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文章对30年来我国文学理论的变迁进行了回顾、梳理和探讨,以客观公正的姿态,全面总结了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进展以及背后的偏失。同时,还将文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和文学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下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注意理论发生的特定语境对理论的内在规约,对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内涵、实质与学理特性做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判断和反思成果,为未来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启示,提供了更多可能的路径选择。

内容推荐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一批专家学者对新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以科学的态度全面总结了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将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社会现实相结合,深入剖析了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内涵、实质和学理特征,得出许多新颖独到、深刻犀利的见解,为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目录

前言

一、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宏观性思考

  文学理论能“告别”吗?

  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

  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

  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

  新时期的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近30年我国文学理论的拓展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

  从两个动力看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

  丰富与萧条——30年马列文论研究观察

  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

  从文学本质的论争看文学理论30年

二、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具体问题研究

  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

  新时期文学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复活与周扬的学术贡献

  新时期艺术生产论及其理论意义

  论茅盾的艺术真实观

  文艺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的科学化阐释

  负刃效应:新时期文学理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认定的偏失

  方法:在批评标准与批评实践之间

  文艺中的历史观、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浅议新时期文学论争中的人性理论

  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

  30年来文学本体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若干问题的分析

  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转型”概说

  转换,还是借鉴?——关于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价值之不同途径的反思

三、新时期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回顾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从西方到中国

  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

  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

四、新时期外国文学理论研究状况分析

  反思要素的缺失——中国现代性文论建构中的艾布拉姆斯问题

  反思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当代文艺学建设刍议

  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

  文学理论与“苏联模式”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志宏//金永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4967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6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