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是国内外第一部对中国煤火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以煤火研究、治理和预防为主线,独创性应用了煤火三维时空地质模型、三维反演理论、信息提取技术(电导、磁导、热导、气体追溯)、高精度探测与动态监测技术、煤火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成果,结合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典型煤田火区治理和典型煤矿井的防自燃案例,论述了在急倾斜煤层、浅埋藏易自燃煤层、煤层群等复杂条件下的防、灭火方法和效果。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我国地下煤火探测与监测、煤田火区治理和矿井火防治的方法,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下煤火研究与应用技术体系,并得到了美国地质学会(GSA)相关专家的认可。
地下煤火主要指煤层自燃形成的煤田火和矿井火。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50余年来的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方面的进步和成果,阐明了地下煤火研究的地质研究方法、各种探测与监测方法、煤火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煤火信息集成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等;通过对地下煤火调查、预防和治理方面的大量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地下煤火环境条件的探测技术体系和治理方法,首次建立了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技术体系,地下煤火三维时空发展模型、煤火反演和三维成像方法、煤火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本书适合于从事煤炭资源开发、煤火治理、矿井火防治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也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益界组织与人士、企业管理人员了解煤火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序
Prcfacc
前言
第1篇 地下煤火地质学研究
1 地下煤火概况
1.1 地下煤火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1.2 世界煤田火区分布及典型火区
1.3 中国煤田火区概况
1.4 中国煤矿矿井火概况
2 煤自燃机理与应用研究
2.1 煤自燃倾向性內因影响及外在条件
2.2 煤自燃机理的主要学说
2.3 煤层自燃机理的应用研究
2.4 煤自燃机理与应用研究发展趋势
3 地下煤火的环境条件影响及作用标志
3.1 地下煤火的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3.2 地下煤火的环境条件影响分析
3.3 地下煤火的环境作用标志
4 地下煤火的地质分析模型研究
4.1 地下煤火热动力过程模型
4.2 地下煤火的燃烧动力系统模型
4.3 地下煤火的燃烧过程模型
4.4 地下煤火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型
5 地下煤火的分类研究
5.1 地下煤火的基本分类方法
5.2 煤层自燃内因分类
5.3 煤层自燃外因分类
5.4 煤层自燃综合成因分类
第2篇 地下煤火探测方法研究
6 地下煤火信息传输机理与动态监测研究
6.1 地下煤火的热物理作用及其场效应
6.2 地下煤火发展过程的物理场特征
6.3 地下煤火的信息传榆物理模型
6.4 地下煤火动态监测方法设计
7 地下煤火的探测方法研究
7.1 地下煤火探测与监测的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
7.2 基于不同观测平台的探测方法
7.3 基于地下煤火不同发展阶段的探测方法
7.4 面向煤火管理目标的探测方法
8 地下煤火的地质测量方法
8.1 煤的自燃倾向性测量方法
8.2 地下煤火相关构造测量与分析方法
8.3 地下煤火特征产物测量与分析方法
8.4 火区地质综合测量与分析方法
9 地下煤火的遥感探测方法
9.1 地下煤火的航天遥感探测方法
9.2 地下煤火的航空遥感探测方法
9.3 地下煤火的地面遥感探测方法
10 地下煤火的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探测方法
10.1 地下煤火的温度测量方法
10.2 地下煤火的高精度磁场测量方法
10.3 地下煤火的视电阻率测量方法
10.4 地下煤火的气体测量方法
10.5 地下煤火的微震测量方法
10.6 地下煤火的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方法
10.7 地下煤火的综合测井方法应用
……
第3篇 地下煤火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第4篇 基于GIS的地下煤火数据集成与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第5篇 地下煤火探测与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第6篇 地下煤火的防灭火方法研究与治理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