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好书,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年认真阅读的好书。书中绝无板着面孔的说教,也绝无简单抽象的论述,而是借助中外古今大量的历史事实、真人真事,以及对走“红路”、“黄路”、“黑路”、“绿路”的探求,对每个读者来说都是有益的。永清同志经历了近60年的人世沧桑和近40年的军旅生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吃万般苦中悟出许多人生真谛,他把这些讲出来、写出来,其目的无非是让青年人走正路不走邪路,走活路不走死路,促使广大青年成人、成才、成家,在事业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作品很有感情,很有哲理,很有新意,很有趣味。无论什么人翻开这本书,都会被吸引住,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益。

内容推荐

该书是作者多次为军队和地方大学作报告之后的加工整理之作。作者以老兵的身份、兄长的心情、谈心的形式、讲故事的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问题和参加工作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条分缕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全书分为十个部分,每一部分“一日谈”,故称“十日谈”,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章,针对性强,阅读方便,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入门ABC”和“人生小百科”。

目录

序一 祝贺《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出版

序二 永清将军人和书的印象

三版前言

第一天:人生三阶段

第二天:青年人面临的三大课题

第三天:大学生的三条出路

第四天:青年人发展的三种可能

第五天:工作单位对大学生的三条要求

第六天:大学生要从三个方面全面发展

第七天:转赠大学毕业生“三味良药”

第八天: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第九天: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

第十天:开好人生三个会

附录一 智者的微笑

附录二 儒将新传

附录三 将军报告有“三绝”

附录四 保证成人 力争成才 适时成家

原版后记

三版后记

试读章节

毛泽东同志过去很风趣地说过,每个人都有一条命,就看你命长命短了。有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有的人活到五六十岁,有的人活到七老八十,还有活到一百多岁的。俗话说:山中常见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活到一百岁的,总是极少数人。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人的一生中有少、青、壮、老。这就是说,人的一生是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的。关于人的一生如何划分阶段,有着各种各样既有趣味又有道理的说法。

有的人笼统地把一生分为前半辈子和后半辈子,并且说人生秘诀就是“六个字”。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年轻时离家出走,想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少小离家,心里难免有几分恐慌,就到本族的一位长者那里,请求指点。长者听过叙述之后,就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告诉你三个字,另外三个字以后再告诉你。”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一个白发杂生的中年人了。归乡途中,他又去拜访那位长者。但老人家几年前已去世了。家里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套来,对他说:“这是老人家特意留给你的。老人家说有一天你会再来找他。”开封之后,但见里面一张白纸上写着三个大字:“不要悔。”老人告诉后人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整个人生就是这么六个字。

我国两千几百年前的孔老夫子,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的这段话,流传久远,很有道理。至今人们还常把30岁称为“而立”之年,把40岁称为“不惑”之年,把50岁称为“知天命”之年,把60岁称为“耳顺”之年,等等。这些说法,都是从孔夫子的这段话中来的。

国外,有人比喻说,人生只有“三天”。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时间观念!这是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前的祈祷词,它提醒学生们珍惜时间,珍惜人生。

有的作家以文学体裁比喻人生四季。把人生少、青、壮、老四个阶段分别比喻为童话、诗歌、小说和散文。少年充满幻想,像童话;青年充满激情,像诗歌;中年充满波折,像小说;老年充满感悟,像散文。

犹太人有一套法典,叫做《塔木德》,是对《圣经》的阐述和补充,内容几乎涉及人生的全部问题,堪称犹太人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塔木德》将男人的一生分成七种变化,读来颇有趣味。

一岁时是“国王”——全家人都围在他身边,像服侍国王般照顾得无微不至。

两岁时是“猪”——在泥巴里跑跳、游戏,这是孩子的天性,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开发智力。

十岁时是“小羊”——无忧无虑地欢笑、跳跃,这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时期,是令人难忘的人生金季。

十八岁是雄壮的“马”——长得魁梧奇伟,希望人人都知道自己力大无穷,这时的男孩天不怕地不怕,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多是在这个年龄。

结婚后是“驴子”——结婚意味着浪漫时代的结束和烦琐生活的开始。这时的男人,肩负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宛如负重前进的驴子。

中年时是“狗”——中年人挣钱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有时不得不像摇尾乞怜的狗那样,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并守候自家的财产。

老迈之后是“猴”——人到老年,大多心理变态,面貌变丑,皱纹纵横,言行与举止怪异,难以与人相处,搞得不好会像猴子那样被人取笑。  《塔木德》用短短七句话和六种动物形象,将男人一生的身心变化和喜怒哀乐概括出来,虽有不少荒诞之处,但也多少有些道理。

关于人生阶段划分的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所提出的“三万天学习论”,颇有可供参考之处。渡边茂设定一个81岁的人生,并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27年,大约相当于一万天。

从出生到满27岁,即第一个一万天,称为“成长时代”或“修业时代”。生理学认为,人一过22岁就停止生长,但渡边茂认为精神方面的成长阶段要比身体的成长阶段长一些。在“成长时代”中,人们经过幼年期、学校期而踏人社会,学习各种基础知识,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27岁到54岁,即第二个一万天,称为“活跃时代”。这个时代是人们将自己在“成长时代”中所学到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施展出来、发挥出来的时代;是接受事业挑战、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里展翅飞翔的时代。

最后,从54岁到81岁,进入第三个一万天,这是“充实时代”。进入这个时期的人们可以说是踏人了成熟的人生境地,是思考总结的阶段。

渡边茂的“三万天学习论”,揭示了人一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阶段,告诫青少年要注意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教养基础,鼓励中年人要趁年富力强之时把自己的实力充分发挥出来,激励老年人注意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觉得这位日本学者讲的有一定道理。参照他的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学习、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叫工作、贡献阶段;第三个阶段叫退休、养老阶段。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他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你出生以后,到了一定年龄,然后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准备为人民、为祖国服务。在座的同学们已经度过了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上是20多年时间。然后就过渡到人生的第二阶段,即工作、贡献阶段,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这一阶段最关键、最重要,从时间上说也最漫长,一般总要有那么三四十年的时间。第三阶段,你工作了很长时间,做出了很大成绩,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在部队担任领导职务的,师级干部55岁、副军级干部58岁、正军级干部60岁、大军区副职干部63岁、大军区正职干部65岁,按照《军官服役条例》的规定,就到了退休的时候。如果你是做专业技术工作的,特别是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那工作时间还可以适当延长,一直干到60岁、70岁,甚至更大的年龄。但不管怎么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总有个退休、养老的问题,这个第三阶段一般也有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时间。

P2-5

序言

我有许多军队的朋友,其中最谈得来的就是田永清将军。他虽然是位将军,但非常平易近人。特别是他经常与军内外的青年人打交道,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经常和大学生谈心,给大学生作报告,而且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

近几年来,在许多人不爱听报告、有些人也不愿或不敢作报告时,永清同志不像某些人知难而退、知难而“转”,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以共产党员的坚定、革命军人的敏锐、学者的渊博、作家的文思,形成了他独特的表达方式:一则靠口头表达——演讲、谈话;二则靠书面表达——著书、撰文。他的这两种表达都堪称精品。演讲受到了广大青年称赞,著书也受到广大青年欢迎。最近他的著作《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大好事。

我拿到此书后,一口气读完,深感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好书,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年认真阅读的好书。书中绝无板着面孔的说教,也绝无简单抽象的论述,而是借助中外古今大量的历史事实、真人真事,以及对走“红路”、“黄路”、“黑路”、“绿路”的探求,对每个读者来说都是有益的。永清同志经历了近60年的人世沧桑和近40年的军旅生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吃万般苦中悟出许多人生真谛,他把这些讲出来、写出来,其目的无非是让青年人走正路不走邪路,走活路不走死路,促使广大青年成人、成才、成家,在事业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作品很有感情,很有哲理,很有新意,很有趣味。无论什么人翻开这本书,都会被吸引住,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益。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

“这是一部凝聚着近六十年人生智慧的哲理书,

这是一部戎装儒将与当代大学生的谈心录,

这是一部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轻音乐,

这是一部不带空洞说教意味的青年读物。”

为此,我愿向广大青年推荐,希望大家都来读读这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也希望广大青年读后,写些心得体会,我们《教育艺术》将择优发表。另外,也希望广大青年工作者为他写些文章予以评论。总之,希望大家都来关心青年、关心未来,都像永清将军那样,积极为青年教育工作多做贡献。

最后,匆匆写诗一首,作为《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一书的读后感。

将军挥毫抒壮志,

关怀青年有深情。

高怀同霁月,

雅量恰春风。

月动花移影,

风度竹扬声。

清风能感水能化,

修竹有怀兰有情。

文思如清水出峡,

心境似浩月当空。

水出峡,

月当空,

铸魂育才百代功。

1999年5月29日

后记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本书写出来了。

看着这厚厚的一摞书稿,我不免又产生出一些感慨来。

一是写出一本书的确不容易。为了写出这本书,我把自己多年来的思想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积累、材料积累以至语言积累,统统都调动和发掘出来了。可以这样说,我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并连同自己的一颗心,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奉献给了青年朋友,特别是奉献给了可爱的、宝贵的大学生们。写完这本书之后,我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心血之作。对此,我是问心无愧的。

二是深感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的确有限。本想“炮制”一番,给青年朋友特别是大学生们,端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十样锦”。结果,通观全书,实在有点像一盆东拼西凑、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于是,写完之后,又犯了犹豫:这样的东西,还值不值得拿出来呢?思虑再三,最后还是下决心把它“端出来”。我想,“大杂烩”虽然不大好看,有些人也不大爱吃,但里面有肉片、白菜、豆腐、粉条、黄花、木耳,等等,多少都还有些营养,而且读者可以各取所需。现在不是时兴自助餐嘛!吃与不吃,吃哪几样,不吃哪几样,就由青年朋友特别是鉴别力极强的大学生们,自己去挑选吧!

三是我也没有脱离“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套套。本人平时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就是性喜杂览,各类书报杂志看了不少。每逢见了人家好的文章,哪怕是只言片语,我也赶紧把它剪贴或摘抄下来,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我是奉行“拿来主义”的(曲解了鲁迅先生的原意)。加之这本小书不是什么学术著作,而是谈心式的散文,每当谈到什么问题时,为了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些,就随手拿来自己“百宝箱”中的一些存货。所以,在书中原文引用或摘录别人的东西不少。明显的、段落较长的,都注明了作者和出处;较短的或记不清作者是谁的,就“偷偷”地塞进了书里。所有这些,原作者或明眼人,如果偶然看到我的这本小书,发现哪些地方“剽窃”了人家的东西,并且真fJ喷怒”地指出来,我一定供认不讳,如实交待。这也可以自我标榜为光明正大吧!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有言在先。

最后,还应特别说到的是,写出这样一本小书,也决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独立完成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德高望重的孙毅老将军写信给我以鼓励外,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特意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著名演说家李燕杰、曲啸等同志也给我以热情支持;还有那些听过我作报告的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的热切企盼,这一切,都给了我写作的激情和力量。另外,在本书的写作、修改过程中,还得到了翟华、梁永昌、丛卫东等同志以及我身边工作人员的大力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田永清

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于鸡鸣斋

书评(媒体评论)

我拿到此书后,一口气读完,深感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好书,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年认真阅读的好书。作品很有感情、很有哲理、很有趣味、很有新意。无论什么人翻开这本书,都会被它吸引住,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益。

——李燕杰

书到我手,我自然很挑剔的,却一气看完了它。我的女儿,正是读琼瑶、啃“青苹果”的年纪,居然也喜欢。它的再版是件大好事。我愿更多的人——不独大学生、青年——如果有缘,也来读读它。说实话,在琳琅满目怪彩纷异的书架上,这样的书为数太少。肯写又能写这样书的作家也甚寥寥。

——二月河

当我打开书,漫不经心地读过几页之后,居然兴趣陡增,不但一口气读完了,还想把它推荐给青年读者甚至中老年读者。因为我以为,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

——张聂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永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1130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1999-05-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1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