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伦理学导论/复旦博学哲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王海明教授二十余年心血之结晶,是作者有关伦理学原理的最新著作,具有完整而严谨的伦理学体系,是一部具有自身特色的、针对当前伦理学原理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精心撰写的力作。

本书的核心特点有二:第一,本书作者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学体系和伦理思想,首次使在西方伦理学界一直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第二,本书对于每一问题的阐释,都以历代伦理学名著的相关论述为指导与核心,这使得全书从体系到各章节以及对每个问题的阐述,均富有原创性与对人类以往伦理学思想的继承性,持之有故、深入浅出。

本书是供大学本科哲学专业师生使用的伦理学原理教科书,也可供爱好并希望系统了解伦理学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目录

绪论

上卷 元伦理学原理

第一章 元伦理范畴

一、善

二、应该与正当

三、事实

第二章 元伦理确证

一、元伦理确证:应该与事实之关系

二、元伦理确证理论:自然主义

三、元伦理确证理论:直觉主义

四、元伦理确证理论:情感主义

中卷 规范伦理学原理

第一篇 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一、道德概念

二、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三、道德的起源和目的:道德他律论与道德自律论

第四章 道德终极标准

一、道德终极标准:功利主义

二、道德终极标准:义务论

三、道德终极标准:功利主义与义务论之评析

第二篇 道德价值实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

第五章 人性

一、人性概念: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

二、伦理学的人性概念: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

三、最深刻的人性:爱与恨

1. 爱人之心:同情心与报恩心

2. 恨人之心:嫉妒心与复仇心

3. 自恨心:内疚感、罪恶感与自卑心

4. 自爱心:求生欲与自尊心

四、最深刻的人性定律:爱有差等

第三篇 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

第六章 善:道德总原则

一、人性之善恶:人性善恶学说

1.性无善恶论

2.性善论

3.性恶论

4.性有善有恶论

二、全部人性之善恶:善恶总原则

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道德总原则理论

第七章 公正:社会治理根本道德原则

一、等利害交换:公正总原则

二、权利与义务交换:公正根本原则

三、贡献原则:社会公正根本原则

四、平等:最重要的公正

1.平等总原则

2.政治平等原则

3.经济平等原则

4.机会平等原则

第八章 人道:社会治理最高道德原则

一、人道主义:人道总原则

1.人道主义:关于人是最高价值的思想体系

2.人道主义:关于人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的思想体系

3.人道总原则:将人当人看与使人成为人

4.人道和人道主义的实质:社会治理的最高道德原则

二、自由:最根本的人道

1.自由概念

2.自由价值

3.自由原则

三、异化:最根本的不人道

1.异化概念

2.异化价值

3.异化消除:共产主义的应然性与必然性

第九章 幸福:善待自己的普遍原则

一、幸福概念:快乐论与完全论

二、幸福价值

三、幸福性质:主观论与客观论

四、幸福规律

1.事实律

2.价值律

3.实现律

五、幸福原则

1.认识原则:对幸福的认识与幸福的客观本性相符

2.选择原则:对幸福的选择与自己的才、力、命、德一致

3.行动原则:求幸福的努力与修养自己的品德相结合

第十章 八大道德规则:道德规则体系

一、诚实

二、贵生

三、自尊

四、谦虚

五、智慧

六、节制

七、勇敢

八、中庸

下卷 美德伦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 良心与名誉:优良道德的实现途径

导言

一、良心与名誉概念

1.良心概念:界说、结构与类型

2.名誉概念:界说、结构与类型

二、良心和名誉的客观本性

1.良心的起源:良心的目的与原动力

2.名誉的起源:外在根源与内在根源

3.良心的作用

4.名誉的作用:名誉与良心的作用之比较

三、良心与名誉的主观评价

1.动机与效果概念

2.动机效果分别论:行为本身与行为者品德

3.效果论

4.动机论

5.动机效果统一论

四、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

1.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之概念

2.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之证明

3.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之意义

第十二章 品德本性

一、品德概念

1.品德的定义

2.品德的结构

3.品德的类型

二、品德性质

1.品德的价值

2.品德的原因

3.品德的境界

三、品德规律

1.德富律:国民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2.德福律:国民品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3.德识律:国民品德与科教的内在联系

4.德道律:国民品德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第十三章 品德培养:优良道德之实现

一、品德培养的目标

1.君子: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

2.仁人: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

3.圣人:品德培养的终极目标

二、制度建设:国民总体品德培养的方法

1.市场经济:提高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基本方法

2.宪政民主:提高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

3.优良道德: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因素的复合方法

4.思想自由:培养国民品德道德认识因素的基本方法

三、道德教育:国民个体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

1.言教: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

2.奖惩:形成个人道德感情的道德教育方法

3.身教:形成个人道德意志的道德教育方法

4.榜样:培养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

四、道德修养:国民个体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

1.学习:提高个人道德认识和形成品德所有因素的道德修养方法

2.立志:陶冶个人道德感情的道德修养方法

3.躬行:培养个人道德意志的道德修养方法

4.自省:培养个人道德认识、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修养方法

附录:伦理学导论必修书简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伦理学导论/复旦博学哲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61895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5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