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呻吟语/中国古典名著家庭书柜
内容
编辑推荐

《呻吟语》是吕坤历经三十年完成的思想著述,多于病中记录而成,是其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分为性命、存心、伦理等类。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自己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其内容涉猎广泛,具有很强的体悟性。

内容推荐

《呻吟语》是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作者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加上他本人多年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从而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特别是修身养性方面,更有其独特而精辟的论述。

《呻吟语》全书包括《性命篇》、《存心篇》、《伦理篇》、《问学篇》、《应务篇》、《养生篇》、《天地篇》、《世运篇》、《圣贤篇》、《治道篇》、《人情篇》、《广喻篇》等篇章。本书是按照国内通行选目编译的。

目录

原序

性命篇

存心篇

伦理篇

问学篇

应务篇

养生篇

天地篇

世运篇

圣贤篇

治道篇

人情篇

广喻篇

试读章节

性命篇

[原文]

正命①者,完却正理,全却初气②,未尝以我害之,虽桎梏③而死,不害其为正命。若初气凿丧④,正理不完,即正寝告终,恐非正命也。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段⑤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⑥之器也。

[注释]

①正命:语出《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②初气:生命之初的元气,最初禀受所成形体之气。③桎梏:指脚镣手铐等刑具。④初气凿丧:生命之初的元气流散失尽。⑤大段:大都、一般、通常说的意思。⑥蓄德:指积蓄德性。

[译文]

按照正常道理完成了人生使命而使自己生命终结的人,就圆满地保持了人世间的正理,保全了生命之初的元气。正理和元气都没有因为自己而受损害,因此,即使被桎梏而死去,照样可称之为正命。若最初禀受的元气流散失尽,正理不完善,即使是寿终正寝,恐怕也算不上是正命。

人的德性以自我收敛沉着冷静为第一,收敛沉着冷静中,又首推精明能干、平易近人为关键。通常来说,收敛沉着冷静的人不喜欢含糊,畏惧深险。轻浮浅薄的人,表面上即使豁达开明,仍然算不上是具备高贵品质的人。

[原文]

或问:“人将死而见鬼神,真邪?幻邪?”日:“人寤①则为真见,梦则为妄见,魂游而不附体,故随所之而见物,此名妄②也。神与心离合而不安定,故随所交而成景,此内妄也。故至人无梦,愚人无梦,无妄念也。人之将死如梦然,魂飞扬而神乱于目,气浮散而邪客③于心,故所见皆妄,非真有也。或有将死而见人拘系④者,尤妄也。异端⑤之语,人人骨髓,将死而惧,故常若有见。若死必有召之者,则牛羊蚊蚁之死,果亦有召之者邪?大抵草木之生枯,土石之凝散,人与众动⑥之死生始终有无,只是一理,更无他说,万一有之,亦怪异也。”

[注释]

①寤:睡醒。②妄:虚妄。③客:指做客一样暂居,客居。④拘系:捆绑,束缚。⑤异端: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⑥众动:指各种动物。

[译文]

有人问:“人临死前见到鬼神,那是真的?还是幻觉?”正确的答案是这样的:“人清醒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梦中所见的就是虚幻的。人即将死亡时,灵魂游荡于体外,无论走到何处都会见到东西,这是外在的虚妄:心神不定分分合合使心灵无法安定,心神相交时所成的景象,就是内在的虚妄。所以,那些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是没有梦的,浑浑噩噩的人也没有梦,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妄念。人在临死前和做梦差不多,灵魂飞扬,目光散乱无神,正气飘游离散,邪气占据心胸,这时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并不是现实所真正存在的。有人在临死前看到别人来捆绑自己,这绝非真有其事。一些乱七八糟歪门邪道的鬼话,深深地刻在人的心底,让人临死时感到恐惧,因此让人感到若有所见。如果人临死前一定有鬼神来招引的话,那些牛羊蚊蚁的死亡,果真也有东西来招引吗?大体上说来,草木的生长与枯萎,土石的凝结与风化,人和各种动物的生与死、始与终、有和无,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并没有其他的说法,万一有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也是怪异不可信的。”

P8-9

序言

《呻吟语》是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作者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加上他本人多年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从而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特别是修身养性方面,更有其独特而精辟的论述。

吕坤认为,道德修养高深的人,就能够获得荣誉。他说荣辱与道德修养是密切相连的,假如道德颓废,那么耻辱也会随之而来。他提倡君子应该树立自己的品德信誉,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思维。他认为,人的性命来源于父母,生存于天地,不管资质如何,命运如何,都应当依从礼义,顺其自然,不可逆行。随着岁月的增长、见识的增多,人的思想会从躁动向成熟稳重过渡,为人处世的态度也会因思想认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吕坤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只有善举才会受人敬重。因此,正人君子惟有重视心灵的修炼,而不应在乎外表的装饰。要想达到道德与理想的崇高境界,必须从小事做起,无论大小事情都应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完成。吕坤认为,为臣需忧国忧民,为子要孝敬父母,为妇应顺从丈夫,为友当以诚相待。君子治家如治国,有纲有纪,有宽有严。

在治学方法上,吕坤主张“学贵有择”,因为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人的天资各有不同,而学海无涯,要探究其深厚的真谛是jE常艰难的,因此对学习的内容必须有所选择,“工一家者”,必有“独诣之语”。吕坤还强调,治学贵在“渐”,反对“顿悟”。求学之道,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为过失、错误往往是浮躁所引起的。吕坤还提出,学者必须保持平静的心境,同时,还要用心去体认,通过自己的反思、体验来认清事理。他提倡学者既要有坚实的知识功底,又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抛开荣辱观念,不耻下问,刻苦钻研,决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吕坤的这一观点,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庭、社会,都有不可置疑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对警人醒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作为封建文人的吕坤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只需取其精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行了。

《呻吟语》全书包括《性命篇》、《存心篇》、《伦理篇》、《问学篇》、《应务篇》、《养生篇》、《天地篇》、《世运篇》、《圣贤篇》、《治道篇》、《人情篇》、《广喻篇》等篇章。本书是按照国内通行选目编译的。由于译注者知识水平所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译注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呻吟语/中国古典名著家庭书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60019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48.9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