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同质化时代,与客户在情感上的信赖和友谊大概是我们能够区别于他人的唯一的差异化了。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忘记了。更严重的是,即使有人明白这层道理,似乎也找不到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对销售工作极为不利。
本书是对情感销售心理学理论的一次深入探索。我们知道,情感是心理层面的,是个人心理的内在活动。本书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融合了大量切实可用的心理学技巧以帮助我们应对销售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同时,本书也是基于销售过程的系统实践指导。我们要想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以此形成牢固的商业友谊。必须从一开始就注入情感的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这种情感。应该让每一步工作都渗透着我们的真诚、关怀和助人之心,并将这种感情表现得恰到好处。至于怎么表现,则是本书内容深入讨仑的问题。
本书是一本旨在帮助销售人员开发、培养和跟踪客户的心理指导读物,在解读销售行为和技巧的同时,运用心理学原理深入浅出地揭秘了其内在规则。本书内容重点在于通过解读销售工作的流程和关键步聚,准确、深入地再现其要点和细节,为销售人员提供最真实的推销策略、最有效的成交技巧,以及最优质的客户服务策略等。通过阅读本书,能有效改善销售人员的销售实战能力,提升其销售业绩。
杰弗里·吉特默曾说:“如果你找到了与潜在客户的共同点,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并且购买你的产品。”事实证明,人们更愿意与容易相处的人做生意,尤其是与客户初次见面,找到恰当的切人点,能够很快消除彼此的紧张感和陌生感。
【小案例】
销售部经理田先生到四川度假。晚餐的时候来到餐馆,餐厅里几乎座满了,眼光扫了一圈,发现靠里面的位置有一张两人桌还有一处空位,犹豫片刻,他走了过去,主动向坐在旁边的那位先生亲切地打招呼:“您好。”对方有些惊诧,但也很有礼貌地回应了。田先生问:“请问这位子有人吗?”对方说:“没有。”田先生便说:“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对方很痛快地请他坐了下来。
田先生坐下后说:“我今天刚从上海坐飞机到这里。这里的景色真是优美,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了很多。”对方说:“是啊,那你去过九寨沟了吗?我家就在那里,那里的景色更值得一看,电视剧《东游记》就是在那拍的。”接着,他同田先生谈起了四川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之后又给了他一张名片,原来他是某大公司的业务主管。
田先生也递出自己的名片,这位业务主管看到田先生的名片,很是惊喜:“啊!原来你在广告公司高就啊!看来真是太有缘了!是这样,我们公司想在上海成立一个办事处,正想找一个广告公司合作呢!”田先生一听也高兴了,于是两个人把谈话的地点换成了酒店客房,后来竟然签了一个上百万的订单。
当然,这种签单的例子几率很低,只是要说明,既然我们和客户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空间,就必然能够找到与客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性质、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就好比写文章有了个好题目,从这些共同点切入,必然能够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与客户建立共同点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至少有一方熟悉,能够通过对话或其他的方式进行下去。
◆客户或双方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在一起谈下去。
◆有展开探讨的余地,便于谈论,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能够转到销售话题上来。
◆共同点应比较自然,不能牵强。
◆共同点必须有内容,不能蜻蜒点水。
◆在距离拉近后,能够及时回到业务主题上,能够趁热打铁达成共识。
其实你和客户之间并不一定缺少共同点,缺少的可能是你的观察力。以下是一些寻找共同点的方法,可以参照。
首先,关心客户,从客户需求人手。这需要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与客户交流之前,充分、认真地分析客户实际的、最强烈的需求,如果一开始就抓住了客户急需解决的问题点,客户必定愿意将话题继续下去,相反,如果销售员与客户初见面,就是十足的“商业气味”,那么客户基本上就不会购买你的产品,甚至不会给你机会让你背课文似地“背完”开场白。
【小案例】
保健品推销员小孙进入一个小区推销时,看到一位孕妇和一位老太太坐在草坪边的长椅上,于是假装不经意地问小区保安:“那是不是一对母女啊?她们长得真像。”保安说:“是啊,而且女儿马上就要生孩子了,老太太特地从老家坐火车来照顾她。”
小孙也来到了草坪边上,亲切地提醒那位孕妇:“不要在椅子上坐太长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有损伤,特别是怀了宝宝的时候,等小孩生下更要注意不要受寒。”然后转向老太太:“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忽视这些,很需要您提醒和照顾。”老太太说:“就是,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啊,你跟她说啥她都不当回事……”
她们从怀孕和生产时的注意事项一直讲到生产后的恢复和保养,再讲到老年人保健,谈得十分开心。那对母女早就开始看小孙随身携带的样品和产品资料了。
很多销售人员推销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产品不好或衣冠不整,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完全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根本不替对方考虑。他们恨不得一股脑地把自己知道的产品信息“复制、粘贴”到客户脑子里,而不是像小孙那样循序渐进地切人话题。如果不考虑客户的感受,不理会客户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即便客户肯花时间听你介绍,也会左耳听、右耳冒,不会记在心里。
其次,察言观色,按图索骥。一个人的心理与精神、习惯与爱好,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他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上。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小案例】
一个销售经理应约来到客户办公室,看到客户书架上有很多中国古籍,特别是有很多关于《道德经》的书籍,于是在与客户聊天的过程中,他谈起了自己的爱好之一——读书,尤其是喜欢读《道德经》。客户一听就来了精神,说他也最喜欢老子。于是两个人就从老子谈到业务,不亦乐乎地忘了时间,晚上还一起吃了晚饭。
由于这位销售经理善于仔细观察,找到了与客户的共同点,打开了交谈的思路。当然,察言观色必须跟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要有兴趣,还要有研究,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你对此却一知半解,没说两句就“卡壳”了,那么不但对你们的谈话无济于事,反而会让客户觉得你不懂装懂,不值得信赖。
第三,以话试探,投石问路。向水里投石子,能够探明水的深浅,过河的时候就会很有把握;面对客户,尤其是陌生客户,先提一些“投石”性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展开交谈。
【小案例】
销售员小刘见到客户时,就对客户相貌做了判断,觉得很可能是老乡,简单寒暄之后就问客户:“听您的口音,好像是江西人吧?”客户点头说是。小刘说:“真巧啊。我是南昌的,您呢?”客户说:“我是九江的。”小刘说:“九江好啊,九江有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我前年去过一次,真是名不虚传啊!”气氛一下就融洽了很多,他们亲切地交谈了起来,等到小刘起身告辞时,他们已经是熟悉的朋友了,客户还说有时间欢迎小刘到他家做客。
当然,我们的客户不可能每一个都跟我们有乡缘,这种巧合看上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原因。那就是你必须通过“火眼金睛”发现共同点,然后围绕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当相互认识和了解了,以至像久违的朋友般亲热的时候,销售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培养情感,把功夫用在销售之外。
◆与客户聊些工作和销售以外的话题,寻找与客户的共同点,加深了解。
◆对客户的经历和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赞赏。
◆对客户遇到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真诚地提供帮助。
◆对因个人的原因在工作中产生的疏漏和错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改正,并求得客户谅解。
◆对客户给予的帮助,报以真诚的感谢。P12-15
人们更喜欢从朋友而不是从销售员那里买东西!
——(美)杰弗里·吉默特
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与客户的关系一直是销售中很重要的因素。而在同质产品的销售中,这种关系变得更重要,因为当产品间不存在差异时,它就成了一种区别。
——(美)尼尔·雷克汉姆
赢得生意的最佳途径是先赢得朋友。如果你能找到和潜在客户的共同点,例如同样的兴趣,你们的生意关系就会带上友谊的色彩。
——(美)杰弗里·吉默特
糟糕的是,销售人员经常会因短期的交易利益而对客户采取强势销售,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新的关系尚未建立起来之前就将它破坏掉了。
——(美)尼尔·雷克汉
姆满足客户的需求已经成为销售成功的关键。但是如果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奉行这一理念,采用相同的做法,那又怎样去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答案是:帮助客户,与客户建立真正的朋友关系。
——(美)约翰·R·德文森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