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基传(风云国师)/谋士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基乃翊赞朱元璋,创立大明天下第一谋臣。博通经史,精于象数之术,明初三杰,推基为首,与诸葛孔明,伯仲之间也。刘基刘伯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七百年前那段扑朔迷离的岁月,揭开这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内容推荐

“历史上的刘基、民间传说中的刘基、作者眼中的刘基”,多视角、深挖掘、细评说是本传之特色。常言道,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中国的文化传统往往旌表忠贞之士。但名留青史的明朝国师刘基偏偏曾经是元末的进士、小吏。刘基刘伯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七百年前那段扑朔迷离的岁月,揭开这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先祖智慧:将门世家 书香门第

一、积善人家

二、先祖世系

第二章 少年早成:过目不忘为文奇绝

一、十四人郡学

二、在石门书院

三、京城赶考

四、从举人到进士

第三章 官场人生:果断疑案屡建奇功

一、初任高安县丞

二、辞官隐居

三、复出从戎

四、绍兴赋歌

第四章  以退为进:弃官归田 著《郁离子》

一、弃官归田

二、潜心“郁离”

第五章 审时度势:辅佐明主功成身退

一、决计趋金陵

二、击败陈友谅

三、谋取张士诚

四、拒拜小明王

五、招降方国珍

第六章 治国有方:屡献良策文臣第一

一、营建新都 制订历法

二、制定律令

三、首倡军卫

四、整肃朝纲

五、凤阳不可都

六、王保保未可轻

第七章 及时引退:不涉世事心忧天下

一、引退还乡

二、回京岁月

三、再次还乡

四、谈洋设司

五、最后的京城岁月

第八章 谋士之死:疑点重重千古奇案

一、胡惟庸毒死说

二、朱元璋主谋说

三、寿终正寝说

四、墓地的传说

第九章 身后奇闻:谋略不减后人仰之

一、西湖看云

二、筑城之谶

三、刘基与传说中的神秘“天书”

 1.得到兵书故事的几个版本

 2.兵书下落之谜

四、刘基与《烧饼歌》

附录

刘基简谱

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

试读章节

南田最早出名的人物有文字记载的为唐代的富韬,官拜工部郎中、松州刺史。唐末,黄巢攻陷长安,各级官员纷纷外逃。富韬带领家小避难隐居南田,而后就开始在这里辟馆讲学,造福一方。富韬的后人中出了几任中央级的官员,最有名的是出自于晏殊门下的富弼。当年晏殊门人众多,庭前悬一联“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蒹莩推富范”,其中“富范”指的就是晏殊的得意门生富弼与范仲淹。后来,富弼因为为官政迹显著,被封为韩国公。到了富弼的孙子时,富家势力已经延伸到了枢密院,这是朝廷权力的最高部门。因此,富家成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富弼的孙子富直亮、富直清两兄弟由河南还居南田。

为什么在这里要花这么多笔墨介绍富氏家族呢?这是因为刘基与富家有血缘上的关系。刘基的母亲富氏出自这个家庭,刘基的结发妻子也是富氏族人。虽然这时距晚唐富韬在此安家立业已有700多年历史,富家也逐渐地衰落下去了,但是这个家庭从来就不缺读书人。刘母富氏夫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娴静淑宁,可以算得上是刘基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9币了。

刘基的父亲刘蝓也非平庸之辈,他曾任浙江遂昌县教谕——教谕是一个小文官,负责一县的士子读书和科举事宜。遂昌县处于群山丛中,地理环境非常恶劣。因为收入极少,官府无钱修筑城墙,以致山中经常会有一些猛兽,如老虎、豹子等冲入城内伤人。对此事虽然民怨沸腾,但也无可奈何。家家户户往往天刚擦黑就关门闭户,以免遭受没来由的损失。在这样一个三等小县做一个小文官,刘蝓的收入之微薄可想而知。不过,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读书人都会记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古训,对此刘蝓是身体力行的,所以在遂昌县,他的人品有口皆碑。

刘焓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后来刘基在追忆父亲的诰文《永嘉郡公诰》里对父亲作如是的评价:“蕴设施之才而无求于时,贻文学之传而能善其子,是以其子行义方于古人,谋猷著于实用,朝廷所赖,士民所瞻,皆遗训之功,力善之征也。”这是把自己的品行、才华和成绩完全归功于父亲的教诲了,当然,这并非美化先人的溢美之词,刘蝓对儿子刘基的成长确实贡献巨大。不过,说他“蕴设施之才而无求于时”,则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了。古时文人多信奉君臣之道,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哪有读书人不愿入仕为国家做贡献的道理?实际上是蒙元政府统治时期,对汉人始终采取敌视或者歧视的态度,让读书人想有所作为却无用武之地,这是当时文人的悲哀。刘基的寓言集《郁离子》里有一篇《枸橼》,很能够反应刘氏父子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橘,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慕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愕之日:“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日:“吾固知吴人之靳也。”命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斯鼻颇额,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日:“吾国果之美者,橘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尚矣,而王之求弗置,使者又不询而观诸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王口者也。”

这个故事说的是梁王喜欢吃水果,他吃了吴国的橘和柑,觉得都挺美味的,就怀疑吴国还有更好吃的水果不给他吃,所以就派使者密访吴国,寻找比橘和柑更可口的果子。使者看到枸橼果大如瓜,以为一定比橘和柑更好吃,就请求带枸橼回国给梁王吃。可吴国不同意。梁王只好让使者买了枸橼给他吃,谁知一尝之下龇牙咧嘴,才知道枸橼这东西表里不一。

P4-5

序言

常言道,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中国的文化传统往往旌表忠贞之士,但名留青史的明朝国师刘基(刘伯温)偏偏曾经是元末的进士、小吏。刘基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700年前那段扑朔迷离的岁月,揭开这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在民间,关于刘基的传说不胜枚举。在世人的眼中,刘基如同诸葛亮一样成了一个前知过去、后晓来世的神人。正因为他能未卜先知,精通谶纬术数,所以他的故事几近家喻户晓。但在当时,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刘基一生先仕于元,后仕于明,仕宦之路颇为坎坷。蒙古人当政时,刘基做过几任小官,然而郁郁不得志后归隐家乡——浙江青田,著述立说,以待天时。待到元气象渐微,各路群雄竞起,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出山辅佐朱元璋成就千秋大业。他擘画帐中,谋奇策胜,成为朱元璋身边诸葛亮式的人物。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刘伯温被朱元璋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但他没有得到应有的爵位,后仅仅被封为诚意伯,俸禄和别的开国功臣相比也很微薄;而且因为刘基才能卓著,还经常受到以李善长为首的淮右集团的排挤,甚至迫害,因此,苦不堪言。其晚景凄凉,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

正德九年(1514),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朝廷却突然加赠刘伯温太师衔,谥号文成。明嘉靖十年(1531),离刘基去世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朝廷召来时任处州指挥、刘基的九世孙刘瑜,封他为伯爵——这个爵位是世袭的。

明朝廷对刘伯温总的评价是“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堪称“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明中叶杨文懿公杨守陈在《诚意伯文集序》中则盛赞刘伯温比汉代的著名谋臣张良和唐代勋业赫赫的宰相房玄龄更加杰出:“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有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那么,为什么刘基在生前仅仅被授予伯爵,而在去世了那么多年后却突然声名昭显?为什么刘基没有能够一直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这,恐怕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刘基的籍贯是浙江青田武阳村,在元朝时虽只任过微职,但也属于遗臣。换言之,刘基在朱元璋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贰臣”。而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显然,当年跟着他起兵的一些家乡将士会更多地得到朱元璋的眷顾和倚重。于是在明初出现了一个显赫的政治集团,即淮右集团。这个集团的主要人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以及胡惟庸都是淮右人。可以说,也正因为有了朱元璋的偏袒,所以才有了明立国后李善长和胡惟庸等对刘基的迫害。

据说,当年朱元璋在确定丞相人选时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如实地说胡惟庸不宜为相。于是胡惟庸对刘基的一番话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和等待着报复刘基的机会。后来,前右丞相汪广洋因为在位毫无建树而被贬到广东任参政,胡惟庸以左丞相的身份包揽了中书省的一切职务,掌握了报复刘基的权力和机会。

当时,刘基已经告老还乡,打算安度晚年,可很快又被卷入一场莫大的风波——青田县南有一村落名为谈洋,由于地势关系,它成为政府无暇顾及的势力范围,于是盐盗四起,民不聊生。刘基见状,遂向朝廷奏请在谈洋设立巡检司,以加强这个地方的治安。胡惟庸趁机在朱元璋面前大进谗言,说刘基相中的这个地方“踞山海,有王气”,因此可以证明刘基有谋反之心。朱元璋一听马上将刘基从青田老家召回京城兴师问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基委实有口难辩。

就这样,晚年的刘基因为区区一个“谈洋事件”受到了朱元璋的严重猜疑,连俸禄也被下旨褫夺,且从此就被软禁在京城不能返乡。刘基的心情,正如他的词《尉迟杯·水仙花》里所说:“环珮冷,江皋荻花雨。把清魂,化作孤英,满怀忧恨谁诉?”此时的刘基是朱元璋的弃臣,精神上极度的孤独与凄凉。

与此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的刘基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胡惟庸闻讯,派医生给刘基看病。服完两剂药后,刘基感觉到似乎有拳石郁结在腹内,痛苦难耐,他自知大约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后来实在是病入膏肓,朱元璋一纸诏书恩准刘基归老青田,并派专人护送他回家。到家不久,刘基便与世长辞了。一代风云国师就这样降下了人生的帷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基传(风云国师)/谋士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梅//毛晓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68044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