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它的研究,自明代时就已开始,而且成就很大,其主要体现在挖掘、整理剧本,考证剧作家生平,以及对某些剧目题材的改编演出等方面。
这部《元杂剧选解》,代表了作者对元杂剧解读的见解。本书作者有许多提法与传统提法不同,论述角度也比较独特。
| 图书 | 元杂剧选解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元杂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它的研究,自明代时就已开始,而且成就很大,其主要体现在挖掘、整理剧本,考证剧作家生平,以及对某些剧目题材的改编演出等方面。 这部《元杂剧选解》,代表了作者对元杂剧解读的见解。本书作者有许多提法与传统提法不同,论述角度也比较独特。 目录 前言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望江亭中秋切多办一绘旦(第三折)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 温太真玉镜台(第二折)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二、三折)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二折)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 江州司马青衫泪(第三折)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一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 梁山泊李逵负荆(第四折) 须贾大夫谇范叔(第三折) 布袋和尚忍字记(第二折)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三折) 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二折)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一折)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二折) 洞庭湖柳毅传书(第三折) 鲁大夫秋胡戏妻(第三、四折)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三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一折)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第四折)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二折) 醉思乡王粲登楼(第三折) 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 功臣宴敬德不服老(第三折)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三折) 宜秋山赵礼让肥(第一折) 刘晨阮肇误人桃源(楔子、第三折) 月明和尚度柳翠(第二折) 昊天塔孟良盗骨(第四折)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三折)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一折) 萧何月夜追韩信(第二折)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第二折) 玉箫女两世姻缘(第三折)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第二折)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三折)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第二折) 风雨像生货郎旦(第一折)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四折)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第四折) 包待制陈州粜米(第三折) 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三折) 张公艺九世同居(第三折)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第二折) 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第三折) 争报恩三虎下山(第二折) 龙济山野猿听经(第二折) 本书剧目作者简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元杂剧选解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云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631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1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3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9 |
| 宽 | 169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