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元素的故事(世界科普文学经典美绘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依·尼查叶夫的《元素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自18世纪中期到现代、当代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通过科学家如何实验,如何发现元素,又如何解答元素中的谜底,向读者尽情演绎出元素与宇宙万物的奥秘。并间接告诉读者,展开梦想,探索自然,你会获得无穷的乐趣和宝贵的知识。

内容推荐

坟地里的“鬼火”是怎么回事?伽伐尼对物理学的贡献是什么?钾为什么这么调皮?什么石头切割后很像钻石?焰火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颜色?什么是放射性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元素周期表有尽头吗?你知道怎样用钍和铀计算银河系的年龄吗?核反应堆里都有哪些材料?……

阅读《元素的故事》,你就能收获上述问题的答案。

《元素的故事》由苏联作家依·尼查叶夫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自然界

第二章 卡尔·舍勒和拉瓦锡的故事

第三章 会兜圈子的电流

第四章 戴维教授的故事

第五章 世上真的只有57种元素吗

第六章 本生和基尔霍夫的故事

第七章 门捷列夫和他的周期律的故事

第八章 瑞利和拉姆赛的故事

第九章 都是X光惹的“祸”

第十章 居里夫人

试读章节

5.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

10月的伦敦。

吃完早餐,戴维朝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他想,就让电流通过冷的固体苛性钾。必须设法使电流通过冷的固体苛性钾。可是,干燥的苛性钾和玻璃一样,是绝缘体。如果让苛性钾导电,就得用水打湿苛性钾。可这样一来,又变成了电流在分解水。

他问自己,怎么办?他必须想出办法。

他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助手从罐子里拿来一块干燥的苛性钾。戴维让它在空气中放了大约一分钟。

“让它从空气里稍微吸收一点点湿气。”戴维想。

苛性钾太干了不导电,太湿了又没用,就让它在空气里待会儿吧!

等这块苛性钾刚刚蒙上一层薄薄的湿气,就被戴维放入勺子,接通了电源。

电流通过勺子,那块固体的苛性钾,开始从上下两个方向熔化。

戴维神情专注,他站在试验台前,紧张得难以呼吸。

这时,金属接触的地方,苛性钾正在熔化,并且发出细微的“吱吱”声。

突然,“啪”的一声,小爆竹般的声音,从熔化的苛性钾上传来。

在上面,熔化的苛性钾沸腾了。在下面,电极上有一些极小的珠子,是从熔化了的苛性钾里滚出来的。

那些小珠子和水银一样,带着银白色的光泽。它们刚刚滚出来,就“啪”的一声裂开,爆发出一片美丽悦目的淡紫色火焰。

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虽然侥幸没有裂开,但很快就在空气里变暗,蒙上一层白膜。

戴维明白,在碱的组成中,含有某种金属。戴维离开座位,跳了起来。他大声叫道:“好极了,戴维,你真棒,你终于成功了!”

戴维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

他回到桌前,写下了今天的实验记录。

6.“调皮”的钾元素

戴维从苛性钾里电解出来的物质就是钾。

他开始研究钾,因为钾有不平凡的性质。

第一,钾不愿意留在它初生的形态里。这种金属一出生,就急着想要毁灭自己。想去与别的物质化合。

第二,钾从熔化的苛性钾里产生时,即使不在爆响声中燃烧,也会在空气里很快发生变化,连照面也不跟你打一下,它就失去了光泽,而披上一层白色的外衣。过不了多久,由湿润变松脆。最后,变成一堆毫无轮廓的灰白色糊状物。

戴维明白了,钾喜欢吸收空气里的氧和水蒸气,然后回到原来的状态:碱。

戴维把钾扔进水里,看它怎么变化。

一般情况下,金属扔进水里,会往下沉。戴维没想到,钾不这样。钾入水不往下沉,它带着“吱吱”的尖叫声,在水面上乱窜。窜了一阵后,还要发出震耳的响声。同时,还会出现淡紫色的火光。它不停地在水面上乱跑,体积越来越小,直到全部变成苛性钾溶液。

戴维把“烈性”的钾,无论放哪儿,它都会发出“吱吱”声、爆响声和淡紫色的火光。

有时候,钾和其他物质相遇,化合,看似平静,可是结果,它仍会从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物里,逐渐驱逐别的元素,让位给自己。

钾在酸里会着火,能腐蚀玻璃。它在纯氧里,会突然着火,发出强烈的白光。

钾在酒精和醚里,能找出其中极少量的水分,加以分解。它非常乐意和一切金属融合在一起。它跟调皮的孩子一样,非常贪玩。

钾和硫、磷化合,会燃烧。钾还能在冰上燃烧,直到把冰烧成一个洞,使自己完全变成碱,才会熄灭。

戴维找不到一个能“管住”钾的物质。这又是一个难题。戴维实验了一百次,终于找到了能管住“调皮”的钾的东西。

那就是煤油。

钾在纯煤油里很安静,像个听话的孩子。他再不担心因缺少钾而中断实验。

这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让戴维又开始苦恼。他虽然“征服”了钾,可这钾,是不是一种真正的金属呢?

一方面,钾显然是真正的金属。钾能传热导电。另一方面,哪儿有金属遇水还能着火的?钾遇水就能着火。钾软得像蜡,又轻。

戴维仍然断定钾是金属。戴维想:“钾跟金比较,太轻了。可铁跟金比,也可以说是很轻的金属。”

那么,钾到底是不是金属呢?

P35-39

序言

《元素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自18世纪中期到现代、当代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通过科学家如何实验,如何发现元素,又如何解答元素中的谜底,向读者尽情演绎出元素与宇宙万物的奥秘。并间接告诉读者,展开梦想,探索自然,你会获得无穷的乐趣和宝贵的知识。

书中介绍了18世纪中期瑞典化学家舍勒如何发现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氧、氮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不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又怎样彻底否认燃素说,把氧、氮以及磷、‘碳、氢等列入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名单中。19世纪初期,英国化学家戴维如何利用电流分解了当时普遍认为是元素的两种苛性碱和18种碱土金属,因此发现了钾、钠两种碱金属和8种碱土金属。19世纪中期,在元素的名单上,已经有了57种,很多人认为再没有新元素了,可是,德国的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利用光的性质,制造了分光镜,发明了化学元素的光谱分析技术,使元素名单进一步扩大。到了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借鉴数百年来化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创造了元素周期表。到19世纪末期,英国科学家又发现了稀有气体,进一步补充了元素周期表。20世纪初期,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推翻了元素永恒不变、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引起了化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本书生动地记叙了科学家的辛劳与智慧,写他们新的实验,非常细致;写他们新的理论,突出一个“新”字,见解独到;谈到分光镜等仪器时,不是只谈依据的理论,还详细描述了怎样探索成功的辛酸……让你身临其境,与科学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从而感受到一种豪迈的劳动情趣和对知识无尽的求索。

本书创作手法新奇,引人入胜。原著作者将这本谈论科学的书,用脱离枯燥的讲义和课本的写法,把书中的元素当成人物来写,让读者耳目一新。比如,写钾时,写“它跟调皮的孩子一样,非常贪玩”;写氩时,说“它是元素中的隐士,元素中的单身汉”。文字更是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本书原著作者依·尼查叶夫是一位青年作家,原名雅可夫·潘。他写这部书时只有20多岁。他写科普作品之前,曾经参加过苏联推广新技术的宣传运动,并先后做过特约通讯员和编辑。他笔锋犀利,说理详明,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后来,他进入《知识就是力量》月刊做编辑,为拓宽青少年科学视野作过不懈努力。在编辑工作中,他一丝不苟的工作风格,使《知识就是力,量》刊出的文章篇篇真实精彩。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元素的故事》,在他编辑的月刊上分期发表。他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雅可夫对工作十分热情,可他并不是用热烈的语言,而是用热忱的工作态度来表达他的热情。”

遗憾的是,这位青年作家没能有机会为读者写出更多的新颖有趣的科普读物。1941年,德国法西斯的炮火攻入莫斯科时,他已积劳成疾,可是杀敌卫国的决心让他隐瞒病情,加入了民兵队伍。不幸的是,他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元素的故事(世界科普文学经典美绘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依·尼查叶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8815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11-49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