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中的几十篇文章,主要以金文为基本资料阐述若干学术问题,或者考释单篇铭文,大都与金文有关。书中的论文,作者结合《仪礼》、《礼记》、《周礼》等几部礼书,用西周金文所记录的内容来考察“周礼”。其中有两类论文,分别为礼制和历法及年代学。
全书按照西周礼制历法及年代皋、族徽铭文、数位记号、铭文考释、综合论述、书评及序跋这七个部分进行内容安排。
| 图书 | 金文论集(精)/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中的几十篇文章,主要以金文为基本资料阐述若干学术问题,或者考释单篇铭文,大都与金文有关。书中的论文,作者结合《仪礼》、《礼记》、《周礼》等几部礼书,用西周金文所记录的内容来考察“周礼”。其中有两类论文,分别为礼制和历法及年代学。 全书按照西周礼制历法及年代皋、族徽铭文、数位记号、铭文考释、综合论述、书评及序跋这七个部分进行内容安排。 目录 自序 西周禮制 西周金文中的射禮 射禮考 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 西周金文中的相見禮 西周金文中的饗與燕 西周金文中的大封小封和賜田里 西周金文中的軍事 西周金文中的“周禮” 曆法及年代皋 金文“初吉”辨析 再論金文“初吉” 殷周金文中的閏月 金文饔祭的斷代意義 叔虞方鼎銘的閏月與祭禮 “夏商周斷代工程”基本思路質疑——古本《竹書紀年》史料價值的再認識 族徽銘文 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 殷周青銅器上的特殊銘刻 數位記號 從商周八卦數字符號談筮法的幾個問題 殷周金文中的象與數 銘文考釋 楚郧陵君三器 益陽出土的■戟銘商榷 關於安徽南陵吴王光劍銘釋文 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 ■■編鐘的重新研究 伯唐父鼎的銘文與時代 南陽仲再父簋不是宣王標準器 燕侯克罍盉銘考 豳公考 師宝鐘和姬突母豆 綜合論述 金文■京考 “乾隆四鑒”的作者、版本及其學術價值 一九八八年甲骨金文研究 一九九年金文研究 一代大師 ——紀念唐蘭先生誕辰百年 近出殷周金文綜述 金文研究中的三個難題 商和西周金文中的玉 西周的監察制度 金文斷代法研究 金文中的王稱 書評及序跋 介紹《金文著錄簡目》 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序 新版《金文編》評介 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繪本《西清古鑑》 《殷周金文集成》述評 《故宫青銅器》前言 《商周金文總著绿表》前言 寫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出版前夕 本書相關文獻一覽表 本書使用的西周王年概念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金文论集(精)/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雨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47601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30 |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7.3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8 |
| 宽 | 190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