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问题作一探讨,其中着重以民国时期政府所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措施,来探讨民国时期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救疗机制、预防机制和公共卫生建设机制,并借此揭示民国时期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国家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 图书 | 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问题作一探讨,其中着重以民国时期政府所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措施,来探讨民国时期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救疗机制、预防机制和公共卫生建设机制,并借此揭示民国时期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国家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内容推荐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肆虐神州大地,一时“谈非典色变”。作为历史研究者自然联想到:“历史上发生过如此猛烈的传染病吗?情况如何?其时政府与社会是如何应对传染病的?它又具有怎样的启迪?”于是,著者埋头伏笔,探寻民国时期的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几易春秋,终成这部学术著作。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对“传染病”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概况 一 民国以前传染病流行简况 二 民国时期法定传染病种类 三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概况 四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的特点 五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六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对社会的危害
第二章 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时的救疗措施 一 成立应急防疫组织,指导救疗事宜 二 调查疫区传染源,为救疗提供依据 三 管制交通,隔离患者 四 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清洁消毒与除灭害虫 五 建立临时医院,收治患者 六 救疗中的宣传
第三章 民国时期政府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一 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 二 颁布防疫法规,实行疫情报告制度 三 强制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四 实行交通检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 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四章 民国时期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建设 一 时人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认识 二 环境卫生的改良与建设 三 学校卫生运动的推行 四 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开展 五 培养公共卫生人才
结语 附录 民国时期疫情年表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泰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343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4 |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3 |
| 宽 | 142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