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背后
内容
编辑推荐

实力派作家吴学华重磅推出《后门》姐妹篇《背后》!

荣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是谁一手遮天,制造了无比巨大的黑洞?美丽而多情的女人,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自杀?一步步的权力交锋,谁将笑到最后?

内容推荐

吴永平调任南水市市委书记后,发现南水市巨大的财政赤字,已经使这个经济强市成了空架子。

省纪委收到两笔数额达200万的匿名款,汇款人在附言中只填了六个字:南水市黑洞巨大。

集资修建的跨江大桥突然倒塌,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幕,大桥倒塌事故调查小组,缘何屡遭阻碍?

在南水市改革的重压之下,市委书记面对两个美丽女人的感情进攻,他能把持住自己么?

原南水市委书记、现省人大副主任赵卫国,从省城赶到南水市,于是,一场为“民”还是为“名”的终极对话拉开了序幕——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后记

试读章节

南水市坐落在长江边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市郊的经济开发区进驻了多家名牌企业,雄厚的财政收人成为整座城市现代化建设坚实的后盾。除了一些名胜古迹外,其现代化建设的规模与设计,无不显示出这座城市的主体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行事作风与思想。

前任市委书记赵卫国在工作总结报告上多次提到:毫不夸张地说,南水已经成为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

此时,001号奥迪车飞驰在南水市中心的主干道上,新上任没多久的市委书记吴永平,无心欣赏车窗外这座新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色,他陷入沉思之中。

10分钟前,他在主持召开关于如何进一步查清南水市国家重点企业——南水丝绸厂腐败问题的会议时,突然接到了南水跨江大桥倒塌的消息。他当即中止会议,驱车亲自前往现场。

市委办公室主任程春爱和秘书长方志林坐在车的后排,望着铁青着脸的吴永平,两人相互看了看,都没有说话,各自怀着心事。

跨江大桥是2006年6月24日竣工通车的。大桥是前任市委书记赵卫国的骄傲。他大胆采用民间集资的方式,修建了这座全长达5000多米的斜拉式大桥,开创了民间集资修建大型桥梁的先例,为他改革先锋的光辉形象增添了传奇色彩。

现在,这座作为南水市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标志的桥梁垮了。赵卫国会怎么想呢?南水市人民会怎么想呢?省里的领导会怎么想呢?

半年前,身为省委秘书一处处长的吴永平调任南水市市委书记。记得他上任时,省委书记张明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永平,难为你了!”

他当时没弄清楚张明华这句话的意思,直到他正式上任之后,才逐渐明白过来。当前流行一个顺口溜:一等秘书跟着跑,二等秘书凑热闹,三等秘书搞外调,四等秘书写报告。如此说来,他从一个跟着领导到处跑的一等秘书变成了三等秘书。但外调有外调的好处,没必要整天看着领导的脸色、揣摸着领导的心思去行事。

不过外调的秘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跟在领导身边的日子久了,深得领导的器重,领导觉得应该好好提拔一下,也不枉跟了这么长时间;另一种则是由于办事不力,被领导放出来坐冷板凳。

吴永平自忖当秘书这么多年,从一个普通秘书干到秘书处长,行事小心谨慎,没有办过一件令领导头疼的事,省委里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他一直是省委书记张明华最得力的助手。

张明华为什么要突然放他外调,这个问题在他正式上任前着实苦思了一番,最后认定,自己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不管怎么说,在原南水市委书记赵卫国上调之后,省委原先所考虑的诸多人选中,他吴永平并不在其中。

许多人为了想补这个肥缺,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和省委决策班子里的人搞好关系。谁知在开会研究具体决定什么人任南水市委书记时,张明华说:“我觉得小吴不错,让他去锻炼锻炼吧。”就这样吴永平成了南水市的新市委书记人选。虽然有不少人在背后议论,可省委书记开了口,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南水市在前任市委书记赵卫国的努力下,短短十几年时间,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地级市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改革开放典型地区,往日低矮苍凉的平房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赵卫国成功了,已是改革风云人物的他调到了省里,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把一个灿烂辉煌的南水市留给了只有38岁的吴永平。

在外人看来,吴永平是因为深得省委书记张明华的器重,才被派到这个众多改革地级市之中数一数二的地方去,好像是吴永平捡到的一个香饽饽,殊不知这个香饽饽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在南水市富庶的背后,是一个财政严重亏空的烂摊子。就在吴永平上任前一个月,负责调查源头县县委书记赵德凯和南水丝绸厂腐败案的市纪委书记王昌盛“意外”地遭遇车祸而成了植物人。

吴永平深感这起撞车事故背后有黑手,在命令市公安局局长洪辉全力追查王昌盛车祸案件的同时,自己亲自挂帅上阵,加大力度重点调查南水丝绸厂的腐败案。

王昌盛撞车后没几天,省纪委收到两笔数额达200万元的匿名款,汇款人在附言中只填了六个字:南水黑洞巨大。

汇款人肯定是南水人,而且肯定知道南水巨大黑洞幕后的一些事实,可是这个人为什么不写举报材料,而单单只汇款呢?

这个人究竟是谁?

两个月下来,几件事没有任何进展,吴永平深深体会到了南水丝绸厂腐败案背后庞大势力的“厉害”。在此期间,省委书记张明华几次打电话给他,要求他排除一切困难,无论如何都要将南水丝绸厂的腐败案查清,国家拨款十几个亿扶持的重点企业,引进那么多“先进”的设备,几年内居然没有生产出一匹丝绸来,这不仅仅是南水市的耻辱,也是全省人民的耻辱。电话里,吴永平向张明华保证,如果南水丝绸厂的腐败案不彻底查清,他甘愿接受处分。

吴永平知道,在他没有下来之前,省里就几次派人下来调查,可查来查去,什么问题都没有。

南水丝绸厂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国家大型企业,有职工8000多人,80年代曾火过一阵子,人家都认定那是铁饭碗,待遇好、福利高,很多人都是托关系进去的。从90年代开始,受改革经济浪潮的冲击,企业越来越不景气了,2001年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且不说拖欠职工的工资,仅外债就达20个亿以上,而企业的总资产,也不过是10亿左右。

原先丝绸厂是省直属企业,90年代中期划归市里管辖,市里针对丝绸厂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可越改革问题越多。本来企业宣布破产也就罢了,可是牵扯的问题太多,也太杂。

2003年,赵卫国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为了近万名职工的生计问题,暂时停止破产申请,尽量挽救该厂。市里打报告申请财政拨款,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来一次彻底的大改革、大换血。两三年下来,厂房新建了不少,机器设备也买来了,可就是开不了工,仔细一查,原来这些所谓的“先进”设备,都是国外淘汰的设备,根本无法运转。等于花了大价钱买来一堆废铁。而那家负责联系该业务的外贸公司已人去楼空了。

这宗腐败案子发生后,厂里的职工到处上访,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省里几次派专案组下来调查,可相关的人不是自杀就是逃匿,根本无从查起,几次三番也就搁置下来了。

话说出去容易,事情做起来难。原南水丝绸厂的厂长许国泰负案在逃,厂里负责该事务的副厂长事后服毒自杀,书记廖雄严被抓的当天晚上畏罪自杀,虽说有几个科长在押,可审来审去竞审不出半点有价值的东西。吴永平刚到南水市上任没多久,各方面的人事关系都不太熟悉,工作很难展开。

在他没有来之前,市里的几个头面人物都在争这个位子,暗地里使了不少的劲,可到头来,却凭空掉下一个外人。但是有小道消息传出,他是来过渡的,长则一年,短则半年,就要拍拍屁股走人。

几个月前市委市政府开了一个加强廉政建设的会议,全市局级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在会上,他首先用《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做了个开场白:“《好了歌》中提到,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金银’、‘娇妻’、‘儿孙’忘不了。这几样放在廉政上,就是要叫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把好美色关、家庭关和人情关。”

他一再对当前行政官员的腐败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80%以上的贪官都有情人,95%以上的贪官对美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嗜好,某些人正是摸清了这些,便投其所好不断加大投资,一步步地将其引入陷阱。当贪官醒悟过来时,已经无法自拔了,只能被动地与对方合作,大肆侵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己谋私。其实他们也知道,终究有那么一天会站到被告席上,他们的腐败为国法不容,为人民所不容……”

这是他分析省内外几十个贪官案例后得出的结论,他接着说:“我把贪官的情人分成几种类型,包养型、情感型、俘虏型、相互利用型、欢乐型、复合型。”

贪官情人还有这么多“型号”?下面已经有人开始暗暗发笑了。也许在这些人的心里,吴书记的“高调”理论,只是一种场面上的话。像这样的廉政会议,他们不知道参加了多少,上面唱归唱,下面的人照旧我行我素。套句行内的话:不怕你贪多少,就怕你站错队。

吴永平强调说:“这些类型的贪官和情人,往往都有五种表现:以色谋权、色助官贪、贪钱买色、色逼官贪和色相贿赂。”

说到色相贿赂,他列举了某市原国税局女局长的例子,她为了以色相勾引官员,前后花了500万元去上海、香港等地整容。

说到这里,有很多人开始低声议论起来,坐在旁边的程春爱有些挂不住了,脸色显得有些不自然。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目光有些迷离地向那些坐在下面的干部扫了一眼,之后挺了挺胸,正襟而坐,脸色也渐渐恢复了自然。

“贪官好色,情人捞钱,百姓埋单。”吴永平“抖”出了他真正想告诉这些干部的话,“贪官的情人们无一例外,都是权力的情人。她们看中的是权和钱。”他最后强调说:“有几种钱不能收:收百姓的钱,是丧尽天良;收贪官的钱,等于自投罗网;收大款的钱,会陷入泥潭;收企业股份,会引火烧身;接受商业贿赂,就是十足笨蛋;收亲友的钱,就会淡薄亲情。”

这是吴永平第一次以这种方式给干部们做报告,虽然他手上有市委秘书处的稿子,但是他并没有照本宣科。

报告做了,相关的红头文件也已经发下去了,可这落实却成了表面上的文章。一阵风吹过,连尘埃都没有留下一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依旧那么“现实”。

P2-5

后记

两个多月后,跨江新大桥的奠基典礼快要开始了,工地上人山人海,彩旗飞扬,一张张笑脸在盼望着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张明华、常亮、吴永平、朱永林等人兴高采烈地坐在主席台上,上任没多久的市委办公室主任钟丽群在一旁忙碌地安排着一些工作。

人群中,刘瑶、刘刚、苗雨他们也在一起高兴地谈笑着。这座新大桥,是刘刚负责设计的,他还是大桥监造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有了前车之鉴,绝不可能再出现那种情况了。

新华社记者李芳芳也来到了工地,她正在四处拍照。

王昌盛坐在轮椅上,陈志刚推着他在人群中行走。他是半个月前醒过来的。望着眼前这沸腾的人群,他的双眼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由赵一山领头的一大群民营企业家相继走上前,逐一和张明华、常亮、吴永平他们握手。

赵一山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各位领导,这座桥终于又建起来了。”

张明华笑着说:“也感谢你们这些企业家对我们的信任。”

赵一山万分激动,再一次紧紧握着张明华的手,李芳芳见状,闪光灯一闪,留住了这美好的时刻。

张明华对身旁的常亮说:“老常,有什么感想,说说吧!”

常亮说:“经过了这番风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张明华笑着问:“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常亮激动地说:“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尽管有艰难、有曲折,但它仍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前进,任何想阻挡历史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张明华点了点头,笑着说:“说得对,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常亮望着张明华:“哦?”

张明华沉缓地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我们是人民中的一分子,我们在和人民一起创造历史。”

常亮感慨万千:“是啊,我们不是英雄,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张明华也感慨地说:“我们老了,我已向中央打了报告,要求退下来,让年轻的同志上来,把我们党的事业完成得更好。”

常亮说:“你下来了,我不就寂寞了?”

张明华哈哈一笑:“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新陈代谢嘛!”

两人相视而笑。

奠基的时刻到了,吴永平代表市委讲话。吴永平站了起来,望着那沸腾的人群,看着那一张张熟悉亲切的笑脸,激动地说:“同志们,今天我们大家来到这里,欢庆跨江新大桥的奠基,把我们美好的祝愿编织成一朵美丽的鲜花,献给大桥的奠基,献给南水的明天,献给祖国的明天。

“跨江大桥的英姿将在祝愿和希望中展现,一座新的大架桥将承载着祝愿和希望跨向一个新的世纪。

“垮掉了一座腐败桥,人们盼望诞生一座廉政桥,一座幸福桥,我以我对党的忠诚向南水一千多万人民宣誓,新的跨江大桥一定会是一座廉政桥,一座幸福桥。”

人群中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吴永平继续说:“我们现在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现在虽然承载着许多痛苦,但是,我们要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为了美好的明天欢呼吧!”

人群欢呼起来了。隆隆的礼炮声响起,在空中滚动着。吴永平穿过那密集的人群,来到江边。海浪滔滔,一浪接一浪,拍击着海湾堤岸,乌云层层叠叠,闪电像蓝色的火焰一样将厚厚的云层撕开一道道裂口。

暴风雨就要来了,将洗刷人世间所有的污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背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学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95051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