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中华智慧金典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典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及酒文化,还有武术、中医和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然后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它本身的特点,发现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发掘它对现代人的智慧启示。因此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国粹介绍;第二部分是智慧行囊,就是对国粹的智慧解读。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人们生活中熟知的经典国粹,分别从古书典籍、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酒文化、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方面进行解读,发掘中华国粹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智慧,探寻个中滋味,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智慧经典

[四书五经]《论语》:人生百科 智慧行囊/001

[四书五经]《孟子》:仁爱是减少摩擦的润滑剂/1302

[先秦经典]《诗经》:生命如此短暂 怎能弄虚作假/003

[先秦经典]《楚辞》:真理是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003

[古典名著]《红楼梦》:大起大落度人生 坦然一曲断红尘/004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平衡之美 人生是一场博弈/005

[史书]《史记》:秉笔直书 用事实说话/007

[史书]《资治通鉴》:历史是一面镜子/007

[蒙学]《三字经》:修身养性 上好人生第一堂课/009

[蒙学]《百家姓》:“姓”乃心灵的居所 尊严的象征/009

[天文地理]《梦溪笔谈》:探索者的手记 有勇气才会有奇迹/011

[天文地理]《徐霞客游记》:做一粒麦子 入世体会生活/012

[医理]《本草纲目》:挣脱旧的枷锁 寻找新的生机/013

[医理]《千金方》:智慧圆融 行为端方/014

[数学]《周髀算经》:好求 开启科学的钥匙/015

[数学]《九章算术》:不完美与完美的一步之遥/016

[农工]《天工开物》:重视协调 及时沟通/017

[农工]《齐民要术》:从平凡生活中撷取大智慧/018

[军事]《武经七书》:最好的智慧是汇集所有的智慧/019

[军事]《孙膑兵法》: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020

第二章 戏曲

京剧:脸谱可辨忠奸 人生难识真假/022

昆曲:要细腻就不要粗枝大叶/023

评剧:有说有唱 不单调的人生格调/024

皮影戏:让沉默变成金/024

木偶戏:命运的线在自己手里 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025

黄梅戏:方言唱腔 不忘本的生活姿态/026

评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舞台上的阴晴圆缺/027

绍剧:剧目多变 灵活是远航的风帆/028

川剧:变脸处世 以智保身/029

秦腔:高昂唱腔 有理也在声高/030

豫剧:假声收尾 掩藏锋芒造就有利态势/031

粤剧:回避弱势 以求得到更好发展/031

越剧:变化革新 人生也需变换思维/032

第三章 对联、诗词歌赋

神话:放飞思想 为生活穿上舞衣/035

[诗]叙事诗:审时度势 识时务者为俊杰/036

[诗]抒情诗:是非分明 正直方可笑傲江湖/037

[词]婉约派:激昂做事 婉约做人/038

[词]豪放派:顺其自然 活在当下/039

歌:把快乐当成生活的方向/040

散文:形散神不散 活出韵味与自我/041

骈文:约束内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042

散曲:顺势而起 平静中见真雅/043

谚语:待人接物之智慧 凡俗尘世取蔷华/043

对联:贴在墙上的祝愿 快乐是一种感觉/044

第四章 书法

甲骨文:字间尽显章法 和谐尽释旋律/046

金文:丰盈的笔锋 自然是生活的底色/047

[篆书]小篆:方圆之道 深浅有度/048

[隶书]飞白:厚重的墨法 杜绝一切诱惑/049

[楷书]颜体:豁达大度 宽容最美/051

[楷书]柳体:刚柔并济的人生哲学/052

[行书]行楷:进退自如的处世之道/053

[行书]行草:自由、随意的人生情趣/054

[草书]章草:高瞻远瞩 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055

[草书]今草:借力发力 成功者善“变”/056

[草书]狂草:狂放也是真性情/057

第五章 国画

山水画:多点透视 远观可见青山/059

文人画:借物寓意 热问题需要冷处理/060

宗教画:一把扫帚去千灾 恬淡无为解人生/061

动物画:初心看世界 动态品人生/062

禅意画: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063

白描画:于朴素典雅中观人生本色/063

水墨画:生命需要一抹留白/064

主题画:人生需要一个主题/065

工笔画:工整严谨 人生是细致的工程/066

扇面画:精于构思 凭借思考打开智慧的天窗/067

花鸟画:修饰的魅力 给真实加一件外衣/067

人物画:特点刻画 人要活出个性/068

第六章 武术

[拳术]太极拳:以柔克刚方为上策/070

[拳术]形意拳:取人之长为我所用/071

[拳术]八卦掌:步法多变 人生也当如此灵活/072

[腿法]潭腿:于大开大合之间见真性情/073

[腿法]戳脚:合毫微之力可撼大树/073

[兵器]刀法:狂放未必非君子/074

[兵器]枪法:该出手时当露锋芒/075

[兵器]剑术:要轻灵便不要太沉重/076

[兵器]戟术:能钩会刺 将实用发挥到极致/076

[气功]动功:嘈杂中感悟宁静/077

[气功]静功:宁静中自由奔腾/078

[气功]轻功:努力 会让你的身价飙升/079

[软功]中华柔术:大智大勇 将矛盾消解于无形/080

[硬功]铁砂掌:宝剑锋从磨砺出/081

第七章 中医

脉诊:学会从现象看本质/083

针灸:找准关键位置 扎一针可以动全身/084

足疗:养精固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084

推拿:生活中的不畅也需要梳理/085

食疗:从源头预防 根治痼疾/086

药膳:合作是双方发挥最大效用的最好办法/087

刮痧:小小的破坏换来大大的收益/087

拔火罐:拔出不悦 让你的身体动起来/088

第八章 棋牌

象棋:攻守兼备处 方为妙招/090

围棋:小棋盘有大学闻 学会竞争与和平共处/091

五子棋:攻守平衡的最佳博弈/092

五行棋:虽简易 若用心也能玩出新花样/092

孔明棋:有压力 就要学会自娱自乐/093

麻将:巧妙博弈 在人群中脱颖而出/094

第九章 民间艺术

[茶]茶道:万事以“和”为贵/097

[茶]绿茶:水清叶绿 自然修身养性/098

[茶]红茶:都说新的好 其实不然/098

[茶]花茶: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099

剪纸:点缀平凡 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剪刀/099

[布艺]刺绣:一针一线 一步一个脚印/100

[编织]编织:编织出美好的人生/101

[编织]竹编:竹篮不是瓢 物尽其用才是智慧之选/102

、[制陶]彩陶:平凡到极致就是不平凡/103

[制陶]瓷砖:用猛火烧烤 软土也能成硬墙/103

[雕刻]木雕:因材制宜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04

[雕刻]石雕:最牢靠的记忆是记在心里/105

年画:相信未来 生活当有个好盼头/105

风筝:断线危险 自由也要有约束/106

漆器:人人都要有个好形象/106

第十章 饮食烹饪

鲁菜:海鲜味美 吃出一个新境界/108

粤菜:大肚能容 虫鱼鸟兽皆可食/109

川菜:七滋八味 可口中体验火辣人生/110

湘菜:菜如人生酸辣多/111

晋菜(面食):一块面 N种形态 要做就做可塑型人才/111

闽菜:汤融美味 人之胸怀当如是/112

浙菜:火候自如时 即可亦俗亦雅/113

江苏菜:细腻高雅源自严谨考究/114

徽菜:需要补的不仅仅是身体/115

东北菜:从不特立独行 而是贴近群众/116

鄂菜:改变自己 落后才能变领先/116

京菜:兼容并包 多元的才是繁荣的/117

豫菜:五味调和 做人当中庸如斯/118

蒙古菜:不必枉费心机 我只演绎本色/119

第十一章 建筑

[宫殿]北京故宫:品味天人合一的极致生活/122

[宫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降火莫过于沟通/123

[墙体]长城:最好的防守是进攻/124

[墙体]女儿墙:给欲望一个出口/125

[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人生也可如此细致/125

[园林]北京颐和园: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126

[坛庙]北京天坛:自助老天必助之/127

[坛庙]成都武侯祠:管理之道在于攻心审势/128

[陵墓]秦始皇陵:奢华无用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129

[陵墓]明十三陵:再豪华也是坟 人活着才是真/129

[民居]窑洞:对土地的爱就是对家人的爱/130

[民居]北京四合院:在这里读懂团圆/131

[亭台楼阁]苏州沧浪亭:朴实无华最是真/132

[亭台楼阁]岳阳楼: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133

[塔]应县木塔:站得高方能望得远/133

[桥]赵州桥:烦恼如斯 宜疏不宜堵/134

[宗教建筑]少林寺:佛在古刹亦在心/135

[宗教建筑]云冈石窟:于幽僻中找宁静 在简陋中见涵养/135

第十二章 服饰

上古服装:以天地为本 着玄黄而顺四时/138

深衣、胡服:不分性别 难得的是解放思想/139

秦装:黑云压城 团结才有力量/140

[汉服]玄端:正直端方 男人该严肃的时候当严肃/140

[汉服]襦裙:宽松自由 女人应当解放自己/141

魏晋南北朝服饰:民族融合 “和”才是王道/142

唐装:今天再穿是为了演绎隔代的自信/142

宋装:有心的进步 贵贱无等差/143

明朝服饰:环境再恶劣 也要在夹缝中求生存/144

[清朝服饰]旗袍:兼顾东西 吸取他人长处才能独领风骚/145

[清朝服饰]黄马褂:驾驭权力 男人们的官场游戏/146

藏族服装(哈达):光明驱散黑暗 人们都是向善的/146

苗族服饰:短暂一生 要为自己盛装打扮/147

吉服:穿一件衣裳 愿躲避凶相/148

凶服:披麻戴孝 悲伤只为逝者/149

袈裟:穿着的未必是佛 不穿的未必是魔/14

第十三章 传统节日

春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圆满/151

元宵节:居安思危 极盛之时不忘衰退之际/152

清明节:清扫心灵的垃圾/152

泼水节:将快乐洒向人间/153

火把节:以屈求伸 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154

端午节:追思先人 不畏逆境/155

七夕:情到深处还现真 感天动地的奇迹/156

中秋节:此行奔月长千里 得来容易舍去难/156

重阳节:思乡是亘古不变的情歌/157

腊八节: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158

祭祖节:不要等到失去了再来追悔/159

第十四章 酒文化

桂花酒:增加内涵 提升附加值/162

花雕酒:花雕嫁女 日后孝意还深情/163

五粮液:质朴至极是精华/164

洋河大曲:傍佳泉可酿名酒 择友须知近朱者赤/164

绍兴酒:酒性温柔 坚持本色最好/165

古井贡酒:做事如酿酒 功到自然成/166

杜康:酿酒起于偶然 钻研思考才有成果/167

剑南春:好酒靠好窖 要上进选好环境/168

孔府家酒:要学会适当地给自己贴金/169

沉缸酒:沉浮三次 耐得住寂寞的才是高手/170

董酒:兼有大小曲 双管齐下才是高招/171

茅台酒:品质取胜 有实力才能赢/172

汾酒:轻妆淡抹最适宜/173

泸州老窖:阴阳调和 五行共生/174

后记/176

试读章节

京剧:脸谱可辨忠奸人生难识真假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脸谱,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个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习性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做色彩调制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犷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和浓缩。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夸张和放大。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来源依据。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汲取,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智慧锦囊

脸谱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脸谱的颜色,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出这个角色是好还是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分辨人的真假还真是不容易。可能是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也可能是人生的波折让人对生活有了恐惧感,还有可能是人们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所以展示给人看的,往往是带了面具的一面。这样,很多刚刚走上社会的人就会觉得不适应,认为自己的天真总是让自己上当,自己很努力地去与人接触,却永远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真心。其实,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适应,懂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护自己。

昆曲:要细腻就不要粗枝大叶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样的戏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比如南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创新,汲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细腻优雅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了进一步改进。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学习昆腔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人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之一。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的韵律与舞蹈的节拍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智慧锦囊

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昆曲则格外注重动作的细腻。因为追求细腻,所以就不得不放弃粗犷豪放的表达。而女生的性格显然要比男生细腻得多,所以举手投足间就显得温婉细致,摒弃了粗枝大叶。这个时候与女生交朋友,就要格外的用心,多注意细节,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粗心而让对方觉得你忽略了她,不在乎她;相反的,跟男生相处,彼此之间就不会计较那么多,如果你注意太多,对方反而会觉得你很麻烦,太小家子气。

评剧:有说有唱不单调的人生格调

民国7年,河北滦县土豪劣绅高贵章的儿子高占英,娶了雇农的女儿杨二姐为妻。高占英自幼骄纵,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言劝夫改邪归正,他非但不听,反而起了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贵将杨二姐害死。

杨三姐跟随母亲到高家去吊孝,发现了可疑之处,要求说明杨二姐的死因。高家百般阻挠,妄图掩盖事实的真相。杨三姐一怒之下去县衙递上了状书,要求官府明办。可是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钱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检察厅上告。新任厅长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最终告状获胜,杨二姐的冤屈得以平反。

《杨三姐告状》是成兆才依据1918年发生在河北滦县狗儿庄的真人真事编剧而成,又名《枪毙高占英》,是评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为评剧。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

早在20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常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以莲花落卖唱的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就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的精华,开始形成了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智慧锦囊

评剧的表演方式有说有唱,以多样的形式表现舞台魅力。有时候,同样的事情看得太多,就容易产生一种审美疲劳,明明是很好的艺术形式,却因为司空见惯而不为所动,所以多样化常常能挽救艺术于枯燥。这一点其实和生活相通,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样式的多变,拒绝单调。一直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很多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时,情绪都很低落,也有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失去了激情,没有了上进心。在这种时候,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调节一下心情,比如运动、唱歌。P22-24

序言

方方正正的汉字挥毫落纸就变成了飘逸洒脱的书法,从巷子里传出的香醇酒味被泼墨成中国画,沏上一杯或浓或淡的茶,邀三朋五友曲水流觞,在京剧咿咿呀呀的韵律中感受千年文化,疲惫时回家,在市头做的房子里听隔壁一家打麻将……

这才是传统的中图式生活,地地道道的中国生活。这些东西就是区分中国与外国的标准,就是国粹,虽然年代久远,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但是,在今天它们依然放射出别样的光芒。细究其因,不外乎三个理由:第一,国粹有其符台东方人大众心理和品味的文化内涵,它在雅俗之间收放自如,而又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第二,国粹是反映中国历史最具有艺术性的载体,它在一纸一字、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里都承载了一个国家风雨沧桑的遥远记忆;第三,国粹凝结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生活艺术上的无上智慧种极具特色的处世心得。

正因为这些,国粹才在大量的事物中脱颖而出,影响中国很长时间。这本书选的角度就是三个理由中的最后一个。正是因为国粹里包含了许许多多或朴素:或有趣,或深刻,或机巧的人生哲理处世艺术,所以对国粹的智慧式解读才有了更大众化的基础。正所谓“国粹恒久远,智慧永流传”,这种实用的解读方式,恰恰也是国粹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从《论语》《孟子》里,我们读到了大儒的抱负,从《徐霞客游记》和《本草纲目》里,我们读到了作者的坚忍不拔和不畏艰辛。各地的残曲唱的是同样的事和人,但是在不同的腔调里,却可以感悟不同的水土,体验不一样的民风。诗词歌赋曲,篆隶行草楷,每一种文章,每一个字都深深地透露着智慧,加上清茶浓酒品茗买醉在云雾缭绕里感受幸福。武术的技巧,中医的思想,在千年之后,依然散发出不俗的光芒。而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则直接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地方特色。农食住行皆有精粹,唐装和马褂表演隔代的自信,八大菜系的香味夹杂了厨师的心血飘扬了几千年,那些雕栏玉刻的亭台耧阁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院落依附于它们所生活的土地,散发着不可抗拒的美丽。

本书主要是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典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及酒文化,还有武术、中医和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然后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它本身的特点,发现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发掘它对现代人的智慧启示。因此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国粹介绍;第二部分是智慧行囊,就是对国粹的智慧解读。

通过力与美兼具的中华武术可以品读出万般人生哲学,神秘与经验共有的中医可以推拿出百种生命道理,挥毫泼墨曲水流觞之间,酸甜苦瓣锅碗瓢盆之隙,中国人对短暂生命、对原味自然的感触点点流露。

编著者

2008年12月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一、赵红瑾、齐红霞、赵广娜、王非庶、张保文、杜莉萍、王巧、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宋桂花、姚晓维、金望久、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何瑞欣、叶光森、王艳坤、徐娜、付欣欣、王艳、黄亚男、曹博、陈小婵、黄文平、李伟、史慧莉、余学军、陈润、李文静、李佳、罗语、蔡亚兰、杜慧、朱夏楠、朱辉、屈金峰、欧俊、王光波、彭丽丽、陈赐贵、孟宁、吴迪、肖冬梅、常娟、杨秉慧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著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编著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因此,在此书面世之际,我们要对为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著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中华智慧金典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娜//许长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7850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