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偷走了你的敬业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本土文化和现实环境,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在用大量生动精彩的500强企业的案例阐述员工敬业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当前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导致员工敬业精神缺失的十大原因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使员工远离职场“橡皮族”,重新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此外,本书还详述了各种有利于提高职场中员工个人能力及进行高效工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对期望进入这些企业谋求发展的职场人士和刚出校门的学子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每一位想要事业有成的人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成功的方向,它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丰富、最有力的培训材料。

内容推荐

员工的敬业度始终是现代企业最为看重的个体素质,敬业精神永远是员工在职场最大的竞争力。本书针对当前职场中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导致员工敬业精神缺失的十大原因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使员工远离职场“橡皮族”,重新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目录

前言

第1章 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

——真正的公平需要不断进取来获得

◆ 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 /003

◆ 抱怨是没有能力的表现 /007

◆ 坦然面对职场不平事 /012

◆ 用不断进取去创造公平 /019

第2章 个人与公司价值观的错位

——没有公司,你就没有用武之地

◆ 公司是你的根 /027

◆ 无条件服从于公司 /031

◆ 维护公司的利益 /036

第3章 缺失的责任感

——具备强烈责任感的员工才能备受青睐

◆ 薪水就意味着责任 /045

◆ 责任不分大小 /050

◆ 多做一盎司 /055

◆ 没有任何借口 /060

第4章 崩溃的团队协作

——选择合作,你才能走得更远

◆ 一个人能走多远? /069

◆ 合作才能融入团队 /075

◆ 不做“套子”里的人 /081

第5章 上司能力的高低

——上司没能力,你更有机会

◆ 学会欣赏你的上司 /089

◆ 埋怨上司没有任何好处 /096

◆ 上司没能力,你更有机会 /104

第6章 模糊的工作目的

——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工作

◆ 你在为自己工作 /113

◆ 工作是一生的事业 /117

◆ 结果第一 /123

第7章 慵懒的工作状态

——即便被“组织”忽视也要自动自发

◆ 激情是工作的发动机 /133

◆ 自动自发 /140

◆ 带着思考去工作 /148

◆ 勇于创新 /153

第8章 学习力的丧失

——不断学习才能被赋予更多的机会

◆ 不进则退 /161

◆ 学习是晋升的有力武器 /167

◆ 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 /173

◆ 在自省中修正 /176

第9章 职场品牌的降低

——在困境中要为荣誉而工作

◆ 品牌决定发展 /183

◆ 为荣誉而战 /189

◆ 坚持才能铸就个人品牌 /196

第10章 盲目地频繁跳槽

——改换东家不如改变自己

◆ 跳槽没那么简单 /205

◆ 增强你的持续竞争力 /213

◆ 职业规划是一生的事 /219

试读章节

坦然面对职场不平事

工作中,你做得最多,成绩最好,效率最高,町是升迁的总是别人;你的创意不错,可是你的想法却总是被安到别人的头上……的确,职场有着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也有不能碰的潜规则。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们都客观存在着,都是你必须接受的现实。

身处职场,接受现实,你才能放平心态;你只有承认不公平这个事实,你才能够激励自己尽己所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并使自己拥有更好的发展。

有着“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称号的唐骏,以自己兼容并蓄的“唐氏风格”,始终都在尽心尽力地为微软做事,并凭借自己在管理及销售上所取得的出色业绩,曾两次获得比尔·盖茨奖。这是对他工作业绩最大的肯定。但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同样在工作中遭遇了权利斗争的波及,使事业发展一度出现瓶颈。

唐骏在微软工作的10年间,从数字上来看,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员工满意度,都创造了微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业绩。在全年的业绩中,微软中国是所有分公司中增长最高的;无记名投票得出的员工满意度从71%提高到79%,也是微软82家分公司里面最高的。至于微软在中国的整体形象,更是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2003年8月,陈永正担任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后,为了打造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微软大中华区,彻底改变这个微软大中华区过去那种有名无实的局面,开始铁腕治军,对微软中国区领导团队进行调整,唐骏的权力被削弱,随后唐骏麾下的几大事业部的市场总监几乎全部出走,这使唐骏陷入了在微软的尴尬地位。

微软内部员工在评述这一变化时认为,这一方面是唐骏和微软原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微软总部对唐骏也并不完全信任,因为他缺乏市场销售方面的经验。

在陈永正没有接管微软大中华区之前,“唐骏势力”一直与微软中国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黄存义的势力存在明争暗斗。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一直主张削弱微软中国权力,将微软中国真正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由于双方都势均力敌,难免是两败俱伤,等到陈永正坐上微软中国首席执行官后,不但坐收渔翁之利,还顺势把唐骏的权力给架空了。

面对如此关系复杂的内部斗争,唐骏只能黯然离开微软。但唐骏显得很平静,他跟盖茨说,他的离开不是因为不喜欢微软,不是对微软没有激情,而是他的离开可以帮助微软处理好内部管理结构,解决管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中国区和大中国区的重叠现象)。

唐骏成为了职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这对始终极度敬业、乐于奉献的唐骏来说的确不公平,但唐骏却做到了坦然面对,并重新在盛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法则。在任何一家现代企业中,都十分看重员工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力。作为员工,你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着你的发展成败。如果你总是对自己工作的环境大加挑剔,为你所认为的不公平现象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因此耽误了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实际上,你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从而适应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有位圣人出去游玩,这天他正来到一个瀑布前,看到水从200英尺的高处倾泻下来,泛起的水沫有15英里那么远,水流太急了,以至没有一种鱼能在里面存活。

这时,圣人看见一位老者走进了瀑布里面。圣人想,那位老者是不是因为什么事想不开而要轻生?于是,圣人派遣自己的一名弟子沿着河岸跑过去救他。谁知那位老者却已经在大约百步以外出现了,头发随风飘垂着,沿着河岸边走边唱歌。圣人感到很好奇,于是他也跟着老者走,努力赶上老者后问道:“先生,我原以为你是一个神仙,但现在,我知道你也是凡人。请你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在这样湍急的水流中行进自如的呢?”

老者答道:“我没有什么方法,我是随着漩涡进去,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去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来适应我。就这样,我便能够从容地进退自如了。”

环境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每一件事情也不可能都拿着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对于职场的种种“漩涡”,你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适应“水流”,这样才能从容地进退自如。而且,你适应“水流”的能力越强,成功的速度也就越快。这是因为,当你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努力培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时,将会促进你的思维和行为以积极的状态去应对环境,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创造业绩的同时受到企业和老板的器重。

因此,对于职场那些不平事,与其抗拒、斗争,你不如主动地去适应,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这才是明智的做法。实际上,当你也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时候,身在其位,你就会发觉公平从来都是相对的,你自己也可能做一些不公的事,而这一切都是形势使然。坦然面对职场不平事,培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你可以这样去做:

1.调节内心导向

有人把公司比喻成一个内部布满齿轮的大转盘,随着齿轮的转动,员工为了不被齿轮所伤,便不断找寻安全合适的位置,最终都回归到转盘的中心,而这个中心就是企业文化。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你改变不了任何决策和你身边的人,要想让自己始终不被外界所伤,你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公司文化、运作方式和行事风格,让自己在不公平的环境里慢慢成熟,平衡自己的心态。只要你改变比较的对象和标准就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

2.正确看待挫折,适应困难

挫折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每一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同样都经历过职场上和生活上的无情打击。“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几乎所有在职场上成功的人都是凭借着坚韧执著的性格、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获得了事业上的长远发展。工作环境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受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不仅无法从事工作,享受生活,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健康,引发各种疾病,甚至使人丧生。事业的最终成就,必须建立在能够勇于面对挫折的基础之上。不畏艰难、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逆境中不冲动、不波动、坚持到底,才能使你竭尽全力在所处的环境中创造机遇、抓住机遇,最终取得成绩。

3.培养自信心

信心会使人产生勇气,使人爆发出身体内潜藏的能量与能力,以致最终战胜命运,达成所愿。在一个人的生命巾,信心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对人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无论在智力、体力还是做各种事情的能力上,信心都占据着基石性的支持地位。当你在工作中时刻充满信心,并让这些信心激出你所有的勇气与能量时,你便能够承担起一切苦难与折磨,接受任何考验和试探,即使身处不公平的环境,你也能坦然面对。

4.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就是指人们想成就某一事业的雄心。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任何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位在职场中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在它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向光辉顶点。因此,当你具有了强烈的事业心,你便能够消除那些所谓的洪流暗礁带给你的阻碍,忽视那些微不足道的利益之争,促使你在个人的奋斗之路上勇往直前。

5.注意职场人际交往  职场中,竞争激烈,人际关系难免复杂,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上便有了一些禁区,但只要你本着尊重、谦让、理解、宽容、关爱、大度的原则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便不会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1)不要随便乱开玩笑。在工作环境下,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场合、时机和环境。一般来说,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不能开玩笑,工作时间不能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尽量不要开玩笑;在非常时期,不能拿非常之事开玩笑,在公开传媒上开玩笑更是要慎之又慎。

(2)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俗话说:“隔墙有耳”,“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在人际交往中,于万不可养成背后说人是非的习惯。同时,还应极力避免谈论别人的隐私。

(3)不要过于锋芒毕露。职场之中,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要学会低调做人,千万不可过于锋芒毕露。这是因为:言语锋芒,容易得罪别人;行动锋芒,容易惹人妒忌。而这些都是你走向成功的阻碍因素。因此,在职场上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不妨多把优越感让给别人。

(4)不要参与同事间的小圈子。同事间的关系有时非常复杂,有些人做坏事,往往会拉上其他人。比如,你发现有些同事计划越级告上司的状,这个时候,最好选择回避。

总之,职场中的环境或好或坏,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下级和上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界线,法律规定的言论自由变成了尽可能地服从。如果你动不动就对公司的制度提出质疑,或者动不动就上书一回,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可能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作为公司的一员,你应该始终围绕公司的发展去努力,想办法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对于那些职场不平事,与其毫无意义地置疑,不如坦然面对。

P12-18

序言

谁偷走了你的敬业度

据专家分析表明,身在职场2年~5年内,80%的员工会变得越来越“橡皮”——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过来。

资深专家指出,最为糟糕的员工莫过于这类职场“橡皮族”,他们对工作已经完全丧失了敬业精神,是阻碍公司发展的隐患。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开门,请他离开。

员工的敬业度始终是现代企业最为看重的个体素质。这是由于,企业发展的程度与员工敬业度的高低息息相关。据调查表明,在企业雇佣员工的“吸引、保留和提高员工敬业度”这三个部分中,提高员工敬业度是使企业业绩飞速上升的关键原因之一——员工敬业度越高,他们就越可能将顾客和质量置于首要位置,他们离开目前企业的可能性就越小。简单地说,员工的行为影响着顾客行为,顾客的行为又直接影响了企业收入增长和利润率的提高。在同行业中,那些员工敬业度较高的企业比那些员工敬业度较低的企业做得更好。

对于员工来说,由于你的敬业工作,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你自己——你从工作中得到了知识、经验、技巧、薪水、福利,甚至是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的快乐,它们都是你的,而且影响你的一生。正如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所说:“敬业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能学到的唯一本领。”而如果由于你对工作的疏忽懈怠,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和停滞不前,你便会失去这个能够让你成长并不断找到人生价值的平台,你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会损害你的声誉及品格,不利于你在职场个人品牌的打造。

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你凭什么受青睐?你凭什么拿高薪?你凭什么获得晋升?敬业精神永远是你在职场最大的竞争力。缺失了敬业精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员工的敬业度比大多数国家的员工敬业度都低。仅有8%的被调研者对于他们目前的工作高度投入——准备并愿意积极努力、全身心地投入,以帮助他们目前的雇主实现其商业目标;25%的员工非常自由闲散;同时,高达67%的人群处于中间状态,称之为一般参与,这部分员工可能拉动业绩上升——也可能使业绩下降——这取决于随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更多还是更少地参与工作。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员工敬业度的缺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企业和员工要如何共同去面对这一严重的问题?

《谁偷走了你的敬业度》立足于本土文化和现实环境,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在用大量生动精彩的500强企业的案例阐述员工敬业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当前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导致员工敬业精神缺失的十大原因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使员工远离职场“橡皮族”,重新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此外,本书还详述了各种有利于提高职场中员工个人能力及进行高效工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对期望进入这些企业谋求发展的职场人士和刚出校门的学子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每一位想要事业有成的人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成功的方向,它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丰富、最有力的培训材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偷走了你的敬业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培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461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