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想靠近你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少年留学生与母亲,在成长路上的心灵对话。

由陆吟海等编著的《多想靠近你》收录书中的吟海书信及近70余篇习作,让读者从中看到了她从小学到留学一路走来的串串脚印,清晰、坚实;梁金芬的多篇有关家庭教育及对生活感悟的文章,凝结了她对家庭、家长、母亲责任和对幸福的深刻感悟。

内容推荐

《多想靠近你》:一封超过计划漂洋过海的书信,一年年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段段真诚贴心的对白。字里午间诉说着信任,传达着鼓励,洋溢着微笑。那份可以触摸的温馨,让人感怀。

由陆吟海等编著的《多想靠近你》主要内容为母女细喁,妈妈,女儿对你说,我爱我家,吟海,我的女儿,狮城来信,生命需要喝彩,菜香来自心田,手写的温暖,吟海新加坡来信摘抄,南洋女中中三年级,南洋女中中四年级,莱佛士初院一年级,莱佛士初院二年级……

目录

序言

母女细喁

妈妈,女儿对你说

我爱我家

吟海,我的女儿

狮城来信

生命需要喝彩

菜香来自心田

手写的温暖

吟海新加坡来信摘抄

南洋女中中三年级

南洋女中中四年级

莱佛士初院一年级

莱佛士初院二年级

ATributetoMother

童年拾趣

书法艺术伴我成长

它俩真聪明(看图写话)

让小妹妹看

小乌龟

吟海对你说

我的小书房

第一次乘飞机

暮春的青蛙

春游

“要我学”与“我要学”

一次美的享受

可爱的小狗

快乐夏令营

那次,我流泪了

田间小屋,我的家

游海南椰岛

校园风帆

朋友

我的初一生活

情“结”

公孙树

一位数学课代表的担忧

忙里偷着乐

哎哟,阿苏

用心架起友谊桥

菊池溪谷

暑期访日随记

音乐,一路伴我行

自传

谈魅力

竞选演讲

骑上单车,我们出发

洋话连篇

踏进新世纪的门槛

我有一个心愿

家和家乡的变化

珍爱的感动

草坪,焦炭乎?

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

天空的色彩

我生活中的点滴

聚会

我已初三

2003年大桥实验中学初三格言比赛获奖习作

回眸2003

留学狮城

初到狮城

野外生存训练

课外活动杂感

射虎好友聚狮城

全家福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圆梦的路上

雨季的馈赠

笑容,真减流露才有温度

书虫自白

光辉与丑陋并存

世界越小,距离越远

心在路上

APlaceofNaturalBeauty

Reminiscences0fMvFavouriteHaunl

生活浪花

生活好比调色板

仙人掌“蓝云”

欣赏自己

小不点儿

我是小雨滴

厦门远眺

作客“燕京”轮

编织五彩的生活

长发,与风一起舞

难忘芭蕾

快乐会感染

“筝”情真友

《雷雨》又要来了

心中的歌

聋哑朋友,你好吗

有人给我让座

梦想成真

住农家,乐

在新加坡乘公交

红棉线绗的棉花胎

战友啊,战友

去新疆看看

俏夕阳,舞起来

病房里的大妈

同桌的你,走好

我的“老奶奶”

育儿客厅

让孩子拥有大海般的胸怀

好习惯,给学习添翅膀

勇敢面对竞争

走出家门,让我们看云去

育儿要做有心人

好家长,爱读书

溺爱,隐形的坑

用肢体语言影响孩子

在信任中成长

“冷战”要不得,沟通多方式

给暑期做个方案

分数的分量

点燃孩子感激之心

和女儿一起成长

附录一海的思念

挥毫寄情

“阿波罗海”轮失踪中周船员下落不明

逝者已千古,生者犹余悲

王颂汤总经理在“阿波罗海”轮船员遇难两周年

悼念会上的讲话

父亲小传

我所敬佩的一个人

从农田走向大海

永远远航的爸爸

最美的浪花

海魂,心与心相聚

怀念那片海

陆地对海洋的吟唱

附录二社会关爱

给陆吟海的殷切希望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同志

给吟海的信

《中国远洋报》社给吟海的信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委办公室给吟海的信

陆吟海,圆你一个北京梦

大海之恋

圆了《心愿》

爱心永在

亲情永在

部分媒体报道目录

后记

试读章节

妈妈,女儿对你说

放假了,一踏进家门,我就捧着写满“优”的成绩单递给妈妈,妈妈的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妈妈,我长大了长高了,也懂事了。我发现你乌黑的头发中已掺进几根银丝,几条鱼尾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自从1994年爸爸在南非因公殉职后,你的母爱中又融入了一份父爱,使我这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依然享受着童年的欢乐。妈妈,我懂得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这是对爸爸最好的怀念,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妈妈,你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全国十佳年轻妈妈”的奖杯时,你流泪了。女儿为你擦去眼角的泪花。流吧,妈妈,把心中的苦水都倒出来吧。“不,圆圆,妈妈看到你懂事心里高兴。”

妈妈,你在生活上给了我更多的母爱;在学习卜同样关心我,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说那个双休日吧,当作业还有一点时,我忽然想起昨天那本精彩的童话书还没有看完,真不知书中的主人公又碰到了什么。我终于抵挡不住童话书的巨大诱惑,草草地做完作业,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猛一抬头,发现你已站在我面前,手中拿着我的作业本。“看看你对学习的态度,不但字写得潦草,而且还错了几道。星期天就可以这样吗?”我低下头,只觉得脸发烫。从那以后,不管是平时还是双休日的作业,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妈妈,你使我在没有爸爸的日子里,渐渐懂得好多道理,但也没有因为我失去爸爸而样样宠着我。你常常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我。一天,一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闪过:为什么妈妈的手套戴了这么久还不破呢?好奇心让我去看个究竟。原来手套破的地方都被妈妈用相同颜色的线缝好了,不仔细看还以为那是双好手套呢。我看看摸摸,一不小心把缝过的地方又拉出了口子。于是我走到妈妈面前:“妈妈,你的手套都这么破了,扔掉吧。”你什么也没说,拿来针线又把破的地方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出门时还是戴上它。

妈妈,在生活中你是我的朋友;在学习上你又是我的老师;在思想品德方面,你更为我作出了榜样。我从心底里对你说:“妈妈,你在栽培一棵小树,长大后,我将为你带来绿荫。”

(原载1999年10月25日《无锡日报》)

我爱我家

古运河静静地流着,仿佛足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慈祥地看着人们每天来去匆匆。我的家曾几经搬迁,而最早的家就在这条美丽而又古老的运河边上。

虽然我6岁时就搬到了新家,但生活在运河边上的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我的家很小。外面一问足客厅、餐厅兼厨房,就3平米大,里面是卧室。后面一个小小的天井,而这个小天井是公用的,阴暗潮湿,那仅有的一点阳光还得大家共享着用,一开家门,就能看到运河,看到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儿时的我听到长长的刺耳的汽笛声,就会用双手捂紧耳朵,以至于在家里看到有船经过,便条件反射地准备接受超分贝的考验。现在想来,似乎只有那悠扬的汽笛声才能与占运河融为一体。

那时的生活与现在大不相同。我还记得上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我总是留心着水龙头,一看到没人用,便跑去告诉妈妈,拉着妈妈的手去拎水。晴天,水龙头是抢手货。如果一下雨,家里就像开了许多水龙头似的,“滴滴嗒嗒”漏个不停。我总爱帮着大人找出水桶、脸盆、瓶瓶罐罐什么的,放在已经提了的地上,接屋顶上滴下来的“泪”。一阵忙碌后,我坐在小板凳上,侧耳听着“滴滴嗒嗒”的自然音乐,寻找它们的旋律,别有一番趣味。

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邻里间却亲如一家。一部喜剧片《我爱我家》描写一系列家庭趣事,而我们邻里问相处的故事和《我爱我家》就像是姐妹片。我们那儿的小孩遇到问题都爱问我爸爸。有一位邻家哥哥夏天不出汗,跑来问我爸爸怎样做才能出汗。爸爸说要跑上几圈。这一句不经意的话,让那个小朋友真的跑了好几圈,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跟着跑了起来。当他们一个个大汗淋漓地再次站在我家门口时,爸爸看着,哭笑不得。但他们还很佩服地说:“叔叔,你说的办法真有效。瞧,我出这么多汗。”我们这些小孩也为平凡的生活添上了几笔鲜艳的色彩,让生活闪出亮点来。

我爱我家。我怀念只能存在于记忆中的古运河边的家。长长的汽笛声,动听的雨声,邻里的一个个故事,让我看到了社会在发展。我们要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让全世界的人们永远爱我们的大家庭——地球。

(写于2011年)

吟海,我的女儿

吟海,妈妈总习惯叫你的小名:圆圆。十五年前的植树节,你的出生使我们这个小家庭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你出生在预产期当天,那天,你爸爸从远航的国外匆匆飞到我的身边,你就准时欢迎爸爸归来,给了他一个特大的惊喜!由此,我们这个小家庭团圆了,就叫女儿“圆圆”吧。

倏地,如今的你个头已超过妈妈。“五一”节我们约定母女俩拍张全身合影,比一比谁高。妈妈心里明白:你长大了,长高了。

圆圆,妈妈在每个寒暑假一到,就急着跟你要在校的作文本。不为别的,只因为平时作文本总在老师的手中,只有假期里,妈妈才能当一名忠实的读者,细细地品。这个中滋味除了甜还有点酸,酸甜中透着欣慰。

《永远远航的爸爸》是你上初一时的习作。妈妈读来,分明是在听女儿对爸爸诉说心声。是的,在异国他乡的南非,在魂归大海的萨尔达尼亚湾,你的爸爸一定听到了,一定闻到了那碗生日面上的荷包蛋香,因为那是女儿亲手做的,定会漂洋过海……

《妈妈,女儿对你说》是你发表在《无锡日报》上的一篇习作。读着读着,妈妈不禁眼眶湿润。它让妈妈想到了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此生有女,足矣。”圆圆,在妈妈的眼里,你不仅是我的女儿,平时我们更像是朋友,仿佛是忘年之交。你常常把学校的趣事告诉妈妈,妈妈总是开怀大笑,好像我也成了一名中学生。每当班级要搞活动,你会把自己设想的方案拿来征求妈妈的建议。有时你会说:“妈妈,你的想法太俗套了。”唉,一句话就给否定了,也不怕伤了妈妈的积极性。好在我是重在参与。你参加合唱队,演出时妈妈看得可认真了。你可知,我中学时还上台唱过样板戏呢,说给你听,你都觉得惊奇呢。

圆圆,妈妈发现自己得赶快充电,要不我的尴尬也不少。央视的《洋话连篇》节目,只能听懂“ABC小姐”;看东方卫视的《智力大冲浪》,我出的答案总比你慢半拍;说起地理方面的知识,大半已还给老师。真的,妈妈得加油。做女儿的可要给妈妈当老师,到时你就别客气了。

吟海,寒假期间每肖妈妈下班到家时,已是华灯初放,而你已把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了。天寒,妈妈心里暖着呢!

吟海,妈妈的宝贝女儿。

(原载2003年3月11日《江南晚报》)P3-8

序言

十年前,我在江苏省妇联工作时,认识了无锡的一名小学生陆吟海的妈妈——梁金芬。

经无锡市妇联和江苏省妇联的推荐,1997年5月梁金芬作为“全国十佳年轻妈妈”,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并作了大会演讲。陆吟海妈妈真实感人的故事,声情并茂的表达,深深地感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与会者,许多人眼眶湿润了,会场响起久久的掌声。从北京捧回“全国十佳年轻妈妈”奖杯后,省妇联又邀请她参加“江苏省万家优教巡回报告团”。我作为报告团团长,亲身感受了粱金芬所作的家庭教育报告给人们带来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十多年来,在丈夫因公殉职后,梁金芬以深厚博大的母爱,悉心抚育和培养当时尚未上小学的女儿陆吟海。从小学到中学,从无锡到新加坡,吟海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2003年经选送成为新加坡政府全额资助的少年留学生。吟海和妈妈亲情与共、面对挫折、放飞理想的人生经历和教育实践,给我们诠释了家庭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分享了一个不幸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1998年吟海和妈妈参加“江苏省六一庆祝大会”,2000年母女俩又作为嘉宾,来到由江苏省妇联和江苏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家和万事兴——世纪的祝福”电视文艺晚会的现场。虽说我两次与吟海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但她的坚强、大方和好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转眼十年过去了,吟海赴新加坡留学也已四年。回想起卜年前我在给吟海的赠言中写道:“你妈妈参加‘江苏省万家优教’讲师团巡回演讲,向许许多多的阿姨讲述了.你和妈妈的故事。愿你用你的努力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继续写下去,使更多的孩子像你一样坚强、勤奋、好学。”时值吟海20周岁生日之际,一本吟海和妈妈共同编织的成长乐章——《多想靠近你》,呈现在我的眼前,更令人欣喜的是2007年12月,接到吟海被美国耶鲁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的喜讯!

十载梦圆,期望成真,令我无比欣慰。

《多想靠近你》的作者,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母女。八个栏目中选录的100多篇文章,一如她们母女俩的风格——朴实,真诚,是母女俩十多年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收录书中的吟海书信及近70余篇习作,让读者从中看到了她从小学到留学一路走来的串串脚印,清晰、坚实;梁金芬的多篇有关家庭教育及对生活感悟的文章,凝结了她对家庭、家长、母亲责任和对幸福的深刻感悟。

读它,并推荐给各位朋友,是因为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母爱”和“坚强”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迪。

2008年元月于南京

后记

2007年12月7口,吟海从新加坡飞回祖国。12月15日就传来她被美国耶鲁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的好消息。所有认识吟海的人都为她高兴,我更是喜笑颜开,激动小已。

当书稿即将付梓时,正是吟海20周岁生日来临之际。女儿的健康成长,是给妈妈的最好礼物。这本书,也寄托着我对丈夫和女儿对爸爸的深深怀念。

2005年7月2日女儿来信中,有这样的话:“妈妈,你可要把你这些年来所有的作品收好哦,整整齐齐的。怎么说中文系毕业的人,也要出个把文集才对得起大学那几年,对吧。”反复咀嚼,不无道理。于是,本来计划十年以后再办的一件大事——出一本自己的书,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出书,谈何容易!非亲身经历,则难解个中滋味。好在当初构想时就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记录成长历程,人生风雨;讲述我们的故事、生命的感动,感谢关爱我们的师长、朋友和热心人。

自准备书稿以来,梳理记忆,回昧过去。我坐在电脑前,将那些零零散散的“豆腐干”汇集连贯起来,或是翻箱倒柜搬出几十本影集,反复精挑细选。忙了两年,再一次品味r过去20年的岁月。悲喜种种,涌上心头。忘不了寒冷的冬夜,清柔的灯光下,独自浏览多年来刊载于各报刊的相关文稿,竟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中远人”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母女的关爱,深深打动了我。这情,真挚朴实,陪伴我和女儿一路风雨兼程,并肩走来。

收集到书中的文章,也许略显粗糙平淡,但还是力求原汁原味,因为真实的才最可贵。这几年我们母女俩聚少离多,酝酿这本书却是无时无刻,有时漫步岛国沙滩边,有时在家促膝夜谈,有时越洋电话互通看法……

亲爱的读者,书中一定还有许多遗憾之处。如果说作为家长,你能从书中读到一点家庭教育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把家庭教育作为父母重要的功课,视其为一门艺术,并付诸行动,去追求它的境界。作为孩子,你能从吟海的成长轨迹中受到一点启发和鼓舞,把读书学习当作自己的乐趣,将锻炼自己视为成长的需求,那就是我们母女俩最大的收获和欣慰。

在此,衷心感谢江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孙燕丽同志为此书作序。

衷心感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无锡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刘川同志为此书题写书名。

衷心感谢一直给我以鼓励的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和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许龙根老师。

衷心感谢我的一大帮同窗好友和同事们,你们给予我信心,给予我鼓励,并提出了许多建议。

衷心感谢广陵书社和无锡市证券印刷有限公司的领导、编辑和工人师傅,几个月来为本书的出版和印刷付出的辛勤劳动。

衷心感谢所有的读者。

梁金芬

2008年2月于无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想靠近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金芬//陆吟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陵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43137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49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