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滩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小说已经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工程,它描述了辽东湾西海岸一个渔村二十年来的变迁,用两个家庭的命运折射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以祈福资源日渐枯竭的大海。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

内容推荐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范老桅披件渍透了盐碱的汗褡,坐在高高的驾驶舱顶,嘹望宽广的大海,一动不动。

海面腾着薄雾,天与海混沌在一起,满目尽是苍茫,海中那座高矗的天柱礁,也飘浮起来,插入天宫般,显出了虚幻。叼鱼郎(海鸥)们滑出天柱礁,舒缓地展开高贵的翅膀,傲慢地盘旋在海面。

几乎没有风,海浪拍岸的声儿,都弱得遥不可及。海溜子涨满了,海面像展开的绸子,柔软平缓,海浪也睡着了般,有气无力地叩着渔船,范老桅几乎感觉不到摇晃。

天很闷,空气潮得能拧出水,别说是人,鱼虾都喘不过气来了,跃出水面弹来跳去。真是出潮的好时机呀,驾船驶出三五海里,浮褂子随便往海里一顺,鱼虾们就会自投罗网,坠沉网浮。可是,村里的渔船密密匝匝地泊着,弯向海里的码头像只卧着的老母狗,船如衔着乳头的狗崽子一般,牢牢地叼住岸,死死不放,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辽东湾,那时的渔政仅仅是摆设,没人干涉渔民们捕捞的自由。渔民这么安分守己,怕的不是人,是风,是渔村的大喇叭渲染了三天的台风。渔村后面,横亘着一道山梁,传说是渤海龙王被台风刮入泥潭,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得不怒发神力,猛然一拱,把本是低洼的泥潭抬举成了如今的龙湫背。龙湫背下,堆着一片衣冠冢,埋着一群没有尸首的坟头,那都是台风造过的孽,瞅一眼,渔村里的人就会胆颤心寒,谁还有出潮的勇气。

龙湫背上的大喇叭异常勤劳,停歇片刻,又响了,响得尖锐而又隆重,把沉寂的大海都惊动了,一道一道地泛波纹。拴着大喇叭的那株大树,也惊怵地哆嗦起来,满树的叶片哗哗地响,几只栖在树上的知了惨叫一声,在空中划着弧线,飞向远方。被大喇叭惊醒的还有大树下海神娘娘庙里的海神娘娘。海神娘娘泥塑的身子也被头顶的大喇叭折腾得累了,刚想小寐一下,细长的眼睛又被大喇叭喊醒了。大喇叭在提醒她,不能忘记她的职责——守望大海。

渔村里的头头轮番上阵,快把唾沫都说干了,还哑着嗓子警告,台风就要来了,谁也不许出潮,谁也不许拿小命当儿戏。

范老桅并不在乎大喇叭里喊着什么,该不该出潮,他有自己的小六九。他抬头看了看天,天像是涂了豆浆,太阳也不灼眼,月亮一般苍白。按理说,这样的天气,太阳的外边儿总该罩着一圈儿或明或暗的日晕吧,可是,几天过去了,预示大风的日晕,始终没出现。

猛然间,叼鱼郎兴奋起来,“(口欧)(口欧)”的叫声此起彼伏,傲慢的翅膀再也不安稳了,急促地扇动着。它们突然间聚成一片,向着大海的深处疾速飞去。这种情景,范老桅还很少见到,叼鱼郎喜欢在岸边浅滩觅食,一旦聚群而飞,那就是预告远方有渔汛了。他仔细倾听叼鱼郎不同寻常的叫声,瞄着叼鱼郎飞行的方向,敏锐地意识到,几十海里外的对虾起群了,聚起了一个浩大的虾群,一个让渔民眼晕的虾群。叼鱼郎们抢先享受这难得一遇的大餐去了。

范老桅突然激动了,心也闹海了般,汹涌澎湃。

揉着发麻的腿,捶着发紧的腰,范老桅站起身。他爬下驾驶舱,跨出船舷,蹲在岸上,把手插入海水里。那双长满老茧劈波斩浪了二十几年的大手,立刻感觉出了大浪滔天之前大海独有的温暖与安宁,感受到了鱼虾们的活跃与惊恐。他知道,鱼儿也预感到了台风,在拼命地捕食,拼命地撑饱肚子。台风掀出的惊涛骇浪,会把大海搅成一锅粥,鱼儿潜入海底躲避起来,那时候,它们必须忍受饥饿了。范老桅的手从海水里抽出,他掐指算了算,抢在台风前,有足够的时间捞上一潮。  这么好的潮儿,一辈子也赶不上几回呀,叼鱼郎都赶去了,我含凭啥不去?

范老桅兴奋起来,眼神比天上的太阳还要亮,好像眼前堆起了银光发亮的对虾山。他不再顾及大喇叭里凶狠地喊叫,他一定要下海里捞上一把。

蹚过岸上的沙滩,穿入村中布满银白色蚶子皮的街巷,绕过几口焯毛虾的大锅灶,范老桅跑回自己的院子,用肩膀撞开屋门,冲着屋里大声喊:

出潮了——

大儿子范大锚举向空中的斧子停住了,他正帮着别人修船舵,父亲海蛎子般粗粝的大嗓门吓了他一大跳。他呆呆地望着门口兴奋异常的父亲,满脸流淌着疑惑,台风就要来了,父亲咋还张罗出潮呢?

小儿子范二毛,裹着潮乎乎的被单,赖在炕上呼呼大睡,那副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活像躺在礁石上晒阳的海猪,父亲能割开入皮肤的喊声都没惊醒他。这个二毛,贪睡得没人喊他,胡子睡白了,也不愿意醒来。二毛有个语录,等我睡到共产主义,一睁眼,啥都摆在了眼前,那该多好。

范老桅不可能让小儿子睡到共产主义,哪怕是一刻钟也不允许,他要下海,他要出潮,他要驾着船,去龙王爷那里夺龙兵。他扬起长满老茧的大巴掌,照准二毛的屁股,狠狠地扇下去。二毛一激灵,像只海兔子,一蹿多远,然后倚在一角,惊恐地看着父亲。

父亲瞅都不瞅二毛,转过身子,急急地往外走,粗粝的嗓子又喊了起来:

出潮了——

范大锚懦懦地说,喇叭里喊着台风呢,要闹海了。

范老桅轻蔑地一笑,哼,闹海?等咱爷儿仨弄座虾山,它再闹吧。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潮起潮落了几十年,一茬又一茬出潮赶海的人葬身鱼腹,惟有父亲海精灵一样,风让着他,浪躲着他,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父亲。

和每次出潮一样,父子三人爬上龙湫背,拜过海神娘娘,才折回身,穿过渔村,奔向码头,蹬上渔船,发动了机器。渔船“嘎嘎嘎”地人海中,螺旋桨犁开了平静的大海,船尾把压出的两道波浪,经久不息地扩散向远方。这艘80马力的小渔船,孤独地行驶在浩淼的大海里。范老桅握着舵盘,盯着前方飞翔的叼鱼郎,泥塑般一动不动。

渐渐地,海面上跳荡出了细碎的浪花,风也有了,却辨不清究竟刮向哪里。行驶了大约二个时辰,叼鱼郎们突然不再振翅高飞,越聚越多地盘旋在一起,几乎翻滚成连接天海的白云。前方海的颜色骤然间青幽幽地发红,无序的浪花纷乱地碰撞着。泥塑一样的范老桅突然活了,望向大海的眼睛放出熠熠光芒,粗粝的大手异常的灵活,渔船在海里绕了几个S形的圈儿,他便放松了舵盘左下方的油门线,手在空气中荡了荡,校正了一下船头的位置,把舵固定住,让船缓慢地自动行驶。他钻出驾驶舱,兴奋地喊:

过龙兵了,快撒网!

三层褂子顺着父子三人的手,一片接一片地滑人海中,没过多久,船上带来的网全部抛光了。范老桅这才逆着海流,甩下大铁锚,稳住渔船,关了油门,让渔船静泊在大海里。他折回驾驶舱,登上头顶后面的睡铺,蜷着身子,安然人梦,好像他根本没布下天罗地网,范老桅就是这样,他把海当成童年的摇车,岸上的时候,他时常难以入睡,可到了海里,只要想睡,倒下头就能扎入海神娘娘的怀抱。

尽管在海里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范二毛却管不住自己,大喇叭里的警告,像这不阴不阳的天,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惟恐老天变脸,顺嘴嘀咕出来,海神娘娘保佑我们啊,千万别起风,千万别闹海,我还没活够呢。

范大锚生气了,在船上咋能瞎说话,没准哪句应验了,他吼道,闭上的你的乌鸦嘴。  范二毛的嘴闭上了,可心思却没闭上,他时不时地提醒着,哥,咱起网吧。说得范大锚心里毛愣愣的。

海里的白渐渐地浓,天是白的,太阳也是白的,船外的海也是灰白白的,世界好像飘浮进了云天里,让人感到被抛弃了般空寂无助。本来,范大锚并不恐惧大海,在范二毛接连不断的催促声中,他的心也浮在雾中一样,不托底了,他钻入驾驶舱,扒着睡铺的边沿,跷脚向上看了眼父亲,很想对父亲说,天气预报总不会瞎说,咱们起网吧。

父亲依旧鼾声如雷,没有一点儿睡醒的样子。看到父亲那张礁石一样坚定的脸,范大锚的心像抓到海底的锚,有了着落。他不再害怕了,再害怕,他就有愧于渔村的子孙,有愧于当范老桅的儿子了,真正的渔民哪有怕大海的?

范大锚不再听不争气的弟弟嘀咕了,退出驾驶舱,挥起拳头,瞪着弟弟,再次吼道,闭上你的臭嘴。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建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7732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