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作者在汉语言研究路上写的部分文章,其中许多文章已在内部刊物、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过,有的是新近所作,都是自己思索探究所得。
文章共分四部分,从现代汉语、方言、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均有涉猎,集中在虚词与句法研究。我力求做到:立足用事实说话,着眼于事实,从材料中寻求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并撰写出论文。
| 图书 | 汉语探索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辑录作者在汉语言研究路上写的部分文章,其中许多文章已在内部刊物、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过,有的是新近所作,都是自己思索探究所得。 文章共分四部分,从现代汉语、方言、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均有涉猎,集中在虚词与句法研究。我力求做到:立足用事实说话,着眼于事实,从材料中寻求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并撰写出论文。 目录 现代汉语篇 1.副词修饰含“不/没有”的否定性结构情况考察 2.《西游记》神魔名称的修辞艺术 3.试论副词“光、仅、净、只”的用法 4.论语言中的“类推” 5.说“打” 6.凉山汉语方言常用词语比较研究 7.凉山谚语研究 8.凉山歇后语研究 9.试论西昌方言的“X打X(/Y)+(L)”格式 10.试论西昌方言的“X把Y”格式 11.试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 12.试论四川方言的“V都Vp了”结构 古代汉语篇 13.《汉书》“但”字考察 14.中学文言文通假字与古今字分析 15.试论古代汉语之“所”字 近代汉语篇 16.《金瓶梅》中带“使”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17.《金瓶梅》中带“教”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18.《金瓶梅》中带“令”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19.《金瓶梅》中带“叫”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20.《金瓶梅》中带“让”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21.《金瓶梅》中带“交”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22.《金瓶梅》中带“使”、“交”、“叫”、“教”、“令”、“让”字等有标的兼语句式结构考察· 教学篇 23.分解目标,多方突破——师专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试探 24.“通知的人”歧义结构补议 25.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上册“常识”部分商榷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汉语探索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剑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233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04 |
| 宽 | 141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