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研究了法院各情势与案件预审阶段的被害人参诉问题。被害人不是当事人,但是其参诉地位与权利远远超过证人,在很多方面接近当事人。因此,作者把被害人参诉的刑事公诉结构称为四方三造的“三造诉讼”。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国际刑事法院三造诉讼实证研究/哈工大法学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研究了法院各情势与案件预审阶段的被害人参诉问题。被害人不是当事人,但是其参诉地位与权利远远超过证人,在很多方面接近当事人。因此,作者把被害人参诉的刑事公诉结构称为四方三造的“三造诉讼”。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被害人参与国际刑事诉讼是各国“被害人运动”和国际人权法与人道法猛烈推进的结果,唯有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一次把它落到实处。预审机制和被害人广泛参诉是该《规约》的两个主要创制。本书系统研究了法院各情势与案件预审阶段的被害人参诉问题。被害人不是当事人,但是其参诉地位与权利远远超过证人,在很多方面接近当事人。因此,作者把被害人参诉的刑事公诉结构称为四方三造的“三造诉讼”。本书考察了法院“三造诉讼”伞部英/法原始文件,考察样本具有原始性、权威性、多样性、生动性和完整性。 目录 导论:“三造诉讼”:发现、创造与质疑 一、“方”与“造”的一般解读 (一)“一造”诉讼 (二)“两造”诉讼 (三)“三造”诉讼 二、(预审)法庭结构图表解读:“三造”还是“四造”? 三、模拟解释:“第三造”的新颖与无奈? 四、确认起诉“三造诉讼”议程:司法的自我扬弃? (一)检察官诉戴伊洛案 (二)检察官诉卡坦加和崔案 1.第一次原初计划 2.修订后的计划 (三)听讯计划扩张“第三造”权利:前进抑或倒退? 上部文书大战:“三造诉讼”的第一次实证 第一章 民主刚果情势与案件中的“三造诉讼” 详情与判例 一、预审阶段 (一)诉讼详情 1.检察官诉托马斯·卢班加·戴伊洛案 2.检察官诉戈曼·卡坦加和马休·恩古乔洛·崔案 (二)经典判例 1.预审-庭经典判例之一(民主刚果情势) 2.上诉分庭经典判例之一(检察官诉戴伊洛案) 3.预审-庭经典判例之二(检察官诉卡坦加和崔案) 4.预审-庭经典判例之三(检察官诉卡坦加和崔案) 二、审判阶段(检察官诉戴伊洛案) (一)诉讼详情 1.被害人公共律师办公室地位与权利之争 2.“法庭被害人”界定问题之争 3.书记官长与审判法庭之间的报告制度问题之争 4.被害人诉讼地位问题之争 (二)经典判例 1.审判一庭经典判例之一 2.上诉分庭经典判例之二 第二章 乌干达情势与案件中的“三造诉讼”详情与判例 一、诉讼详情 (一)被害人申请参诉问题之争 1.第一轮交锋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 2.第二轮交锋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 (二)《被害人信托基金报告》之争 二、经典判例 (一)预审二庭经典判例之一 (二)预审二庭经典判例之二 (三)预审二庭经典判例之三 第三章 苏丹达尔富尔情势与案件中的“三造诉讼”详情与判例 一、诉讼详情 (一)控辩双方对参诉申请人进行联合夹击 1.检察官重申反对“情势被害人”判例的一贯立场 2.公共辩护律师办公室对《申请书》的技术围剿 (二)独任法官对控辩双方的独立与联合打击 1.对辩方的独立打击 2.对控辩双方的联合打击 (三)控辩双方发起“中间上诉”连环反扑 1.辩方独立反扑、控方部分策应 2.控辩双方联合反扑 (四)独任法官回应控辩双方的独立与联合反扑 1.回应辩方的独立反扑 2.回应控辩双方的联合反扑 (五)“中间上诉”“三造”大战 1.控辩双方“两造”挺进 2.“第三造”奋力搏杀 二、经典判例 上诉分庭经典判例之三 下部当庭对决:“三造诉讼”的第二次实证 第四章 检察官诉戴伊洛案中的“第三造”对决 一、被害人法律代理人“开场陈词” (一)瓦伦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二)吉比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二、被害人法律代理人“总结陈词” (一)巴比塔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二)穆兰达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三)瓦伦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第五章 检察官诉卡坦加和崔案中的“第三造”对决 一、被害人法律代理人“开场陈词” (一)基里森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二)巴比塔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三)迪亚基斯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四)穆兰巴律师的开场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二、被害人法律代理人“总结陈词” (一)基塔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全文 2.观察结论 (二)基里森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三)迪亚基斯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四)巴比塔斯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五)玛茜达律师的总结陈词 1.陈词节选 2.观察结论 本书总结论 一、规范考察结论 (一)“两造公平对抗”是引进和发展“三造对抗”的合理性基础 (二)“第三造”地位与权利的膨胀程度与诉讼模式纠问程度关系密切 (三)唯有“民权”刑事法才会充分关注被告或被害利益 (四)《罗马规约》与我国模式的主要殊异 二、文书大战考察结论 三、当庭对决考察结论 四、本书总结论 附录 一、法庭关键句索引(中文/英文) 二、法庭关键词索引(中文/英文) 三、“三造诉讼”法规摘要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刑事法院三造诉讼实证研究/哈工大法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健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903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97.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