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引人人胜的书。它是第一本对欧美人类学的历史进行跨国研讨的著作。对于任何想知道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中兴起、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又将向何处去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绝好的资源。
人类学史就是一个竞技场,各种理论争论在这里澄清和解决。本书探讨了人类学最丰厚的几个传统的发展,并将推动它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
图书 |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人类学视野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引人人胜的书。它是第一本对欧美人类学的历史进行跨国研讨的著作。对于任何想知道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中兴起、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又将向何处去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绝好的资源。 人类学史就是一个竞技场,各种理论争论在这里澄清和解决。本书探讨了人类学最丰厚的几个传统的发展,并将推动它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英国和英联邦的人类学 第一章 人类学在英国的兴起(1830—1898) 第二章 从托雷斯海峡到航海者(1898—1922) 第三章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1920—1945) 第四章 黄金时代(1945—1970) 第五章 英国学统的持久遗产(1970—2000) 第二部 德语国家的人类学 第一章 前奏和序幕:从早期的旅行见闻到德国的启蒙运动 第二章 从民族主义民俗学的诞生到学术性传播论的建立:从国际主潮中分流 第三章 从帝国时代晚期到魏玛共和国过渡时期的结束:有创造力的小趋势,大大小小的人类学学派 第四章 纳粹时期的德语人类学:合谋、迫害和竞争构成的复杂情节 第五章 四个德语国家的人类学:二战后发展到l989年的核心因素 第三部 法语国家的人类学 第一章 涂尔干之前的渊源 第二章 涂尔干及其时代 第三章 莫斯和其他涂尔干主义者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发展 第四章 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实践、阶序和后现代主义 第四部 美国的人类学 第一章 博厄斯学派和文化人类学的发明 第二章 二战后的扩张、唯物主义和心智主义 第三章 把人类学引入现代世界 第四章 反叛与再发明 第五章 20世纪末的美国人类学 引用书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人类学视野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奥)安德烈·金格里希//(英)罗伯特·帕金//(美)西德尔·西尔弗曼 |
译者 | 高丙中//王晓燕//欧阳敏//王玉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571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8 |
丛书名 | |
印张 | 3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