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二字含义极广,本书所谓的碑帖仅指历代石刻文字,以及专为传学书法而摹刻的法帖。故凡甲骨、金文、砖瓦、玺印上的文字以及简、犊、帛、绢、纸缣上的手迹皆非本书范围。
本书既名《碑帖鉴别常识》,当以介绍碑帖版本知识为主,文字考释一概从略。
图书 | 碑帖鉴别常识(修订本)/崇善楼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碑帖二字含义极广,本书所谓的碑帖仅指历代石刻文字,以及专为传学书法而摹刻的法帖。故凡甲骨、金文、砖瓦、玺印上的文字以及简、犊、帛、绢、纸缣上的手迹皆非本书范围。 本书既名《碑帖鉴别常识》,当以介绍碑帖版本知识为主,文字考释一概从略。 目录 碑帖概论 碑帖含义的引申和范围 碑的起源 冢墓之碑与祠庙之碑 刻帖的开始 碑与帖的区分 书丹上石 摹勒上石 镌刻 石刻之损佚 重刻、翻刻、伪刻 摹■、椎拓、影印 碑帖的功用和鉴别 石刻文字概论 历代石刻文字 三代古刻 秦刻石 西汉刻石 东汉石刻 魏晋石刻 南北朝石刻 隋、唐石刻 宋、元、明、清石刻 宋、元、明、清刻帖 拓本 拓本的种类和开始时代 唐拓 宋拓 明拓 清拓 孤本 珍本 题记、收藏 装潢 校勘与著录 拓本的鉴别和辨伪 鉴别方法和次序 拓本的价格 碑帖鉴别举例 不可轻信妄听一则 注意石花石痕一则 观碑欲细一则 查考欲详一则 同一石而肥瘦迥殊一则 影印本及旧纸新拓充作旧本二则 校碑(对校)一则 校碑(联校)一则 善本记录二则(其一) 善本记录二则(其二) 影印本历代墨迹真伪表(明以前) 汉至南唐墨迹真伪表 宋元明伪迹表 百种著名碑刻简表 汉·魏·六朝墓志简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碑帖鉴别常识(修订本)/崇善楼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壮弘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96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7.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