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不能在20几岁时处理好这六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命运。那么,作为当今时代最受人关注的明星群体,20几岁的年轻人该如何解决这六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呢?本书的写作目的正在于此。
本书内容涵盖生活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财富心理学和人际心理学六个领域。书中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洞察20几岁年轻人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深入剖析了他们存在的心理误区。本书介绍了与20几岁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解决诸多心理难题的科学处方,帮助20几岁的年轻人摆脱迷茫和困惑、树立奋斗的目标,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本书文字通俗、生动,书中案例着眼于生活常情。对20几岁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心理学指导方案,读者可在轻松的阅读中快速掌握相关心理知识,从而更好地关爱自己,呵护心灵,享受快乐人生。
本书适合从学校毕业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也不无裨益。
生活拒绝幻想,搞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你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或客户中,有些人有车有房,生活过得滋润无比;有些人工作多年,生活依然过得艰辛又狼狈;有些人天天不上班也能挣大钱;有些人却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而奋斗……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非偶然,也非上天注定,而是由每个人自身决定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思考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你的心里是否有一种你所认可的理想生活?你是否想过要为此做点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加上自己的努力,再抓住机会,谁都能过得舒服又体面!
但是,许多20几岁的年轻人却很少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怎样才能够获得理想中的生活。他们觉得自己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他们将自己的懒惰和平庸归于宿命。
有些年轻人,他们收入微薄,虽然羡慕别人的高薪,却对自己的理想和能力不以为意。“你太厉害了,我哪能跟你比”、“我不行,你真是了不起”,他们总觉得每种生活都是上天注定的。
其实,你必须明白的是,很少有人天生就能过好日子。羡慕他人而放弃自己,往往是失败人生的开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不妨看一看你身边的有为青年,他们从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绝对不会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拥有强烈的拼搏意识,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这也就为他们领先于别人、比别人更早地走向成功,争取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伟大的人生从憧憬开始,即有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自己要成为什么的憧憬。在心中高悬这样的憧憬,你就会勇猛奋进;假如你心里没有期望,那么你永远都不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来。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通常你就能成功,最起码能够大大提高你成功的几率。
刘丽刚大学毕业就被不可测的未来压得喘不过气了。“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在步入25岁之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30岁之前嫁个好老公,实现每一个目标。”可是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四处碰壁,毫无所获。父母总是问她:“那你接下来想怎么办?”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所有的一切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刘丽还非常在意她与男友之间的关系,她不想离开男友去另一个城市,为此她失去了仅有的一个工作机会。母亲对此很不满。毕业的时候,想到不用再住宿舍,吃食堂的饭,不用再通宵复习,刘丽感觉得到了解脱,然而对于即将开始的人生新篇章,她显然准备不足,内心充满了无助感。
像刘丽一样,你也可能会被他人告知:“你就要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了。”然后他们还会询问你未来的打算。
尽管未来激动人心,但是由于选择太多,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你的期望可能有很多,却不知从哪里开始。在生活中,许多人的话使你不能确定想要什么。母亲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比我更有成就。”老师说:“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某位你崇拜的女强人说:“做你自己。”
也许你在脑海中会勾画出许多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而形形色色的人则巩固了这些想法。让你为之气恼的是,世上怎么没有这样一个水晶球,能提示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最适合做什么。
事实上,有太多的因素困扰着你,令你难以回答“我想要什么”。你目前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期望,因为它带来了“应该成为什么”或者“该做什么事情”的压力。那么,20几岁的你应该有什么样的期望呢?
一个24岁的女孩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觉得,在30岁之前,我应该是成就斐然,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我应该超越母亲的成就,但是并不质疑她的选择。我应该成为父亲眼中多才多艺、聪明伶俐的小明星。我应该嫁给一位睿智的成功男士,同时确保他是个不会穿错袜子的人。我应该饱含奋斗的激情,富有竞争力,同时仍保持女性温柔体贴的一面。我应该……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期望是由环境塑造的,而不以你自己的真正所需为出发点。其实,影响期望的因素来源有很多,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经验与成熟的思想,你很难辨别真伪,于是只好将期望建立在自己的所见所闻上。
因此,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你必须做一些调查,以确定哪些期望才是自己真正所想的。第一步,全面检测自己的期望体系。此项调查旨在帮助你认识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所以你要想一想并把它们一一记下来。
这项调查要求你列出一个期望清单,每一项都用“我相信”开头。比如,你可以写“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或者是“我相信如果我有一份非常棒的工作,父母会更加为我骄傲”。试着写下至少10个期望。
第二步,浏览一下这份清单,突出一下那些你认为已根深蒂固的期望。在你的期望体系中,可能有些并不符合自己,或并不是自己真正所需的。那么,现在就是你重塑自己梦想的时候,这些期望会让你生活在美好的期待中。在每一项重要的期望旁边,你还可以写下自己最新的期望。
在完成这项调查之后,你要将这些资料保存好,时常拿出来默读,并补充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新构想。这样将有助于你加深印象,激发成功欲望。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付诸行动。仅有美好的期望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只有将其付诸行动,你才能成就梦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梦想自己能成功,可不成功的人有太多太多,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怎样做才能成功,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那样去做。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其他因素决定,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假如你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想力求改变,那么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其实,你并不缺乏获得成功经验、方法和秘诀的机会,缺乏的只是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你一次次不懈地追问成功者怎样才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你内心浮躁。不管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还是比尔·盖茨,他们的成功取决于成功之前的勤奋工作。你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们这样做了,而你没有这样做!P3-7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现在正值20几岁,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成为长辈们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几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成长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之际,这个时期中国人过得很富裕,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的成长环境,较之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的人,是非常美好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正值20几岁的年轻人,是最受恩宠、成长条件最为优越的一个群体。
但是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所出生的时代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所以他们会产生迷茫和矛盾。这也让他们不得不经历着诸多“不幸”:他们不像6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毕业了可以包分配,不但分配工作,还可以分房子;他们不像70年代初出生的人那样,有了好学历,就大都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虽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却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工作上的事,只是20几岁年轻人诸多“不幸”中的一小项,更多的考验,正在等待着他们:房价如此高昂,即便有了工作,不吃不喝得多少年才能买上?什么时候结婚?要孩子吗?生病怎么办?这些都是20几岁年轻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实际难题。
此外,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让他们似有所悟,又茫然失措。
就此而言,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吗?这也难怪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夸张地抱怨:“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
这样的比较很具戏剧性,可这就是现实,他们必须面对。而这种戏剧性状况,也不可避免地让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年轻人的心理困惑,大部分都集中在生活、情绪、爱情、工作、金钱和人际关系六个方面。
比如,在未步人社会之前,他们一直被幸福生活所围绕,步入社会之后,生活却让他们备感困惑;多元化的生活,复杂的经历,让他们情绪无定,心病丛生;他们渴望自由浪漫的爱情,渴望“我的婚姻我做主”,可很多人又不得不重复着老一代的择偶过程;当年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今也已经为人夫为人妇、为人父为人母,全新的角色转变让他们懵懵懂懂;他们愁容满面地走出校门,削尖脑袋四处奔波去应聘,却不一定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有的人甚至毕业就失业;面对财富,他们渴望又迷茫;他们喜欢与人交往,却又不知该如何打开人脉的大门;他们有太多的激情与梦想,却总是被现实无情地打破……
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财富观、他们的人际关系,注定都是一部旁人看不懂的天书。他们的内心世界,则更是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把握。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不能在20几岁时处理好这六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命运。
那么,作为当今时代最受人关注的明星群体,20几岁的年轻人该如何解决这六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呢?本书的写作目的正在于此。
本书内容涵盖生活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财富心理学和人际心理学六个领域。书中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洞察20几岁年轻人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深入剖析了他们存在的心理误区。本书介绍了与20几岁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解决诸多心理难题的科学处方,帮助20几岁的年轻人摆脱迷茫和困惑、树立奋斗的目标,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与坊问的同类心理学书籍相比,本书更侧重于心灵励志。旨在通过一些专业心理分析,让20几岁的年轻人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动自发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本书更侧重于可操作性,对很多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都有具体的解决步骤。这些步骤都是心理学家的经验之谈,据此操作即可让诸多心理难题得到解决。本书更侧重于可读性。书中所选用的心理故事都非常精彩,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心理学的奥秘。
20几岁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心理困惑最多的时期,太多的激情与梦想和太多的困惑与迷茫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所适从。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指导20几岁年轻人审视自我心理、掌控自我行为的最佳心灵励志自助读本。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郭东华、邱草、唐秀娟、阎龙、郑茂章、单文元、冉现荣、邱云、崔侠、邱素娟、李彩莉、崔艳、唐荣银、位守梅、王沛同、赵震凤、王克凤、胡芹、王计华、王元知、郑海龙、宋月兰、王涝、毕锋、王晓蕾、王克支、王小厂、唐洪梅、唐洪飞等人的大力帮助,没有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本书是很难面世的,在此向他们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偏颇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