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奶可乐博弈学(日常生活中的博弈学)/信天翁财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组成,只有用博弈的眼光去了解生活,用博弈的策略武装自己,用博弈来诠释自己的生活,你才会是一个智慧的人。

身边事事皆博弈,学会博弈,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面对对方的招数,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博弈在现实中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在形形色色的博弈中,博弈策略运用得正确,你就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本书从最基础的博弈论知识入手,阐述了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一些博弈事例,如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博弈、蜈蚣博弈、海盗分金等,全面讲解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技巧,使你能用博弈学的眼光来指导生活和工作。

目录

第一章 体验思维乐趣——初识博弈论

 1.博弈论简史

 2.博弈是一种游戏策略

 3.博弈的要素

 4.博弈的特色

 5.博弈的分类

 6.博弈论的应用

第二章 背叛还是坚持——“囚徒困境”

 1.“囚徒”的选择

 2.倒霉是因为太聪明

 3.蒙牛和伊利价格战的“囚徒困境”

 4.透过“囚徒困境”看市场博弈行为

 5.为别人着想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6.囚徒两难决轻重

 7.爱情博弈——恋爱中的“囚徒困境”

第三章 免费的午餐也可以吃——智猪博弈

 1.小猪的智慧

 2.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比做什么都好

 3.免费的午餐该吃就吃

 4.巧借外力成大事

 5.枪打出头鸟

第四章 合作共赢是最好的结果——“猎鹿”

 1.猎兔还是猎鹿

 2.从猎鹿博弈中看合作的诚信问题

 3.猎鹿,弱者的最佳选择

 4.从合作走向共赢

第五章 谁动了我的奶酪——海盗分金

 1.海盗该如何分金

 2.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把先发优势发挥到最大

 4.有风险才会有收益

第六章 信息动态博弈——田忌赛马

 1.田忌为什么能赢

 2.信息决定博弈结果

 3.信息传递——好酒也怕巷子深

 4.要时刻掌握主动权

 5.信息不对称会让你陷入劣势

第七章 一场只赢不输的赌局——荷兰赌

 1.什么叫做荷兰赌

 2.与众不同的游戏方式

 3.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

第八章 后发制人,一飞冲天——枪手博弈

 1.什么是枪手博弈

 2.弱者生存的秘诀

 3.看准时机再出手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同时出招和相继出招

第九章 利己与损人并存——零和博弈

 1.什么是“零和博弈”

 2.利己与损人

 3.如何从“零和”转向“共赢”

 4.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第十章 谁退谁进,谁赢谁输——斗鸡博弈

 1.什么是斗鸡博弈

 2.不可预测的算计

 3.放弃愚蠢的坚持

 4.将伤害降到最低

 5.学会化敌为友,和解才是王道

第十一章 破解报复危机——重复博弈

 1.什么是重复博弈

 2.诚信需要重复博弈

 3.信誉降低交易成本

 4.重复博弈是信任的基石

 5.有限重复博弈和无限重复博弈

第十二章 奇特的组合——大蛇背小蛇

 1.出奇才能制胜

 2.为了生存而做的包装

 3.利用别人的弱点,稳中求胜

第十三章 有规矩成方圆——分蛋糕博弈

 1.创新思维赢天下

 2.蛋糕为什么会缩水

 3.该不该讨价还价

 4.合理的规则才能实现公平公正

第十四章 独特的思维模式——逆向选择

 1.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2.“劣币驱逐良币”的感悟

 3.从逆向思维看保险市场

 4.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第十五章 推测出来的棋局——酒吧博弈

 1.什么是酒吧博弈

 2.根据过去预测未来

 3.多多未必益善,关键在于协调

 4.由“酒吧博弈”看股票、交通、博彩问题

 5.经验不一定是开山石

 6.纯粹的随机策略

第十六章 妥协也是一种理智——懦夫博弈

 1.究竟谁是懦夫

 2.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

 3.退让的不一定是懦夫

 4.有勇有谋才是智者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体验思维乐趣——初识博弈论

1.博弈论简史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是一种研究具有竞争或斗争性质现象的理论方法。虽然博弈的思想和实践古已有之,但那时人们对它的把握只是停留在经验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字理论,其正式起源的时间是在20世纪初。简单来说,博弈论所阐述的理论就是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及如何保持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决策均衡。一百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博弈论的科学家主要有泽梅罗、E.波莱尔、摩根斯坦、约翰·福布斯·纳什等人,他们为博弈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博弈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早期博弈思想的基本形成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1944年为分界线,在这之前博弈论并没有形成明确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人们对博弈的认识只是通过一些严格的竞争或游戏,不过这一阶段却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博弈概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81年,英国的经济学家埃奇沃斯出版了《数学物理:关于道德科学的数学方法应用》。在书中他提出了“契约曲线”,并将其作为个人贸易结果的解法。即在一个只存在两家公司和两种类型消费者的世界中,如果每种消费者的数量都是无穷多,那么“契约曲线”便会收缩到均衡集合。这个理论可以被视为是博弈论的初步形成。

1913年,博弈论出现了第一个定理——泽梅罗定理,它明确断言国际象棋游戏规则是严格确定的,也就是说在纯粹的策略意义下,国际象棋只能有一条个人理性支付曲线。虽然这条定理只适用于两人博弈,但在当时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及研究。

1921—1927年,E.波莱尔发表了四篇关于策略游戏的文章,提出了第一个有明确概念的现代形式的混合策略,并找到了3—5种可能策略情况下两人博弈的最小最大解。1928年,冯·诺伊曼在他的文章中也证明了最小最大定理,这个定理被公认为是博弈论的精华,之后的许多博弈概念都同该定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冯·诺伊曼的文章也介绍了扩展形式的博弈,这是对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

1930年.F.泽尤森发表了著作《垄断问题与经济竞争》,在书中,他着重讲述了一个关于讨价还价问题的解法,且这个解被后来的海萨尼证明,它与纳什的讨价还价解是等价的,至此博弈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的来说,20世纪初期是博弈论的萌芽阶段,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从竞争和游戏中引申出来的,其中不存在合作或联合行为,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显然,这种博弈并不适合运用在经济与政治方面。

第二阶段:现代博弈论建立,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标志着现代博弈论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94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出版。这本巨著不仅详细阐述了当时博弈论所有的研究成果,并首次将其框架完整清晰地表述了出来,还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深入探讨,开辟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如合作博弈、可转移效用、联盟形式等,使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真正达到了应该具备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该书使博弈论从竞争和游戏的局限中走了出来,广泛应用于数学及经济领域,它的出版,奠定了现代经济博弈论的基础,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此书的出版是数理经济学确立的里程碑。

接下来的20世纪50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史上辉煌蓬勃的生长期,其间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博弈论专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博弈概念及理论,体系基本形成。1950—1953年之间,美国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发表了四篇论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提出了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纳什均衡,并证明了它的存在。纳什为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此外,《博弈论入门》、《博弈论论文集》等系列丛书的出版更是让博弈论深入人心。

在众多数学家、经济学家的不断研究中,博弈论也发展得越来越全面,扩展型博弈、聪明联盟博弈解、沙伯利值、随机博弈理论等一系列新型概念也随之出现。1957年和1959年,两本对博弈论有深远影响的书——《博弈与决策》和《策略与市场结构:竞争、垄断与博弈论》相继问世,博弈论开始正式被运用在经济学当中。此外,重复博弈、随机博弈和动态博弈在此时也粗具模型,至此,以纳什非合作博弈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博弈论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博弈论的发展与完善

20世纪60年代是博弈论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研究博弈论的专家们不仅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阐述和证明,使常识性的知识得到澄清,还对合作博弈解、稳定集、核心的要领等问题作了扩充、拓展和突破,使博弈论体系更加完整、翔实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此时博弈论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经济与数理学科当中,双方建立了一种持久牢固的关系。除了研究的深入外,博弈论在地域上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如由原来的研究重地普林斯顿大学和兰德公司,发展到在德国、以色列等多个国家都设立有研究中心。

60年代博弈论最大的研究成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的创立,它首次出现于奥曼和马希勒的研究中,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不过,虽然博弈论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体来看还基本上属于理论意义上的学术。

第四阶段:博弈论体系的完全形成及广泛应用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属于博弈论的丰富壮大期,在此期间博弈的所有研究理论几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计算机的问世和技术的发展,都促使着博弈论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体系。无论是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还是道德哲学、经济学,无不使博弈论在实践中得到广泛传播,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接受。此时,博弈论已经不再只为少数研究者所知,逐渐变得大众化。

第五阶段:融入主流经济学,对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弈论和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缺一不可的程度,两者几乎融为一体,相互辅助相互影响,各主要经济学和经济理论杂志时常可见有关博弈的精彩文章。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博弈论似乎已经成为最适合他们的分析工具,并一度认为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时髦。1994年12月,为了表明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重大影响,分别授予了John.纳什、J.海萨尼、R.泽尔滕三位博弈论专家和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项”,至今,博弈论仍然还在不断地发展与深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博弈论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和深远了,博弈论可以说是一门相当完善的体系了,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出现创新与成就是很困难的。不过,科学家仍在努力,相信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P3-5

序言

人生和历史一样,都在永不停息地博弈。

博弈在古代是一种很普遍的游戏,所以又称博戏。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

什么是博弈论?现今的博弈论该作何解?古人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如同棋手,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争当赢家,摆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所以,任何事物都属于“局”的范畴,其区别只在于环境的不同。对局时局内所有环节都进入了对峙状态,掌局人需灵活变通才能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是破局。破局的手法有多种,可从利益角度、可从环境角度,也可从局中人角度。但终极目的就是选择最佳的行动计划,来保证自己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对局的时候需要破局,但破局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为了下一个布局。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误,每一步都关系着下一步的成败。

在社会发展的棋局中,每个参与博弈的人都在特定条件下为争取其最大的利益而努力。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有多个参与者时,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讲的就是这一道理。

博弈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存在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博弈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一个人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没有一点心计,遇事既不留心也不琢磨,那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必须要学习一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用博弈的眼光去了解生活,用博弈的策略来武装自己,用博弈来诠释自己的生活,你将会是一个睿智的人。

身边事事皆博弈,学会博弈,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面对对方的招数,你准备好了吗?

本书由党海鹏编著,还有以下人员参与了编写:刘艳、戴素菊、郭明涛、田红娟、郭玉福、王利霞、许文娟、王动阳、吴振飞、李娜、刘盼、高明明等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奶可乐博弈学(日常生活中的博弈学)/信天翁财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海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40658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0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5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