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之所在,长之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文化浪荡者”潘国灵,用脚步和手中的笔与相机带你品味香港这座灵动的城市。

内容推荐

《城市学》收入潘国灵近年来发表于中港台的城市观察文章,全书主要分三部分,分别是“都市浪游篇”、“文化权力篇”、“流行主义篇”,作者将跨文化研究视野注入日常生活,包括城市空间、景观、性、文化隐喻、微观政治、年轻人文化、消费主义、流行符号学等,融文化理论于生活实践,附录“文化杂碎”一章则可说是生活文化小辞典,是一部鲜活的文化研究城市学。

《城市学》是香港文化浪游人对香港文化的深度刻画,汇集并解读城市文化符号,深入好读。图文配合,带出属于香港城市的特殊节奏。

目录

序 “迷城记”

壹 都市浪游篇

 关于城市漂流、晃荡、空间、城市景观……

 三写本雅明

 本雅明之复兴

 本雅明之忧郁

 本雅明之悖论

 解构地下铁

 从时间转向空间

 流行文化的地下铁想像

 地铁作为艺术空间

 尖东站行人隧道

 概念篇:城市的地下空间

 实践篇:行人的规范化宿命

 高楼美学

 港九分野

 豪宅修辞美学

 香港晓庐

 湾仔作为城市微缩

 铜锣湾日资百货的句号

 朗豪坊效应

 Sex&the City:一趟性景观之旅

 两条庙街:一条地上,一条地下

 卡拉OK空间论

 屏幕之城HDTV as Cityscape

 香港Loft文化空间

 城市声音译码

贰 文化权力篇

 关于性与隐喻、民族主义、生活政治……

 妓女作为香港隐喻

 西方殖民书写:白人眼里出苏丝

 外来者眼光:交际花·俱乐部·蝴蝶-中国匣

 后1997流动风景:香港悲情与励志

 隐喻小典

 SAES的集体记忆建构

 无烟城市  

 便服文化的多种意义

 从婴儿车到拐杖车

 校园暴力“论述”

 历史与民族主义

 电视辩论

 政治笑话文化

叁 流行主义篇

 关于消费主义、年轻人文化、流行符号学……

 Kidult:成人孩童化现象

 潮流与惨绿:概谈香港青春电影

 香港电影中的离岛

 流行“神曲”

 流行曲的后现代符号学

 节庆生活日志

 当姚明遇上巨无霸

 “飘移”哲学

 香港作为后乐园

 创意城市

试读章节

三写本雅明

在马克思与现代化之十字路口中,本雅明也许迷失了,停了步,凝神观望。他看见了波德莱尔在街角,散落诗人光环的碎片。他又看见拾荒者、政治密谋家、波希米亚人、流浪汉,和乔装打扮的妓女。他给他们一个统称:城市游荡者。

其实他非始作俑者。正如现代性的警世定义 短暂的(transitory)、逃逸的(fugitive)、偶然的(contingent),其实是来自波德莱尔。但我们还是把这些归之于他。波德莱尔不会觉得被剽窃吧。本雅明本人说过:他心目中最伟大的书,就是由引言写成(”通过引用,所赋予的语境被破坏,产生绝不满足的无限的新语境”)。给他引了,就变成他的了,也算是写作的颠覆。

这可不是他的托词。他有收藏家的热情,最爱收藏的,我想是“引言”。难怪他爱把自己”反锁”于国家图书馆中,以图书馆的过去抗衡现在与未来。有时我会想,如果他当年取得教授资格,他是否就做不成一个城市游荡者呢?盖城市游荡者,非以双腿成全,而终究是精神的无所依归和永恒飘泊,一若“无用之人”,一若走入市场与妓女无异的文人。他认识了自己。

如果思想不能与生命扣连,就成了空泛之言。阅读本雅明,也阅读了自身一点什么。因此有了这“三写本雅明”。

本雅明之复兴

如果说2004年香港有一个“本雅明复兴”,我想是不为过的。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最为人熟悉的是他的都市浪游人(flaneur),此外,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翻译者的工作》、《论波德莱尔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都是几代文化论者必看的文章。在香港,一直是本雅明拥趸的学者,最为人所知的,民间有马国明,学院有阿巴斯(AckbarAbbas)。

2004年,李欧梵教授从哈佛荣休回港,在中大文化系开的首个研究班,研读的就是本雅明,特别是他的《拱廊街计划》(The Arcades Project)。李欧梵与本雅明也许相逢恨晚,记得他说写《上海摩登》时还没细读过本雅明,后来一看,竟有相似之处,他反复琢磨《拱廊街计划》,我想,这本书也登上他最爱之列了。他其中一本文集便命名为《都市漫游者》。2004年10月,第二届牛棚书展举办在即,以“李欧梵·一条街”做头炮,由大教授率领大队,由金钟太古广场行到铜锣湾时代广场,实践行街哲学。更重要的是,同年12月,香港出现首个本雅明国际研讨会”本雅明——亚洲对话”,由岭南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及歌德学院主办,研讨会云集来自德国、克罗地亚、北美及本地学者和本雅明迷。无独有偶,媒体上《明报》开辟了周日“行街睇嚼”(逛街看什么)全版,讨论行街文化,也登了不少提及本雅明的文章。本雅明的曝光率愈来愈高,著作上,胡恩威的《香港风格》也是以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作为”阅读城市方法”开场。

P6-7

序言

我是一个方向感不好的人,很容易迷路。小学第一天上学便迷路,结果盲打误撞走到远处一间派出所找警察叔叔,等母亲来接。走入超级市场我会迷失,永远不会一击即中自己想买的东西,却不自觉地在货架之中徘徊。小时候在书店流连的经验也是如此,不会安于一格,却总在书柜丛中兜兜转转。

我不太懂星座,但我后来逐渐相信这是人马座的天性使然,在《新周刊》未提出“飘一代“的很多年前,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飘一代”了。朋友说我行走的身影像飘的,这当然不是指什么特异功能,而毋宁说是一种精神涣散。即使不走路的时候,我也喜欢眈天望地,灵神出窍,简单说,就是非常“游魂”。

但另一方面,其实我也是高度集中的,在游魂的时候我总禁不住思索,时刻浸淫于一种反思和内心独白的氛围之中。日积月累,我已非常习惯于在晃荡与停驻之间、在抽离与投入之间做人,并对这种吊诡主义愈加着迷,以致成为我人生哲学及追求;随后加上的矛盾对立还有:悲观与理想主义之间、阳刚与阴柔之间、入世与遁世之间,以及作为香港人与非香港人之间。生于斯长于斯,我会说自己是香港人,虽然我知道这同时包含许多意识形态的建构,而活在这个城市,也必然感染了这个城市的气质:但另一方面,我骨子里一直对某些所谓香港人特性厌恶抗拒,诸如实际、功利、反智、浮夸、金钱挂帅等。

书写其实本身就充满吊诡,你明知一切终将幻灭,但你还是要写,一若生存。对城市书写的兴趣到底是何时开始的呢7也许就从第一次迷路开始。一个人可以用迷路的姿态来看四周风景,”迷失”中自有一种沉迷,在城市迷宫中游走,也许还包括自制谜题与解谜。”迷”不尽是谜,还可以是另有所得,一若书写。所有思想其实都在混沌中生成,以求清明,如果要绝对了解才下笔,也许就只能等待戈多了。因此才有重写甚至否定,当然这绝不表示下笔轻率。城市书写亦然。我总在迷失之中呈现她。如果没有书写,我可能就不会对这个城市如此关心了。到最后,文字不仅是表达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力量了。

因此有了本书。断断续续,这些城市文章也写了好几年。《城市学》收入我近年发表于内地以及港台媒体的城市观察文章,其中包括《明报》、cream、《艺讯》、台北《诚品好读》,《网络与书》、广州《城市画报》等(除了”两条庙街:一条地上,一条地下”外,其余均未收在其他书中,将此文收入本书中是为整全起见),其中也反映作者另一种飘流状态,写作也关乎园地空间,这里太挤就往外头闯,因时制宜也是为势所趋。文章末处我标明日期,除了作为一点参考数据,也可说是给自己留下的城市印记。年月日,那一刻,写下了就写下了。文章都经过挑选,一些现在看来如流水账的文字,就让它们付诸流水好了。如果当中还有野草沙石,这是我未能去芜存菁之过,但一篇篇文章,自编自写自拍,总算是耕耘。

这本书也可说是为城市注入一点文化研究眼光,诸如城市浪游、景观、空间、隐喻、消费主义、符号学等。取名为“城市学”,是相信城市可作为研究、观察、书写的主体,但另一方面,这也不无含混之意,因为它从来不是一门学科。这门“杂学”终归还是靠自行修炼、乱点乱读、生活实践,却也因此“只此一家”。所写的都是非常近身的城市物事,而因其贴近,却又往往为我们视而不见,一如我们时以忽略之心对待最近身之人,张眼如盲。凡此种种,也不过是还它们以一点重要性,如果读者以为某些文章真能“见人之所不见”,那算得上是对作者的安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国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8551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7.65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