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谋天下(从西北汉子到奥运会总导演)
内容
试读章节

18.《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的真情流露

1997年,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离开了人世。当时,张艺谋并不在身边,这也成了他心底的遗憾。因此,张艺谋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拍一部电影,也就有了《我的父亲母亲》的最初想法,经过酝酿,直到1999年,这一愿望才开始实现。

前面聊到张艺谋成年之前的经历时,说起过张家父子平日里几乎没话,总给人一种隔阂的感觉。但是,父子情深,不言而喻,男人之间那种默默关心与爱护随着张艺谋的成长而愈加得以巩固。成名后的张艺谋由于工作原因很少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直到斯人逝去。

《我的父亲母亲》就是一个从父亲过世开始讲起的:20世纪90年代,父亲去世了,主人公的“我”把父亲安葬在了乡下,这里有许多父亲过往的激情,因此整部影片就在回忆与现实交叉的过程中,将父亲曾经的那段感情再次生动唯美地表现出来了。一位影迷看完后这样说过:“不记得看过几次《我的父亲母亲》,也不记得是哪一段让我流泪了,但就是那样的欲罢不能,那样心醉。”

这的确是一个简单而又深情的故事。爱情那条主线在亲情的大背景下铺陈绽放,感动了所有观众。同时,颜色的变幻使得影片增色不少,处处充满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观众们无不感慨张艺谋对中国原生态风景表现的功力。影片的大背景是亲情,是“我”对父母感情的回忆,而父亲已然入葬。

因此,影片中的现实部分是黑白色,表现一种真实与哀婉;但是,回忆是美好的,那么质朴的村庄,那么纯粹的爱情,只有五彩缤纷才能衬托出男女主人公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所以,那回忆是彩色的。彩色的回忆里有皑皑的白雪、漫舞的黄叶和奔放的红衣……此外,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篱笆、白桦树、各种农作物以及破旧校舍里的朗朗书声都散发出自然的光泽,夺目却不耀眼,抒发出一种鲜活恬淡的朴素情怀。

真的觉得,张艺谋是为那抹黄沙而生,只要回到黄土高坡,任由他发挥,拍出来的电影总是那么好看,那么动情。

提到《我的父亲母亲》,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本片的女主角——招娣的扮演者,章子怡。于是,“谋女郎2.0版”,借助这部影片横空出世。

“谋女郎”我们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基本就是空白。当大家已经习惯了没有“谋女郎”的时候,章子怡的出现,惊艳而震撼。

章子怡这次亮相,引得整个华语影坛一片哗然,大家惊呼,看上去这简直就是小巩俐呀!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章子怡出镜时的那种美,几乎让人不敢呼吸,太清纯的美,太清亮的眼睛,似乎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其实,章子怡和巩俐在形象上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性格还是有许多不同。早期的章子怡比早期的巩俐少了些许泼辣,多了些许清纯;后来的章子怡则显得缺少巩俐的雍容华贵。

前后四任“谋女郎”中,“星”途最为顺风顺水的当属章子怡了。自从1998年出任《我的父亲母亲》女主角后,短短几年时间,章子怡迅速走红,风头一时无双。这肯定与张导演的造“星”水平不无关系。

19.《幸福时光》迷失在都市里的张艺谋

张艺谋真的是煽情高手,可以将简单的故事讲述得让人痛哭流涕。但是这些总是停留在西北,停留在黄土高原,一旦进了城市,张艺谋便迷失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拍的都市片,怎么也和好票房搭不起来。

当冯小刚驰骋于中国的贺岁片市场,赞誉和金钱一个都不少时,张艺谋坐不住了,不就是贺岁片吗?当年拍的《有话好好说》论幽默一点都不逊色于冯小刚呵!于是,就有了《幸福时光》这样一部讲述中国人内心的贺岁片,片中老赵的幽默、盲女的纯真、徒弟小傅等人的善良,使影片充满着温情,也成了该片最大的特色。

《幸福时光》开拍前的“幸福少女选秀”成了市场推广的重要部分。“谋女郎”的第一次公开选秀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上下,沸沸洋洋。最终,新一代“谋女郎”董洁在40000选秀女孩中脱颖而出。但是,该片虽然打的是“贺岁片”的牌子,却并没有实现“贺岁片”的票房效果。问题恐怕就出在了故事情节上。大家心目中的贺岁片应该是轻松的,透着欢快与喜兴,可是张氏贺岁片却选了一个盲女的故事,不能说够悲惨吧,也算得上是凄凉了。张导演喜欢讲悲情故事,但他把这些拿在大年根儿来讲总觉得有点不舒服,再加上他又想达到一种贺岁的效果,在悲情故事上拍出贺岁的感觉来,终归是个难事。于是,拍来拍去,拍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让那些期待通过电影沾点喜气儿的观众非常失望,倒是又给一些媒体添加了不少谈资。

然而,如果抛开票房不说,《幸福时光》也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在国外屡屡获奖便是佐证,这可能就是“叫好不叫座”吧!

许多对《幸福时光》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认为,《幸福时光》是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将生活表现得过悲。面对疑问,张艺谋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我觉得我们大陆导演与外面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自己成长的环境与历史原因,我们都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我们的电影始终会贯穿这种感觉,我不愿意丢掉这种感觉,尽管今天都是商业大片,都是讲娱乐,但我们还是要保持我们的社会责任心与人文精神,从这一点出发,我比较喜欢拍一些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我们应该对生活困境中的苦涩多一些关注。”

可惜进入了新世纪的中国,市场才是硬道理,哪怕你是再大的腕儿,也必须顺应市场,否则就是失败,甚至是惨败。张艺谋就是如此,当面对票房压力以及质疑的时候,无奈的张艺谋只好妥协,甚至开创了中国电影界的一个先河——“影片公映后回炉重拍”,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老方式老方法在新的冲击下已经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票房毒药”也渐渐成为了老谋子的代言词。

当然《幸福时光》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我们看到了“谋女郎3.0版”的董洁。纵观四代“谋女郎”,我个人觉得其实董洁的感觉最适合那种脱俗的味道,但是她滑向了另外一边,不是山区女孩子的感觉,更像是终南山的小龙女。

当董洁经过选秀跟国人见面的时候,大家觉得张艺谋的品味依旧没变,因为这三个“谋女郎”的眉眼之间还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不过就像前面说的,董洁更像是小家碧玉,整体的风格和气质偏软,更多的适合像《金粉世家》里面的邻家女孩。那种惊艳的脱俗的美才适合董洁。这恐怕也是董洁不能在张艺谋电影中出类拔萃,甚至趋于平庸的原因吧。

P135-142

目录

序:雕刻时光的男人

01 曾经年少懵懂时 / 01

02 年华似水,梦想照进现实 /15

03 《一个和八个》:梦想起飞的地方 /27

04 《黄土地》:筑梦1984 /33

05 《大阅兵》:张、陈二人的分水之作 /41

06 《老井》:歪打正着的影帝 /47

07 《红高粱》:成功男人背后的两个女人 /53

08 《古今大战秦俑情》:难逃感情宿命的侠侣 /65

09 《代号美洲豹》:张艺谋败走麦城 /71

10 《菊豆》:走上导演神坛 /77

11 《大红灯笼高高挂》:游刃有余的色彩大师 /83

12 《秋菊打官司》:逃离旧模式的尝试 /89

13 《活着》:尴尬的巅峰之作 /95

14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摆脱不掉的宿命 /101

15 《有话好好说》:城市里的无厘头 / 109

16 《图兰朵》:张艺谋的不务正业(一) /115

17 《一个都不能少》:唯独少了激情 /125

18 《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的真情流露 /133

19 《幸福时光》:迷失在都市里的张艺谋 /139

20 《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剧)》:张艺谋的不务正业(二) /145

21 《英雄》:难圆的奥斯卡之梦 /161

22 《十面埋伏》: 到底是谁遭遇了埋伏/177

23 《千里走单骑》: 浮华过后, 心灵回归/191

24 《满城尽带黄金甲》:《雷雨》的古代演绎 /205

25 印象系列:奥运盛宴前的开胃小菜 /219

2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你骄傲!/241

附录 张艺谋作品奖项一览 /256

序言

雕刻时光的男人

三次问鼎金狮,首次代表中国斩获金熊,数次捧得金鸡、百花、金像奖,被美国《娱乐周刊》评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美国《时代》周刊1998年世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无论商业上还是艺术上,我们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艺谋在当代国内电影导演中绝对坐得上头把交椅。

张艺谋是陕西人,执著坚韧,宽厚沉稳。虽然没有陕西大汉的伟岸身材,估计也唱不上几句秦腔,但是却有着陕西人一样的“愣”劲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说他愣并不是贬义,绝不意味着张艺谋傻,对于他来说,精明、愚钝或者呆滞,都是那么地毫不在意。

张艺谋用镜头雕刻着属于自己的时光,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足迹。出生在陕西西安的他,自小生活在一个门第颇高的官宦家庭,虽然那个年代这些并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与生俱来的豪爽和好胜已经刻在了张艺谋的思维里。当丑小鸭还没有长成白天鹅的时候,它并不急着飞到远方过冬,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安逸地生活。张艺谋也是。他跟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插队、回城、进办公室……但是,1978年的高考,改变了张艺谋的一生。当时,在贵人的帮助下,专业成绩优秀但岁数超限的张艺谋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

取了,从此张艺谋便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老井》、《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给张艺谋带来的荣誉滚滚如潮。迄今为止,张艺谋导演的每部电影都获得过相应的奖项,这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典型,可以说他就是为电影而生的。一路演绎下去,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千年……每个时代的张艺谋都不曾沉寂,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张氏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了“经典”的代名词,我们看看每一部片子背后的奖项和票房便可以说明一切。

除了导演上的成绩,张艺谋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他领域的辉煌。1983年毕业的张艺谋,在摄影师的岗位上拿出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三部教科书般的电影,连夺金鸡、百花奖。1986年,歪打正着的张艺谋出演了《老井》的男主角,一炮而红,双双获奖,也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随后的《古今大战秦俑情》,乃至客串的《有话好好说》的“安红,我想你”,足以证明他可以成为一个好演员。1987年,心比天高的张艺谋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16部电影,部部精彩、部部获奖。除了这些,我们翻开张艺谋的履历还看到,歌剧《图兰朵》、《秦始皇》,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传片,北京奥运会会徽、火炬宣传片,给丰田威驰拍广告,还担任了网络游戏《十面埋伏OL》的艺术总监……

张艺谋不止一次说过:“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一个人就像橡皮筋一样,需要不断地拉,在这个过程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能力。”

2008年8月8日晚上,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更是以他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在短暂时间里完美而淋漓尽致的表现,赢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也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峰。回首25年的艺术生涯,张艺谋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很勤奋的导演”。但在同事眼里,张艺谋一直都是一个低调、平和的男人。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张艺谋近乎完美、游刃有余的风格和实力,让他更多地享受了生活和艺术带来的快感。纵观“张氏电影”,虽然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却大都成了票房的保证,一提“张艺谋”三个字,对于投资商来说,便预示着高额的收益。难怪他自己也会说“我还从来没有让投资商赔过钱。”

张艺谋的作品就像是那一坛坛的“红高粱”,历久弥香,回味无穷。

张艺谋,为“艺”而“谋”,因“谋”而“精”。

内容推荐

张艺谋,195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国棉厂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和陈凯歌、田壮壮等_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曾担任《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执导推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2008年,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成功举办,赢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峰。

本书为我们叙述的就是这位顶级大师的非凡成长史。

编辑推荐

一部顶级大师的非凡成长史;一部研究中国当代电影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一位电影大家的心路历程;一个西北汉子的心灵剖析……《谋天下》以张艺谋作品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全面记录了张艺谋的成功经历及艺术历程,有择业的偶然、创业的艰辛和生活事业的选择,以及“谋女郎”现象出现后对他的生活影响。并在其中穿插讲述一些张艺谋为子、为夫、为父的生活故事。张艺谋的导演生涯,色彩斑斓、形形色色,当奥运圣火熄灭的时候,让我们在回首曾经带给我们的激动、兴奋。

本书采用四色全彩印刷,版式亮丽华美,文字生动自然,图片真实大气,具有绝对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以强烈的阅读美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谋天下(从西北汉子到奥运会总导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龙//柯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3402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7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