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危难中、在死亡的边缘,也许一个信念能引导你一直走到最后,一点希望能帮你照亮道路,一个乐观的心态能让你远离死亡……

在黑暗中,它们能带你走出迷惘。不仅仅是在巨大的灾难当中我们要做到这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能够引导你,取得成功。

内容推荐

本书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温情和肃穆的烛光里展开,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九(3)班所经历的死亡浩劫。作为老师,娥曼成为学生们的主心骨,带领着学生们一同对抗死亡,他们唱歌,在音调高低起伏,偶有跑调的歌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最直接的来自生命的讯息,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更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支持和鼓励。娥曼一遍遍点名,呼唤微弱的生命迹象,给予最及时的提醒,竭力挽留垂危的生命气息。她不过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但在灾难面前,在死亡面前,她被激发出的勇敢与坚韧却撑起了学生们垮掉的脊梁,灾难让人们经历苦难,也让人间最普通的关爱成为废墟下最璀璨的生命之光。

目录

生俞之轻 生命之重

电影文学剧本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创作札记

 编剧手记

 在绝境中找到希望

 拍摄完成后的感想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感受

 震撼!震撼! 

 我在汶川的日子

评论

 观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有感

 灾难中的真情与真实

 生命的热烈礼赞

 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完美融合

 灾难中重生的日子

 生命的颂歌

 网友评论

试读章节

娥曼轻盈地走进教学楼,转身走在楼道里。

娥曼走在一层的楼道,右边半米的高台上站了三个小男孩,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看谁站的稳。

左边几个女孩在跳皮筋。

娥曼路过一个个班级,上面的牌子依次变化二(5),二(4),二(3),楼道里许多小孩子在玩闹,一个男孩抓着奥特曼,一个男孩抓着怪兽,从娥曼身边跑过。

娥曼走过二(2),二(1),来到楼梯口。

娥曼走上楼梯。

娥曼刚上到二楼,正走过楼梯转角,要继续向上时,突然一辆玩具四驱车从上面的台阶飞了出来。

娥曼吓了一跳,急忙抬腿,把四驱车让了过去。

上面连蹦带跳跑下来两个男孩子,一前一后绕过娥曼。

四驱车跌跌撞撞跑下楼梯,直直冲栏杆撞去,撞到栏杆下水泥台,右转了90度,向着楼道的方向驶去。

两个孩子嬉笑着追过去。

娥曼舒了口气,跟着瞟了一眼他们跑去的楼道,第一个班级门框上挂着一个牌子“六(1)”。

楼道口年轻的男老师小吴老师走出来准备上楼,刚露头看见正上楼的娥曼,两眼一愣哧溜缩了回去。

小吴老师对着墙角挂着的衣冠镜子拨拉拨拉头发,整整白衬衫的领子。镜子上写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旁边教室上露出牌子“八(1)”。

小吴老师左看右看,相信镜子里的自己已经英俊得体、气宇轩昂才单手插兜重新潇洒地走出来。

小吴老师改做下楼,装作若无其事地跟娥曼擦肩而过时,扭头露出一个醉人的微笑。“嗨,这么巧?”

娥曼报以一个微笑,继续上楼,小吴老师拐到下一段楼梯,依然停下抬起头看娥曼的背影。

娥曼感觉到身后的脚步声停了,于是慢了下来微微侧目。

小吴老师又一甩头,潇洒地走了。

娥曼继续上楼。

娥曼走在楼道里,路过第一个教室,门框上靠着一个女生抱着英语书在读。门框上挂着“九(1)”。

娥曼朝里看看,一部分同学在看书,一部分在午休,没有嬉闹的。

娥曼点点头,继续向前走,路过第二个班。门框上挂着“九(2)”,门口对面的护栏上一溜排开,靠着三个女孩两个男孩,有点疲惫地聊着天。

“我要考市里的高中,你呢?”男孩甲问女孩甲。

“我还想考到省城呢!”女孩歪了歪脖子。

前面不远处就是九(3)教室门口,娥曼突然听到背后有飞快的脚步声。

娥曼下意识的一闪,李乐天从她身边飞快地跑过去,紧接着萧远也从她身边闪过。

“砰”一下,萧远一头撞到了一个五十多岁,拿着一摞书,看着很稳重的男老师。

萧远脚下没有停步,转过身来对着男老师,“老师对不起!”继而又转回去追李乐天,“叫你给我跑!”  李乐天和萧远二人冲进了九(3)班。

男老师的书掉了一本,他正要弯腰捡,而手里拿着的书摞又不好让他弯腰,两下为难。

一只带着羌饰的白皙的手,捡起了那本书。

男老师抬起头看向对面。

“谭老师。”娥曼笑着把书递给谭老师,并跟他打招呼。

“噢,娥曼啊。”谭老师拍拍衣服,笑着摇摇头“这帮毛头”,继续向前走。

娥曼走过九(3),下意识向里望去。

萧远正把李乐天按在课桌上,李乐天蹬腿摆手地求饶。

娥曼笑了。

P8-11

序言

汶川5·12地动山摇的瞬间,我忽然感悟到,生命如此之轻。近十万人的生命,那么美丽生动,那么阳光灿烂,却忽地没有了。几百万人的身躯遭到伤痛重创,几千万人的家园被夷为废墟。生命之轻,犹如尘埃,犹如雏羽。

几乎在同一时刻,总理的专机飞向汶川,十万大军疾驰灾区,千万民众奋起自救,亿万民众伸出援手,寰球同此凉热!在血脉相联、情感相依的日子里我感悟到,生命如此之重,犹如天地,犹如昆仑!

在我和王潞明、杨凤良、吴远博等人深入大山深处,亲临灾区腹地的日日夜夜,我们的心灵犹如洗涤过一般,没有些许杂念。我们看到柏雨果满身泥泞从北川走出来,带着几百幅照片,大家能做的就是默默地递上一杯热水。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些照片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柏雨果无私地加入了我们的剧组,杨凤良、张怀强、陶大卫们,演员们,都在大灾面前,表现出无法言表的生命之重。

经过大家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的团队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反映汶川地震的胶片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2008年11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半周年祭日,我们举行了电影首映式;在2008年隆冬腊月,我们再次到达地震灾区,向灾区学校捐款20万元(其中我将这部电影的编剧稿费7万元全部捐了出来)。

今天,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编辑出版这个集子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我们愿借此书,持续地传递我们对灾区的惦记。在我们把这本书捐赠给灾区学校的同时,它还承载了我们更多的诺言和关爱。我们借这本书再次表达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感恩生命之心、之情。

也有个把人对这一切是冷漠的。当我们在灾区采访时,他们说我们是捞取政治资本;当我们在金花广场举行抗震救灾摄影展时,当我们的电影首映、数百万人为之落泪时,其却以缺席和罔顾来表达匪夷所思的杂念。这使我们感到了生命之轻,不仅仅是因为天灾。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感悟到了更积极的精神昭示。生命之轻,天灾可摧,生命之重,精神不灭!凡是面对生命之轻,勇于付出生命之重的人,我敬佩,我从之;凡是面对生命之轻,随意攻讦并恶意驱使的人,我鄙视,我唾弃!无论这些人是否位高权重,决不从之!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生命之轻,在于浮尘,生命之重,在于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延艺云//吴远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0803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