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莱辛在1755至1757年间与他的朋友摩西· 门德尔松和弗里得利希· 尼柯莱就戏剧样式进行的一场通信论辩,这在德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悲剧中的赞赏、剧作家幻想的本质和戏剧经历的情感结构和实践进行的争论。
通信谈及的主要问题是,悲剧会引起什么样的情感。悲剧在观众心中引起的唯一情感是同情。而最富同情的人是最善良的人,是最能够接纳所有社会美德、接纳一切宽容大度品格的人。
图书 | 关于悲剧的通信(莱辛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莱辛在1755至1757年间与他的朋友摩西· 门德尔松和弗里得利希· 尼柯莱就戏剧样式进行的一场通信论辩,这在德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悲剧中的赞赏、剧作家幻想的本质和戏剧经历的情感结构和实践进行的争论。 通信谈及的主要问题是,悲剧会引起什么样的情感。悲剧在观众心中引起的唯一情感是同情。而最富同情的人是最善良的人,是最能够接纳所有社会美德、接纳一切宽容大度品格的人。 内容推荐 莱辛不仅是剧作家、诗人、评论家,也是哲人、神学家、古文史学家——诚如施特劳斯所言,莱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集哲人和学者迥然相异的品质于一身”。 莱辛以一个公开的启蒙知识人身份审慎地与启蒙运动保持苏格拉底式的距离,以绝妙的写作技艺提醒启蒙运动中的知识人心里搞清楚自己是谁、究竟在干什么——对身处后现代文化处境中的我们来说,莱辛肯定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前辈。 莱辛集除了以笺注体形式更新已有的莱辛要著的旧译外,将集中力量编译迄今尚未有汉译的莱辛要著。 目录 中译本前言(刘小枫) 莱辛、门德尔松和尼柯莱关于悲剧的通信 附件一 附件二 编辑手记 附录 尼柯莱 论悲剧 门德尔松 论意向的控制 门德尔松 关于感觉的通信(选辑) 莱辛 评《关于感觉的通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关于悲剧的通信(莱辛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莱辛 |
译者 | 朱雁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590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7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