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诗今存123首,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成就最高,以边塞诗、人物诗、音乐诗名声最大,以《古意》、《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别梁锃》、《送陈章甫》、《送魏万之京》等流传最广。李颀诗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风格,其总体特色或可说是“高古雄健”。
本书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立项的科研课题。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李颀诗集校注》,下编为《李颀研究》,并附录有《李欣研究资料汇编》。
图书 | 李颀及其诗歌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颀诗今存123首,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成就最高,以边塞诗、人物诗、音乐诗名声最大,以《古意》、《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别梁锃》、《送陈章甫》、《送魏万之京》等流传最广。李颀诗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风格,其总体特色或可说是“高古雄健”。 本书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立项的科研课题。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李颀诗集校注》,下编为《李颀研究》,并附录有《李欣研究资料汇编》。 目录 上编 李颀诗集校注 校注说明 卷一(五言古诗41首) 题僧房双桐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 晚归东园 裴尹东溪别业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题卢道士房 塞下曲 题神力师院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送刘四 送裴腾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送司农崔丞 送崔侍御赴京 春送从叔游襄阳 宋少府东溪泛舟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赠别高三十五 崔五宅送刘跛入京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送马录事赴永阳 临别送张諲入蜀 题合欢 东京寄万楚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题綦毋校书田居 渔父歌 寄焦炼师 谒张果先生 送王昌龄 古塞下曲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寄万齐融 留别王卢二拾遗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 下编 李颀研究 附录 李颀研究资料汇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颀及其诗歌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琴//胡嗣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35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