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子微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内容
编辑推荐

新发和突发传染病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在传染病经过航空旅行和城市化快速传播时,或者怀疑有新的感染性疾病出现时,能尽快鉴别病原体是关键的一环。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就为传染病的诊断、监测和预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并使检测所有的人类传染病病原体成为可能。

本书分诊断原理和诊断应用两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和诊断实践,几乎涵盖了传染病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所有技术。书中插入了许多来自编者们从事分子微生物学的私人图片,读者可以欣赏这些插图。

内容推荐

在过去的十年,分支诊断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临床一生必须对分支诊断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早期出版的《诊断分子微生物学:理论与应用》是本版新书的编写基础。《分子微生物学:诊断理论与实践》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和诊断微生物学的新进展,来自多个工作小组的专家共同编撰了这本具有创新性的专著。

第一部分“诊断原理”综述了DNA探针技术、核酸扩增方法、核酸测序策略、分子分型方法和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新方法;第二部分“诊断应用”注重阐述这些技术在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书中还包括了遗传药理学和宿主遗传对传染性疾病转归的影响等重要部分。本书最后还讨论了实验室标准化、职能考核和质量控制等关键领域。

本书注重未来的发展,对微生物学家、病理学家和传染病专家,以及他们的技术人员和学生都非常有用。分子微生物不仅是当今也是未来的重要技术资源。

目录

诊断原理

第一部分 培养物的确认和直接检测探针

  第1章 荧光原位杂交在微生物学诊断中的应用

  第2章 用于培养菌确认和细菌感染直接检测的DNA探针:技术综述

  第3章 商品化试剂盒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应用:方法选择和质量保证

第二部分 核酸扩增技术

  第4章 体外扩增技术的发展

  第5章 核酸体外扩增技术

  第6章 实时PCR

  第7章 核酸扩增方法:实验室设计和操作

  第8章 分子定量的方法:结果的标准化、分析和实验室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 突变检测和诊断测序

  第9章 突变筛查策略:综述

  第10章 突变扫描

  第11章 突变检测:基于PCR的方法

  第12章 自动化DNA测序

  第13章 分子种系发生分析

第四部分 分子分型方法

  第14章 近10多年来细菌分型的进展:个人回顾

  第15章 脉冲场凝胶电泳

  第16章 基于PCR扩增的微生物分型

  第17章 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进行细菌基因分型

  第18章 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菌株鉴定、菌群生物学和进化遗传模式的研究工具

  第19章 自动化核糖体分型

  第20章 流行病学中的分子亚型:图谱模式可比性问题和数据解释

第五部分 检测方法学

  第21章 扩增产物的检测

  第22章 凝胶电泳、southern杂交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第23章 扩增子检测与鉴定的微孔板检测系统

  第24章 应用多色分子信标方法检测病原体

  第25章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

  第26章 利用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诊断和疫苗筛选诊断应用

第六部分 细菌病原体检测和鉴定

  第27章 理想方法——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和鉴定细菌性病原体

  第28章 杜克嗜血杆菌、苍白密螺旋体和生殖道支原体的PcR检测

  第29章 16srDNA序列测定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第30章 广谱PCR在细菌检测及鉴定方面的应用

  第31章 微生物耐药基因及耐药相关突变的检测

  第32章 基因组信息在细菌感染诊断、管理和控制中的应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研究为例

  第33章 与生物恐怖有关的病原体检测

第七部分 病毒检测和鉴定

  第34章 DNA病毒检测

  第35章 RNA病毒检测

  第36章 病毒载量测定

  第37章 病毒基因分型

  第38章 人类1型免疫缺陷性病毒(HIV-1)药物敏感性的表型测定

  第39章 新出现病毒病原体

  第40章 分子病毒学的现在和未来

第八部分 病原真菌检测和鉴定

  第41章 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第42章 基于序列分析的真菌鉴定和分类

  第43章 真菌抗药性的分子检测

第九部分 寄生虫检测和鉴定

  第44章 寄生虫病分子诊断学的发展、应用与未来

  第45章 分子技术在隐孢子虫检测、种属鉴定与基因分型方面的应用

  第46章 疟疾检测和抗药性遗传标记鉴定的分子方法

第十部分 阵列技术的应用

  第47章 杂交阵列技术

第十一部分 宿主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

  第48章 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和疾病管理

  第49章 细胞色素P-450的遗传多态性、药物转运载体和感染性疾病的管理

  第50章 宿主对微生物感染的易感性与癌症

  第51章 基因组学和DNA变异: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易感性和感染结果的决定因素

第十二部分 实验室标准化、能力验证、质控标准和监控

  第52章 诊断分子微生物学的外部质量评价和能力验证

  第53章 实验室质控品和标准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子微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珀西恩
译者 柯昌文//邓小玲//王洪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31419
开本 16开
页数 8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1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7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60
185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9-2006-001号
版权提供者 ASM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