学者,更涌现出张承志、周国平、李零、徐坤等优秀作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自成一派的社科院学子,活跃网间,引领各种潮流,如发愤蛀书、雨后微香、李忆莲等文史博士正成为新一代网络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而且好玩。为了不负网友们的追捧,续起《走向未来丛书》之前缘,我们发起推出了《八间房丛书》系列,继中信出版社的《八间房访谈丛书》,有识有见的京华出版社也重磅推出《八间房·书房丛书》。

《书房丛书》一套共四种,发愤蛀书——《看花已是满眼泪》;雨后微香——《可惜风流总闲却》;杨琳——《明清小说家传奇》;李忆莲——《民国狷者》。

浪漫是诗人的灵魂,现实是活着的世界,初唐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外:绝对的专制和人性之美达成了高度统一。那些诗词既气势磅礴,又探幽入微,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杜甫李商隐的诗,就像巴赫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一样,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鸳鸯绣出重新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八问房的学子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春秋的笔法,走出了象牙塔,将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人物,重新演绎,让我们有机会接近这些浪漫的灵魂。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三十岁的母校!

《八间房书房丛书》编委会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书评(媒体评论)

雨后海棠依旧,不输梅花微香。

闲却不掉的是那一段段倜傥风流。

雨后微香的笔触以独特的女人第六感,入微探幽地书写宋代词人心理世界。

——傲楚阁

宋人风流,今人闲读,每有会意,如饮甘饴。

——Water

自己的专业是冰冷的经济学,对温情慵软的宋词爱慕已久;只是无奈“有知识而无文化”,对宋词想亲近却无从着手。雨后微香的作品,恰给了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亲近宋词的机会。此书如春雨后萌发百物,微香四溢,令人卷不释手,彻夜读诵!

——泥巴

用最朴实的笔迹描绘宋人之“诗心”,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每当夜深人静或烦躁不安时,捧此小书,寻求一份慰藉。领略一些诗意,忘却一些尘扰。

——萌芽

微香的博学真让人佩服。不过喜欢的还是她对那些当时人事的看法。虽是微香的一家之言,却感觉好有共鸣感。

——依旧青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可惜风流总闲却(宋代词人的悲欢往事)/八间房书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雨后微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6121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