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狼蝙蝠/冰波抒情童话精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支神秘的科考队伍在寒冷的南极冰川缓缓移动,带队的是大名鼎鼎的自由院士申其教授。申教授发现了一个以前在地球上从来没有见过的巨大动物——狼蝙蝠,他用自己发明的针剂将狼蝙蝠复活……狼蝙蝠引起了大家的极度恐慌,它是人类的敌人吗?它是恐龙吗?它是智慧生物吗?它为什么迁徒到南极?它会有怎样的命运……

内容推荐

这是著名童话作家冰波的长篇童话代表作。其创作风格抒情、细腻,语言优美、恬淡,讲究作品的结构、气氛和意境,本书主要讲述了大名鼎鼎的自由院士申其教授,带领一支神秘的科考队伍在寒冷的南极冰川缓缓移动,申教授发现了一个以前在地球上从来没有见过的巨大动物——狼蝙蝠,他用自己发明的针剂将狼蝙蝠复活……狼蝙蝠引起了大家的极度恐慌……

目录

庞大的沉睡者

重复的梦境

南极归来

狼蝙蝠复活

意外的意外

南方的信息

狼蝙蝠的行动

艾莫的故事

身临绝境

化石

我变,故我在(代后记)

附录一:冰波主要获奖作品记录

附录二:冰波主要作品出版年表

试读章节

冷冷的太阳,看起来有点发白,它是那么无力地照射在白茫茫的冰川、河流上。

这里是南极。

一支神秘的探险队,正在南极的冰川间慢慢移动着。

这是国家科学总院派出的特别探险队,带队的是大名鼎鼎的科学总院的自由院士申其教授。

自由院士,是科学院里享有特权的最高级的院士,是科学总院里的特权人物。一般的院士,如果要做一项研究,就得提出详细的课题报告,在经过院里的科学委员会审批同意之后,才能获得研究经费。而自由院士的研究课题,却不需要经过认定和论证。他们不但不用提出报告就可以开展研究,甚至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有权保密而不公布。而他们的研究经费和别的人力物力,总是能得到保证。不管自南院士别出心裁也好,精心策划也好,他想研究什么就可以研究什么,而国家保证满足他所需的一切条件。科学总院是国家的最高科学研究机构,要获得自由院士头衔,必须是对国家作出过三项以上极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这殊荣的科学家,在科学总院只有三位。一位是院长,另一位是副院长,还有一位就是申教授了。

申教授性格比较孤僻,脾气又很暴躁,非常热爱工作。他有一个外号叫“科学狂人”。他工作起来,投入程度完全像一个疯子。目光炯炯,像一头狼似的不知疲倦。和他共事过的人,都会叫苦连天。唯一例外的,就是他现在的助手司平教授。

不过司平教授这次没有来,因为当申教授以最快的速度组成南极探险队的时候,司平教授正在外国讲学呢。

今年三十八岁的司平教授,是科学总院里最年轻的教授,虽然他也是教授,在研究中生代恐龙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但是在申教授这个科学巨人面前,他也只能当助手。不过这是司平教授十分乐意的。他是申教授亲自教出来的学生。

这支探险队连申教授在内,一共是十二个人。组建起来还不到一个月。他们中间,十一个人都是年轻小伙子,只有一个年纪大的,那就是申教授。他已经五十六岁了。因此队里特地配备了三个医生,一个外科医生,一个内科医生,还有一个是牙科医生。这其实是专为申教授服务的,因为申教授的牙不太好,出发前刚拔了一颗大牙,正痛着呢,就到南极来了。没想到,到了南极,一投入忘我的工作,申教授的牙痛奇迹般地好了。倒是那个牙医自己患上了牙痛,却又不能给自己拔牙,十分的痛苦。

“真是见鬼,科里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牙医,偏偏选上了我!”年轻的牙医一路在冰上跌跌撞撞地走,不停地骂骂咧咧的,满肚子的牢骚。

“得了得了,”申教授不耐烦地挥一下手,“你们科里的牙医,有的跟我去过非洲研究狮子,有的跟我去过沼泽地研究鳄鱼,还有的跟我去过海底洞穴寻找电鳗,你,还算是轻松的。”P1-3

序言

冰波的意义

班马

某些人的存在,是会具有历史价值的。

某些人则是不一定的。

我这篇短文的预设阅读对象是文学界的成人,如果儿童读者也看一下的话,那我在这里谈的是关于冰波叔叔的童话作品所具有历史性的艺术价值——历史?满大的嘛?不错,有的作家及其作品就是必须把它放在一段中国历史、一个特殊的时代之中去看出它的意义。那么,冰波童话,就与郑渊洁童话相对应而特别地峙立于当代大陆儿童文学的时代风景之中,同时,我认为这两位所分别代表的童话之意义将最具有童话史的历史价值。这种所谓的“历史价值”是什么?就是现在的人们心里已经很明白,以后的人们一谈到也必将就提到他(和他们)。也就是,或许会省略掉很多人,而某些人的意义和价值则会日益清楚的。

(因为“现实”有时一片糊涂)

比如我认为“冰波的意义”,也是可以这样来说:假如这个时代没有冰波这样一个作家和他的冰波童话,那事情就会有点不对。或者说,这个时代幸亏有冰波的存在。有的人存在不存在,是有历史意义的——要是这个时代只有郑渊洁和他的“热闹派”童话,而没有了冰波和他的“抒情派”童话,那就不见得是好事情。实际上,当代的好事情正在于有着这两者的对应结构,幸亏“热闹派”童话的对应面还有着“抒情派”童话,否则,中国儿童的情感结构(及阅读结构)将有缺失。

某种重大的缺失是什么?

那就是当代中国儿童情感的“粗糙”。

——冰波的意义,就在于有一位作家以他的艺术心灵和童话美感来滋润着童话世界及读者,呈现着一种童话梦境,引导着一种精致的感觉系统,以至于影响着儿童读者的感觉器官的审美敏锐性和美感的丰富性。我认为,这就是冰波童话的一种纠偏一个“粗糙”儿童情感世界的文学意义。这种价值,置于历史中将更为重大。

我对冰波童话的评价一直极高,可以说是相当早期的时候就特别推崇,例子之一就是在一九八七年有一本《探索作品集》的“总论”之中,我已曾有“最有艺术荣耀”的观照点。我正是针对于时代而言。这个时代有很多作品并不能从“艺术”上去看取。在儿童文学中体现了一种“艺术性”,这才是我对冰波童话的最大好感和推重。其实我不太认同仅以“抒情派”来指称冰波童话,我觉得本质是在“艺术性”,以及一种“艺术感觉力”的传达。

而这,对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来说都是十分的缺乏。缺乏到大家都不大敢提它了,要提,也常是走歪了的,比如,所提的其实是社会性、历史文化感、教育功能等等,但也都冠以“艺术”。我理解,有时候“艺术”就是“艺术”,而不是什么别的。

——因此,当时我们一些艺术同仁也曾有过将冰波童话誉之为“唯美”的,把握于一种“新感觉主义”,也就是想凸现出这种“艺术气息”,虽不尽周全,但其意义在此。回想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际的中国大陆“江南”的儿童文学艺术探寻气息,我是不会忘记的,朋友们曾“驰奔”杭州参加第一次冰波作品研讨会,所谈的“美感”、“感觉”、“密丽”与“精致”等等话题,其话语背景无不正是针对于时代儿童之精神格局和心灵感觉的简单、粗糙的状况。我们这一代作家自我之冲动极想去感染一代少年儿童。

冰波创造出的一系列童话梦境,就是一种重大的表现力之呈现。是的,“梦境”,冰波的童话梦境,出现在一大片大吵大闹、笑得要死、稀奇古怪的童话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才可以让孩子们去肆意与狂放地闹腾,因为不怕,我们还有另一片美感梦境存在于孩子们的面前,“世界”将不至于突兀变形。

“风格”,其实是相对应才具有意义。

但令人遗憾地看到,这个时代的评论界喜欢制造这样的判断误区,那就是常常造成“美感”的不如“热闹”的有阅读效应、“艺术”的不如“现实”的有文学市场这一误导,我说这是误导。因为事实远非如此。冰波童话正是驳难这种判断的一个事实。童话梦境的潜入程度,敏锐视角的心理感触性,冰波那种“氛围”的慑人感……已获得极强的阅读感染力。真要说市场的话,那叫人不得不想要说出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那便是某种只有热闹、当时现实感的作品在时光之流中出现消淡、远去的命运,而长生的将是艺术性作品。

冰波并没有看低过其他有如热闹型的童话,因为他本人也能大写这类童话。我也没有看低过,原因是我们都可以把握它,大写一通没什么难的。这里,我有点挑战性观念——纯热闹型的作家很少能进入感觉型的创作,而反之的创作现象却具有事实。其实我并不想挑战什么,而只是想凸现一点这个意思,即如冰波这种“艺术性”的创作心灵更值得艺术评论行为去推重。我们这个时代不能亏待艺术行为。

冰波童话从来是被好评的。

我只是推出它还会在历史中更被凸现。

后记

我变,故我在(代后记)

冰波

我写的童话,向来是被归入抒情一派的。

“……其创作风格抒情、细腻,语言优美、恬淡,讲究作品的结构、气氛和意境……”

这是对我的创作比较典型的美誉。

然而,上述美誉只说了我的优点。全面地说,后面还应该有一个“但是”。

“但是,他的作品由于上述原因,故事性相对较弱,可读性不强……”

这是事实,也是我的苦恼。

更深的苦恼在于,当时我对自己早期的抒情童话已经开始不满意了,有个别篇什或者一些段落,颇有为抒情而抒情的味道。我开始追求有内涵的、有意境的抒情童话,而避免频繁使用甚至堆积华丽的辞藻。然而这种追求非常之难。

当我再读一遍自己写的那篇《夏夜的梦》,不禁连连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写了,不能再这样写了,得变变。

于是,我写出了长篇童话《狼蝙蝠》。这真的是我倾尽心力写的一部作品,到现在自己仍然满意。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说:这部作品,既保持了我的抒情风格,又具备了较强的故事性。它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是多年之前的事。

我一直希望能在童话创作上有新的突破,央视的动画片剧本给了我这个机会。一百三十多集动画片剧本,写得我天昏地暗。两年时间,几乎都在写剧本。写剧本的初衷是我想改变原来的创作思路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想强化训练一下我的“故事性”,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到“原味”的文学创作中去。剧本和文学性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

等到剧本全部弄完,坐下来想再构思童话,意外地感到,原来轻灵飘逸、玲珑剔透的童话意境居然已荡然无存。脑子里除了情节还是情节,我好像找不到别的感觉了。

这种感觉是很可怕的。就如同被一下砸昏了,等到苏醒过来,发现自己的手没了。

我需要恢复。

我开始停下来读童话,同时我要思考一下童话到底应该怎么写。

我当然读到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我也读到了一些不好的作品。好作品在这里就不说了,我想提一下所看到的一些不好的作品。

有的童话,故事是随意胡编的..情节的发展不在一个结构框架里,矛盾可以随时出现,也可以随时解决,中间不需要任何铺垫。——读这一类作品,我想象不出作者是“走脑子”在写的,常常会令我读到后面就忘记前面是怎么说的,那么,作者本人真的很清楚自己所编故事的脉络吗?

这类童话的误区:谁敢胡说八道、漫无边际地编故事?小说它敢吗?报告文学它敢吗?我敢,因为我是童话。

有的童话,想象是没有道理的。想上天就上天了,想入地就入地了,完全没有逻辑可言。比如,我很难苟同这样的想象:有一天,电脑里的病毒变成一只凶恶的大乌,从屏幕里飞出来了。

误区:想象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既然是想象,咱拼的是一个大胆,只有做不出来的,没有想不出来的。

有的童话,人物是没有个性的。或许作者想要告诉孩子的意念太多,而活生生的的人物因为它不具有直接的故事元素,而常常被忽略。而正是这被忽略的人物个性,恰恰是整个文学最灵魂的特质。  误区:孩子们不就是要听故事吗?编就是了。

也可能是时值童话创作最不景气的时候,也可能是童话作家实在太少了,仅有的童话作家又太忙了,不少童话读了之后,我获得的感受是一个字:赶;两个字:太赶。

上面说的这些,很带些情绪。实际上,这些情绪也是针对自己的,我需要反思自己的作品中也同样存在的问题。

我没有能力系统严密地来表述童话到底是什么,只是朴素地想:童话,它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该有感染力,就该当时读了心里会有一动,以后又可以经久回味,回味时仍然心里会有一动。

这里,要借用方卫平教授在演讲时常用的一句生动之极的话,他常常在读感人的作品时,会稍作停顿,然后喃喃地说:“……读到这里,我的心都碎了。”此时,台下的听众也全体“心都碎了”。

让我们为之“心碎”的童话,真是太少了啊……

几年前,关于童话,我想的就是这些。

我想,假如我来写童话,它应该有这几个要素:

结构。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结构,它是一篇童话的骨架。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有它内在的合理性。情节的每一环,应该像关节那样,紧紧套住却又能灵活转动。情节的发展,它是一种有节奏的、自然的脉动。

逻辑。想象以及故事情节必须具有逻辑性。之所以这样,一定是因为那样。正因为那样,所以才这样。我“疯狂”地认为:没有逻辑的想象,它与神经错乱者何异?

幽默元素。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可以增加阅读快感,同时,也可以启迪想象力的发展。语言的幽默,是机智的细节,而人物行为的幽默,则是通过结果来造成幽默效果的情节。

反映现实。童话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或者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现实。只有反映现实,才能更有效地获得读者的共鸣,也更具有在娱乐的同时起到教育的作用。

这样,我写了《阿笨猫全传》。

我想我做到了自己想做到的。

朱自强老师曾经评价我的《阿笨猫全传》是重复式的故事。这评价真让我窃喜:重复式的故事,其开头和结尾,几乎是清一色的,是一种模式。要在这种模式里变化出种种不同,其实难度会更大些。非常感谢朱老师给我鼓励。

安武林曾经赞扬这本书的智慧价值。

孙幼军曾经赞扬这本书的幽默价值。

至此,我已暴露无遗:我对《阿笨猫全传》的故事性得意不已。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又猛地一沉:

“……其创作风格抒情、细腻,语言优美、恬淡,讲究作品的结构、气氛和意境……”——这些原本属于我的风格,现在它又在哪里了呢?

我想我又得再“变”了。

我爱童话,或者说,我也只会写童话。追求童话的境界,永远是我的情结。

我的下一部作品正在写作中,我敢斗胆说:它将会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敬请期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狼蝙蝠/冰波抒情童话精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冰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4443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