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张维最近推出的新书。书中,作者从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结合自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路的感知以及对国际政治学的多年研究经验,论述了有关中国崛起的很多热点问题。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模式,尽管这种发展模式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中国的模式;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更是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话语,一种现有的西方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诠释的新认知。
| 图书 | 中国触动全球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张维最近推出的新书。书中,作者从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结合自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路的感知以及对国际政治学的多年研究经验,论述了有关中国崛起的很多热点问题。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模式,尽管这种发展模式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中国的模式;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更是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话语,一种现有的西方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诠释的新认知。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赫然崛起 一、第一次出国的震惊 二、在海外感受中国崛起 三、中国崛起:不同凡响的意义 四、中国的另外四种选择 第二章 最不坏的模式? 一、从丘吉尔的名言说起 二、东亚模式之争 三、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 四、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崛起 第三章 西方“民主”遇上中国“实事求是” 一、慕尼黑的一场辩论 二、从贝·布托遇刺到肯尼亚骚乱 三、好民主才是好东西 四、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 第四章 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 一、谁创造了人类普世价值? 二、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 三、也谈人权 四、公民社会之我见 五、让理性的声音占上风 第五章 中国:不要自己打败自己 一、贫富差距:一些国际比较 二、缩小贫富差距的难与易 三、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四、腐败问题:国际视角的观察 五、经济发展、民主制度与反腐败 六、生态文明:中国的机遇 第六章 环球同此凉热 、从欧洲到美国 二、别了,南斯拉夫 三、印度:能赶上中国吗? 四、东欧: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五、与世界比较,中国打几分? 第七章 软实力,更触动世界 一、实事求是 二、和谐中道 三、消除贫困应该成为普世价值 四、政府是必要的善 五、拿来主义,非送来主义 六、民主与专制还是良政与恶政? 七、崛起的中国精神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触动全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维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1853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