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人生总有高峰和低谷

我们处在变幻起伏的社会环境中,人生难免有时候也会随着社会大潮而上下波动。人生如炒股,总会有高峰,也会有低谷。一辈子都顺风顺水的人虽然也有,但是很少;越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越是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坎坷坷。

如果你刚好处于逆境之中,无论是社会原因,还是自身原因造成的,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请你一定要相信:逆境并不可怕,适度的逆境对人的发展甚至还有好处。

首先,失败能让你积累到更丰富的经验。人们总是企图从成功者身上获取经验,却很少关注失败者,孰不知,失败往往比成功更值得研究。没有天生就强大的人,凡有大成者,很少有一次就成功的,总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慢慢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逐步强大起来,从弱者变为强者。研究失败,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并不是互斥的,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联系、互相转换,它们都是从失败通向成功的阶梯。

其次,逆境能让你切肤之痛中对问题有更深切的认识。失败中的一些心理体验,是你在顺风顺水中无法体验到的;逆境中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是与顺风顺水时不相同的。所以,经历失败之后,你会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会更加全面。

再次,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在于他如何面对失败。如果你还想成功,你就要不断经受炼狱般的种种失败的折磨和痛楚。直至最终征服失败。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而意志力,不是天生的,是慢慢磨炼出来的。所以,你可以把短暂的逆境当成一次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最后,逆境会逼着你创新,寻找新的出路。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但这种神秘的力量往往深藏在人体的最深处,需要遭到巨大的打击和刺激,才能显露出来,失败得越惨,它越有可能爆发。大部分有大成者,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困顿的境地,迫使他们启动了体内超出寻常的求生本能。失败会强迫你去学习顺风顺水时从来就没打算去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会让你去做顺风顺水时从来不愿意做的事,也会让你竭尽全力去搜寻顺风顺水时很少去关注的机遇。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你刚好有点不顺,正处在人生的冬季,那么,想象一下吧,自己就是那个”天降大任”的人,在经过必要的磨炼之后,相信你一定很快就能走出困境。

人生贵在磨炼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大学生,每逢学校过礼拜或放假,他都得赶到他父亲开设的工厂去上班。他用打工的工资去偿还父母为他垫付的学费和伙食开支。在厂里他跟其他工人一样,排队打卡上下班,月底就凭卡片和车间给他评定的质量分和工件的数量给他结算工资。有一次,他因候车晚点而迟到了两分钟,那月的奖金就被扣除了一半。

当他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他想他可以接管父亲的公司了,可他的父亲不但不让他接管公司,而且对他更加苛刻。他想不明白,他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家并不缺钱花,并且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可就是舍不得给他一分钱,就是生活费也得定期向他的父亲索要。他终于被父亲逼出了家门,他恨恨地想,他肯定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要不然怎么会这样对待他呢?他想反正自己跟他父亲没关系,不如去外面另谋生路。

他想去银行贷款做生意,可父亲坚决不给他担保,没有担保人,他就没办法向银行贷到一分钱。于是他只得去给别人打工,打工期间,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被人挤出了公司。失了业后,他将打工积累的一点资金用来开了家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错,他又开了家小公司。小公司慢慢地变成了大公司。

令他万分痛心的是,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了。他想到跳楼,但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认真地思索了自己的过去,思索父亲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冷酷,思索自己在打工和经商中为什么屡遭惨败,他总结了自己的苦痛教训。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心咬紧牙关挺起胸膛从头再来,就在他振作精神,准备再干一番的时候,他的父亲出人意料地找到了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了他,并决定让他来接管自己的公司。对于父亲的决定他非常不解,他说,我现在是个一无所有甚至是个失败的人,你为什么还要我接管你的公司呢?他的父亲说,不,孩子,你虽然跟几年前一样,依然没拥有金钱,但你拥有了一段可贵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是一场苦难的磨炼,然而它却是可贵的。如果我前几年就将公司交给你,那么很难说你会把公司经营管理得很好,也可能迟早会失去这家公司,最终变得一无所有。可是现在你拥有了这段经历,你会珍惜这家公司,而且会把它管好,还会让它不断发展壮大。孩子,无论干什么事情,不经受一番磨炼是干不好的。果然,他不负父亲的期望将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发展成了今天这样一家令全球人为之瞩目的大公司。他就是伯克希尔公司总裁,有着“美国股神”称号的沃伦·巴菲特,他的父亲叫霍华德·巴菲特。

受父亲的影响,沃伦·巴菲特一生节俭,谨慎从事。他的西服经常是旧的,钱包是旧的,汽车也是旧的,甚至,他住的房子也是旧的。他现在拥有350多亿美元资产(大约相当于石油富国科威特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个真正的富翁,数十年来,他从不向银行借贷,负债率几乎为零。

人生感悟:

无论多么成功的人,大都经历过我们无法想象的失败和磨难,但苦难的经历和磨炼,却往往是成功者的法宝。这样的经历,常常使人更懂得热爱和珍惜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使人一旦从失败中站起来,就能站得更高,行得更远。

小蛾出世

辛迪从小就热爱大自然,读小学时就喜欢在课余时间搜集一种棕色的茧。到了春天,她惊喜地看着小蛾从茧里面挣扎着出来,这些小生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有一天,她不忍心看着一只小蛾从茧里出来时那种因备受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样子,用剪刀把连着茧的丝剪断了。她想:用自己的热心帮助使受到束缚的小蛾得到解脱,当然是助了它一臂之力。不料,小蛾没过多久就死去了。

辛迪心痛得大哭起来,她根本没有意识到结果会是如此可怕。

母亲匆忙走了过来。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她轻轻地拍拍女儿的肩膀说:“孩子,小蛾从茧里面出来时必定是要拼搏奋斗的,不可能舒舒服服。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使身体里面的废物排除干净。如果让其留在体内,小蛾就会变得先天不足而活不成。”

辛迪睁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她慢慢体会到,人也像小蛾一样,离开了努力奋斗,也会变得软弱无力,某些宝贵的东西便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P3-5

书评(媒体评论)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培根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占以来的伟人,人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的。

——松下幸之助

我曾因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而失去工作,但这本书太及时了!从各位前辈名人的经历中我备受启发,并马上着手调整自己的心态,现在终于又有了更美好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请把这本书放存你的枕边吧。

——天涯网友

晴朗的天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身陷何种困境,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邪鼓舞人心的东西。“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与困难斗争的勇气。”这本书叫“秘诀”,恐怕指的就是这个了。

——天涯网友 海月明

我一直就渴望能找到这样一本书:她能最全面地分析占今中外最成功的那批人,从他们身上找到那最普遍的成功规律。以前我认为这种书并不存在,不过现在我幸运地看到她出现了,就是这本《度过人生的冬天》,她让寒冬的人们感到温暖。

——新浪网友 Shiny Jane

目录

第一章 人生总有高峰和低谷

第二章 心态决定未来

第三章 调整目标: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四章 信念是走出迷途的灯塔

第五章 先蹲下,才能跳得更高

第六章 机遇无处不在

第七章 果断行动,在逆境中起飞

第八章 调整是全方位的事:关于情感和健康

序言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此后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竟高达100亿美元!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由于正值星期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持久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大萧条”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影响都要深远得多。在这三年中,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量从1929年的550万辆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万辆。1932年7月,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当年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而这个数据还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口。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工作,到处流浪,在这群漂泊无依的人中,既有突然失业的工人、白领,也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更有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就连好多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表评论的名作家,竟也落到了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地步。

找工作难到了什么程度?1932年前后有很多听起来很离奇的传说,却一点也不假:很多人通宵达旦地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竟然步行了900英里;华盛顿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生活艰难到了什么程度?在农村,由于农产品价格惨跌,大量农场主破产,生活极其惨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描述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生状况:“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人们为省钱度日,想出了种种妙法: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手卷纸烟,要不就抽一角钱一包的“翅膀”牌;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旧被单剪开再把两边缝接起来,这样就把中间磨损的地方分移到两边去了;许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贺圣诞的卡片保存起来,明年好改寄给别的朋友……

在此之前,谁也难以料想,这样的场景首先会发生在强盛的美国!

就在1929年之前,整个美国社会所呈现出来的,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灾难,摧毁了很多人类历史的文明,却成就了美国这个经济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世界兵工厂的美国经济爆炸式增长,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也使纽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紧接着,汽车工业带动了美国20世纪初期的繁荣,成为了那个时代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914年,美国道路上只有126万辆汽车,到了1929年这一数字增长为560万辆。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辅助性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燃油业、公路建设、维修业、玻璃制造业、钢铁制造业和橡胶业急速发展。繁荣的汽车工业不仅造就了福特这样的超级富翁,也把美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彻底改造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此时的华尔街也伴随着美国的经济腾飞,道琼斯指数日新月异,20世纪20年代,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倍之多。同一时期,电力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劳动生产力大踏步地提升;企业的发展也加快了企业并购的浪潮,规模效应得以显现。广告业和信用卡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需求。

1923~1929年,美国每年的生产率增幅达4%,此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享乐之风盛行,精神生活愈发浮躁和粗鄙,人们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二十年代”。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经济前景的自信集中地体现在股票市场,耶鲁大学的教授欧文·费希尔在1929年秋天还宣布:“股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起来好像是持久的。”

尽管这一繁荣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农业一直都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农村购买力不足,农场主纷纷破产。此外,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全美1/3的国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年收入为仅够温饱的2000美元水平;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由于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中,社会购买力明显不足,导致美国经济运行中商品增加和资本输出困难,这进一步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虽然金融巨头在投机行为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大量资金并没有被投入到再生产过程,而是被投向了能获得更高回报的证券投资领域。

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供给力大大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导致了1929年那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残酷的现实告诫我们:“天有不测风云”,没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要学会居安思危。有时候危机正隐藏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很多繁荣,虽然它曾无比辉煌,但没准有一天,就会逐渐衰退并结束。

无独有偶,80年后的今天,又是以美国为发源地,次贷危机拉开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早在2000年底科技股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大幅降息,从2000年底的6.5%降到2003年中旬的1%;与此同时,在各类金融机构的推动下,美国的房贷有了很多创新形式,比如“无本金贷款”、“2—28可调利率分期付款”(贷款人在前两年为30年的贷款付很低的利率和月供,利率突然在第三年提高)、“循环贷”(如果房产增值,就可以用增值部分作抵押贷出更多的钱)等等。在这种低利率环境和“创新”手段的刺激下,谁都愿意贷款买房,无论有没有还款能力。从2004年6月开始,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苗头,美联储连续17次升息。房贷负担加重,房价开始下跌,很多无力偿还贷款的购房者开始断供。即使有还贷能力的购房者发现贷款额已经超过房产当前的价格,也选择退房。贷款拖欠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率大幅飙升。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的违约率上升至13.3%,次贷危机爆发了。

美国的房贷资产普遍进行证券化,初衷是为了让非流动性资产在未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后来演变成投机炒作的工具,产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品。其中以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券凭证)最流行。此类品种是偏好风险高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最爱,他们可以用高达50-60倍的杠杆对投资这些衍生金融产品获利。而一旦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HBS和CDO等产品的市场价值就缩水,恶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资产负债表。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就死在这上面,直到整体被摩根大通贱价收购。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因此陷入困境,最终被政府接管。而华尔街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HBS和CDO卖给全球的投资机构和个人,所以现在金融泡沫在美国被刺破,遭殃的是全球经济。目前,金融危机仍有越演越烈之势,并迅速地向实体经济蔓延。

当前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救市计划就是想通过注入基础货币抵消去杠杆化的后果和挽救市场信心,目前效果如何还不确定,所以这场金融风暴仍在延续。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10月表示,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增加2000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早些时候调低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劳工组织以新的预测为基础估算,2009年末全球失业人口将增至2亿1000万,比2007年的1亿9000万大幅增加。此外,生活费每人每天不足1美元的贫困劳工数量将增加4000万,生活费每人每天不足2美元的劳工数量将增加1亿以上。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表示,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建筑、汽车、旅游、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等。他还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扭转经济紧缩的影响、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未来失业人口和贫困劳工的实际数量可能比估计的还要高。

这场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欧美消费力锐减,中国的出口严重受挫,造成一些加工企业倒闭、降薪和裁员,使得失业率上升,加上内需历年来一直不足,中国经济现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看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规律,危机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物群落,总可以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适度的危机,甚至对社会的发展有好处,它可以一次性释放掉积蓄已久的社会不良情绪,同时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弊端,从而获取更高效的发展手段。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最终由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担保银行信用、整顿农业、国家拨款复兴工业、投资基础建设等手段,才得以化解。而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虽然严峻,但最终肯定也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危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2008年开始的这场金融危机,使得无数人固定资产缩水、股票下跌、甚至减薪、失业,一些创业者因此而破产,甚至影响到家庭生活,一些家庭开始节衣缩食,省掉不必要的消费,据统计,很多国家的离婚率也随着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化而上升。

但另一方面,危机对企业和个人,如果应对得当的话,有时候却具有积极意义。危机往往是逼迫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技术、管理更新的机会,甚至有很多企业,正是借危机之机,发展壮大起来的。危机可以帮人在切肤之痛中对问题有更深切的认识,帮人积累很多经验教训,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逼迫人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对一个人长远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奥纳西斯曾经是流落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穷小子。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奥纳西斯得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为了渡过危机,准备拍卖产业,其中六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如今仅以每艘2万美元价格拍卖。他像猎鹰发现猎物一样,极为神速地前往加拿大商谈这笔生意。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和振兴居各行业前列,奥纳西斯从加拿大购买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陡增,他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腰包,他的资产成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激增,1945年,他跨入希腊海运巨头的行列,一位希腊船王从此宣告诞生。

罗布森曾是一家小型肉类加工厂的老板,经济危机刚刚出现时,他的小厂子就破了产,一下子血本无归。罗布森来到加油站,看着工人用泵从一个巨大贮油桶里把油吸出来,然后再注入汽车中,既费力气,速度又慢,就想到了罐装汽油的主意。他应该感谢这次经济危机,由于危机,他轻而易举便和一个油田谈妥了代销权,并且找了一些杂货铺老板帮他寄销,很快就由一个已经破产的穷光蛋变成了亿万富翁。

伦敦市的托尼也是一个在经济危机中找到机会的人。1932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英国经济大恐慌的局面也似乎好转了一点,但在这个时候来开设一家新公司,的确有些不合时宜,尤其是开设家具公司,更显得荒谬。但托尼偏偏这样做了,经过几年的努力,托尼终于渡过难关,迎来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并占领了市场先机,随着家具需求的猛增,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大企业家。

相信在2008年开始的危机,也会有一些企业和个人找到机会。比如,在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的某些加工企业,反而在这次危机中被逼迈出了产业升级、自建品牌之路,并借这次危机之机,招到了很多平时很难招聘的技术人才。并非所有的行业都会在危机中受损,比如健身行业、培训行业,反而利用这次危机让工作机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多的时机,大肆扩张自己的业务。

“危机危机”,“危”之后就有“机”,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的。这从本书收集的几百个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所以,当危机来临时,不要焦躁,不要恐慌,相信熬过这个也许有点漫长的冬季之后,你的生命必定像夏花一样灿烂绽放!

内容推荐

本书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叙述了大量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从中总结出应对人生困难的办法,包括调整心态、如何发现身边的机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故事通俗,内涵丰富,对人多有启发。尤其在当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渡过经济的寒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应对人生冬天的心灵励志书,从千万名人故事中悟出的成功至理!

“危机危机”,“危”之后就有“机”,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的。这从本书收集的几百个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所以,当危机来临时,不要焦躁,不要恐慌,相信熬过这个也许有点漫长的冬季之后,你的生命必定像夏花一样灿烂绽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不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9888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2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