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书法/读图时代符号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书法是一门表现汉字字形美的艺术,与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伴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书法让汉字变得美轮美奂,令人陶醉。汉字与书法是怎样诞生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让我们回到那久远、古老的过去,一同去探寻曾经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有关汉字诞生的故事吧。

内容推荐

从汉字诞生之日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不断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注入其中,不断创造着汉字的美,享受着汉字的美。人们把这种经过美化了的汉字称为书法,书法也就成为一门表现汉字美的艺术。书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舒畅和恬静、浪漫和奔放,更是心灵的自由、美的享受。本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

目录

第一章 书法缘起

 汉字的诞生

 让汉字更美的艺术

 千年书法一脉传

第二章 字体流变

 质朴天真的甲骨文

 古雅稳重的金文

 整齐划一的小篆

 蚕头燕尾的隶书

 法度严谨的楷书

 生动活泼的行书

 奔放烂漫的草书

第三章 书法之美

 王羲之与《兰亭序》

 颜筋柳骨

 狂放的怀素

 肩功的价值

第四章 书法学习

 执笔与运笔

 碑帖的选择

 笔墨纸砚小常识

 书法作品幅式

试读章节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的文字称为汉字,它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在很久以前,世界上有许多民族都曾创造了文字,但这些文字到后世都已失传。唯有中国的汉字一脉相承,蔓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它象征并记录着古老、绵长的中华文明,从来未曾中断。

关于汉字的起源,曾因仓颉造字的传说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考古的大量发现,这层面纱被逐渐揭开,露出庐山真面目。

大约距今五六千年前,正处于中国的陕西半坡仰韶文化和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从这些遗址挖掘出大量陶器,陶器上有数量不等的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足汉字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既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又要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人类逐渐创造了语言。但语言只适合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它转瞬即逝,有着时间、地点上的局限。为了更好地记录和传递信息,人们采用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然而,无论是结绳还是契刻,都只能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虽可以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但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记录语言的属性。它们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仅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

其他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逐渐地,人们发现绘画是很好的方法,也正是绘画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我国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此时的图画虽然发挥了文字的作用,可以记录信息、传递思想,但毕竟还不是文字。只有“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图画才有可能转变成文字。譬如,有人画了一只鸟,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鸟”;画了一匹马,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马”。时间长了,类似于上面说的“鸟”和“马”这样的图画,人们约定俗成,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减少了象形性。这样的图画逐渐转向文字,最终成为具有象形特征的能够记录语言的“象形文字”。正如唐兰先生在《中同文字学》中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都能读。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正如陕西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一些陶器上的那些刻画符号。

这些刻画符号具有象形和指示的特征,带有表意性,用来表示一定的事物和概念。如有的大汶口陶刻符号,上半部画的是太阳,下半部画的是山峰,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此时的文字还处在一个滥觞期,零散而稀少。

随着字符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其组织构造被逐渐抽象化、符号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时,已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构形稳定的文字系统,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书写便捷的需要,以及毛笔的广泛应用,汉字也在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西周的金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行书和草书。此时,汉字的字体已发展成熟。直到今日,仍以楷书作为官方正式字体,辅之以行书、草书,便于人们日常书写使用。

汉字在中华大地上繁荣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周边邻国的文字。

日本创制文字的时间比较晚,长期以来,一直以中国汉字作为自己语言的载体,并称汉字为“真名”。5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到了8世纪,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为普遍,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实现的。他们曾长期留居中同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吉备真备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创造了曰文“片假名”,弘法大师则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日文“平假名”。虽然自10世纪起,假名文字已盛行于日本,但汉字依旧被人们使用,时至今天,日本文字中仍保留着1000多个中国汉字。

朝鲜文字称谚文。中古时期(5—15世纪),朝鲜同日本一样没有自己的文字,都使用中同汉字。直到李朝(1392—1910)初期,世宗设立谚文局,命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通过研究中国音韵,再结合朝鲜语音,最终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于1443年开始公布使用。从此,朝鲜有了自己的文字。

汉字是科学的、先进的,它不仅属于中华文明,同时也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开始学习汉语,练习书法,正说明了汉字的国际影响力。P2-7

序言

很久以前,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汉字。

从汉字诞生之日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不断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注入其中,不断创造着汉字的美,享受着汉字的美。人们把这种经过美化了的汉字称为书法,书法也就成为一门表现汉字美的艺术。书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舒畅和恬静、浪漫和奔放,更是心灵的自由、美的享受。

书法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和使用走过了漫漫的3000余年,并成为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遗产。直到今日,书法更是以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标志性符号之一。它的美,独一无二;它的美,新颖别致;它的美,五彩斑斓。书法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文明。

今天的书法艺术在中华大地上依然生机勃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对那悠久、灿烂的书法史中记载的名家名作充满向往和好奇:洒脱雅逸的《兰亭序》、雄浑磅礴的《颜礼碑》、豪迈奔腾的《自叙帖》……琳琅满目的书法瑰宝会让人目不暇接、心动不已。这些作品究竟为什么能够带给人们种种不同的奇妙感觉,让人为之陶醉?那些名垂青史、令人敬仰的书法圣贤:王羲之、颜真卿、怀素……他们是如何学习书法,又是如何创造出众多不朽作品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书法,领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书法/读图时代符号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7338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