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是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欧克肖特的遗作,写于战后到1952年这段他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这本著作是欧克肖特对自己思想进行的一次重要而系统的梳理,它既完整地反映出欧克肖特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又较充分地展现了他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过程,以及他的一些重要思想与概念的发展脉络,并且融入了他本人对政治本质的理解,解决了作为一个思想家来说最重要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是他思想发展过程中一块极重要的里程碑。
| 图书 | 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迈克尔·欧克肖特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是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欧克肖特的遗作,写于战后到1952年这段他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这本著作是欧克肖特对自己思想进行的一次重要而系统的梳理,它既完整地反映出欧克肖特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又较充分地展现了他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过程,以及他的一些重要思想与概念的发展脉络,并且融入了他本人对政治本质的理解,解决了作为一个思想家来说最重要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是他思想发展过程中一块极重要的里程碑。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欧克肖特的分析集中在两种对立的、抽象的、极端的政治类型,即“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之上,通过对这两种极端政治样式的抽象,划定人类政治可能运行与“摇摆”的区域与空间;通过对这两种极端政治的深入剖析,加深对人类政治及政府职责的认识;通过对两种极端政治使用的语言的精辟分析,来认识我们政治话语的复杂性、模糊性及其功能。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启示。欧克肖特在那个时期的反思所及已经深入到了意识形态政治本身,正是他的思考深度,促使他对政治本质的认识超越了很多思想家难以超越的“意识形态樊篱”。 尽管欧克肖特这一政治思想考察的视角是西方的,但他在政治哲学领域内拓展出来的这种颠覆式的视角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远远不会只局限欧洲国家,它对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度同样适用;这一考察对于每一个在政治发展、社会转型实践与理论中摸索并备感困惑的人来说,必然有一种难以抵挡的理论魅力。 目录 致谢 编者导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识别的模糊性 第三章 信念论的命运 第四章 怀疑论的命运 第五章 信念论与怀疑论的报应 第六章 结论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迈克尔·欧克肖特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迈克尔·欧克肖特 |
| 译者 | 张铭//姚仁权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4812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9 |
| 宽 | 15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7-212号 |
| 版权提供者 | the Estate of Michael Oakeshott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