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伦·凯勒的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虽然身患残疾,但她对人类的贡献却非常人可比。

本书介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奇迹,美国传奇女性海伦·凯勒的成功之路。

本书全面展现了安妮·莎莉文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在美国影响巨大。只要认真领会,相信你一定能培养出像海伦·凯勒这样优秀,甚至比她更优秀的孩子。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出生19个月时因疾病而成为盲聋哑残疾人。但是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她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学会了说话,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不仅如此,她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终生致力于救助残疾人的事业,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海伦·凯勒虽然身患残疾,但她对人类的贡献却非常人可比。当她去世时,《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她的一生不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辉煌,她的逝世是整个世界的巨大损失。”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说:“19世纪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也将她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本书全面展现了安妮·莎莉文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在美国影响巨大。只要认真领会,相信你一定能培养出像海伦·凯勒这样优秀,甚至比她更优秀的孩子。

目录

序言 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教育——海伦·凯勒的成长之路

 1 任性的小家伙

 2 学会“服从”的第一步

 3 隔离式教育

 4 令人惊喜的变化

 5 打开智慧之门

 6 用手语交谈

 7 全新的赞赏式教育

 8 紧贴生活细节的教育

 9 特殊的阅读教育

 10 对海伦的感觉训练

 11 满足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

 12 让海伦学会爱

 13 思考是什么颜色

 14 难以置信的成绩

 15 在快乐中学习

 16 在旅行中增长见闻

 17 探索未知的神秘力量

 18 海伦的语言教育

 19 教海伦学说话

 20 海伦的大学生活

 21 教海伦写作

 22 智慧之光

安妮·莎莉文的故事

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海伦进步非常迅速,她的学习几乎是出自本能,就像小鸟要学会飞翔一样。毫无疑问,海伦正在表演一个难度最高的杂技。

自从海伦知道了语言的奥秘之后,我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都能看到她在不断地进步。

无论到哪里去,她总是会急切地向我询问她在家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的名字。她非常渴望把这些单词给她的朋友拼写出来,并热切地希望把这些教给她碰到的所有的人。她每学会一个新的单词,都会异常兴奋。她的脸也一天比一天生动。她开始放弃手势、哑语,转而使用词汇。

海伦的进步,需要我采用新的教育方法。但是我决定目前仍然不给海伦上定期的、有规律的课程,因为几天前我突然想到,让一个词汇量明显不足的孩子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到某个固定的地点去背诵那些固定的功课是很不合理的。我还应该把她当作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来对待。

海伦学习新单词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我当然也希望这样,但是我同时也在审视我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教育海伦。因为我以前毕竟没有亲自教过像海伦这样的孩子,而且我在教育方面还是一个新手,没有什么经验,一切都需要我自己去摸索。

一天,我正坐在那里思考。我问自己:“一个正常的孩子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呢?”这时,海伦跑到我身边来,让我教她一些她不知道的东西。为了集中精力,我把海伦支开了。

我的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模仿。”的确没有错!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有学习的本能,只要能给他充分的外界刺激,他就会主动去学习。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他会模仿着去做;听到别人说的话,他也会学着去说。早在他会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能够听懂别人对他说什么了。

最近我一直在观察海伦的小妹妹,尽管她才只有15个月大,但是已经能听懂很多话了。例如,她能够很准确地指出她的鼻子、嘴巴、眼睛、下巴、脸颊、耳朵。如果问她:“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她就能够正确地指着自己的耳朵。如果给她一朵花,说:“给妈妈。”她就会把花递给她的妈妈。如果对她说“小淘气在哪里啊?”她就会躲到她妈妈的椅子背后,或者用双手把脸蒙上,从指缝中间顽皮地看着我们,样子可爱极了。她还会听从下面的话:“来”、“亲一下”、“到爸爸那儿去”、“把门关上”、“把饼干递给我”。

这些话尽管她已经听了几百遍,而且她也显然听得懂,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她自己说这些话。这些观察对我教海伦如何学习语言有很大的启发。

我突然发现,我完全可以利用海伦触觉灵敏的特点,通过她的手来进行交谈。也就是说,我可以对海伦的手说话,就像对宝宝的耳朵说话一样。尽管海伦看不见,也听不到,但是她具有正常孩子一样的模仿本能。因此,我想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只教给她一些单词,而是应该用完整的句子和她交谈,必要的时候再加上手势和她自己能理解的描述性动作来表达句子的意思。当然,这些动作和手势只是为了启发她,所以不能让她过分依赖它们。

我想我应该尽量试试用这种方法来启发她,看看效果会怎样。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

新的计划非常有效。现在,海伦进步非常迅速,已经掌握了100多个单词,而且每天都还在学习新的。她的学习几乎是出自本能,就像小鸟要学会飞翔一样。毫无疑问,海伦正在表演一个难度最高的杂技。

不过,不要以为海伦已经能够像她同龄的孩子那样自由交谈了。她还只能用单个的词来表达整句话的意思。例如,她表示“我想喝牛奶”时,会先说“牛奶”,再加一个手势;她表示“母亲在哪里”时,会先说“母亲”,然后脸上带着询问的表情;她表示“我想出去”时,就会说“出去”。

我和她的交谈则会更加完整一些。例如我想让她给我一些面包时,就在她手上写“给我一些面包”,她会递给我一些面包;如果我说“戴上你的帽子,我们出去散步”,她也会马上照做;如果我只给她写两个单词“帽子”和“散步”,她也一样能理解。但是我一般会写出完整的句子,我想经过这样不停地重复,一定会在她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也就渐渐地会理解并会自己使用了。

我还鼓励海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她正在吃糖果时,我会对她说:“给老师一些糖果。”或者对她说:“老师想吃海伦的糖果。”海伦很聪明,立即明白了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没过一两个月,海伦就会这样对我说:“海伦想上床睡觉。”或者说:“海伦困了,想去睡觉。”

我们现在常玩一种小游戏,我发现它对智力发展非常有用,而且还附带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个游戏是我从“藏顶针”的游戏中稍做改动而来的。在做游戏时,我先藏起一个东西,比如一个球或者一个线轴,然后让海伦再去找它。

我们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发现海伦找东西似乎非常不灵活,因为她只是随便找找,甚至去一些根本不可能藏球或者线轴的地方寻找。例如,有时我藏起一个球,她会到写字板下面去找;或者我藏起一个线轴,她居然会到一个不超过一英寸长的小盒子里去找,而且很快就会失去耐心。

现在,海伦对这种游戏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我已经能让她连续玩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她都不会厌烦。她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了。

一天上午,我们又开始做这个游戏。我藏好了一块饼干,海伦到处找都没有找到,我看得出她很失望。突然,她好像是想起了什么来,跑到我面前来,让我张开嘴巴,然后伸手在我的嘴里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番,可还是没有发现饼干的踪影,于是她指了指我的肚子,写了一个“eat”(吃)字,意思是说“你是不是把饼干给吃了?”

你看,她竟然能够产生这种联想了。这种游戏对她的智力发展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和海伦一起进城,遇到了一位绅士,他给了海伦一些糖果。海伦很开心地吃了那些糖果,但还剩了一小块没有吃,而是放进了她的围裙口袋里。回到家之后,她兴冲冲地找到母亲,主动说:“给宝宝糖果吃。”

凯勒夫人写道:“不,宝宝吃不了。”

海伦走到摇篮边,摸了摸妹妹米尔德里德的嘴巴,又指着她自己的牙齿。凯勒夫人看了,在她手上写出“牙齿”这个词。海伦立即明白过来,摇摇头,写道:“宝宝牙齿——没有。宝宝吃——不能。”

显然,海伦这是在说“宝宝不能吃糖果,因为她没有牙齿。”她的话已经接近完整了。P45-48

序言

我记得,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那时我7岁还差3个月。

在那个令人激动的下午,我从母亲示意的手势以及家人进进出出不停地忙碌的迹象中,猜想我们家里将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我摸索着走到大门口,静静地站在石头台阶上等待着。

温暖和煦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在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摸到了鲜花的叶子,我意识到了春天的来临。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一连好几个星期,我内心感到愤怒和痛苦,我已经疲惫不堪了。

这时,我感到有脚步朝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把手朝她伸过去。忽然,有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地搂抱在怀里。我似乎能感觉到,这将是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一切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上,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她拉起我的手,在我的手掌上慢慢地拼写了字母“d—o—l—l”(洋娃娃)。我对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游戏很感兴趣,就不断地模仿老师的做法。当我最后学会了拼写这个词时,我感到自豪极了。

有一天,我在玩莎莉文老师给我的一个新洋娃娃,这时她给我拿来以前那个旧的洋娃娃,并在我手上拼写“d—o—l—l”,表明这两个东西都可用“洋娃娃”这个词来表示。

莎莉文老师非常耐心地教我,可是我自己却不耐烦了,我一气之下就随手把新的洋娃娃朝地上一摔,把它摔得粉碎。此时,我仍然整天处于黑暗世界之中,内心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洋娃娃当然也没有爱。

我的老师把可怜的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旁边,然后把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温暖的阳光中去了。这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想法让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水井边,正有人在井边打水,老师就把我的手放到喷水口下。顿时,一股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老师在我的另一只手心上拼了“w—a—t—e—r”(水)这个字。起初她拼得很慢,但是后来就拼写得越来越快。我的注意力全都凝聚在了她的手指上。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朦胧的印象在我大脑中一闪而过。就在这灵光一闪的瞬间,我领悟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w—a—t—e—r”指的正是那种从我手上流过的奇妙而清凉的东西。

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给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这次经历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使我懂得了宇宙万物都有名称,每一个名称在我的脑海中都会产生新的思想。我开始用这种新奇的观点观察事物。回到家之后,我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时我想起了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我摸索着来到炉子边,捡起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们拼起来,但是无论如何都拼不好。此时,我后悔莫及,我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后悔和难过。

就在那一天,我学会了许多新词。虽然具体的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母亲”、“父亲”、“姐妹”、“老师”这些词,肯定是其中一部分。记得那天晚上我独自躺在床上,内心充满了喜悦。啊,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我热切地企盼着新的一天快快来临。

春天到了,莎莉文老师牵着我的手,穿过田野。人们正在田地中耕作播种。我们在河边的草地上坐了下来,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开始了我人生的启蒙课。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植物生长,懂得了鸟儿如何为自己筑巢,也懂得了松鼠、鹿儿、狮子等动物如何为自己觅食做窝。随着我了解的事情越多,我就越感到周围世界的伟大。  莎莉文老师先教会我从森林和青草散发出来的芳香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她还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她从一开始就把对我的启蒙教育和大自然联系起来,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但是,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使我体会到大自然对人并不总是友善而美丽的。

一天早晨,我和莎莉文老师散步到一个较远的地方。我们出来时天气还很好,但在我们回家时,天气逐渐变得热了起来,我们不得不坐在树底下歇了两三次,最后一次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水果树下休息。这棵果树长得枝繁叶茂,给人们提供了一块歇凉的好地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容易就爬到了树上,找了一个树杈坐了下来。由于这里实在是太凉快了,莎莉文老师就建议我们在树阴下吃午饭,她先回家去拿午饭来,再把我从树上叫下来。

这时,风云突变,太阳一下子没有了,天空乌云密布。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征兆,因为我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而且我还闻到了泥土中散发出来的一股奇异的味道。我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独,一个人高高地悬挂在树枝上,而我_的周围却是无垠的空间,一种同亲人、同大地隔绝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一动不动地坐在树枝上等待着,盼望莎莉文老师快快回来,那样我才能从树上下来,否则没有别的办法。

一阵死一般的沉寂之后,树叶开始哗啦啦地作响,然后整棵树都摇晃得越来越厉害。我吓得用力抓牢树枝,生怕大风把我从树上刮下来。风在怒吼,树也不停地猛烈摇晃,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全都打断了。我几乎冲动得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却让我丝毫不敢动弹。这时,我感到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似乎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了下来,这种震动自下而上传到了我坐着的树枝上,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加厉害了。我惊恐到了极点,心想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我正要放声大叫,正巧我的老师赶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把我从树上扶了下来。我紧紧地搂住老师,为我的脚又重新踏在这坚实的土地上而高兴得发狂。

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有时候也会和她的儿女过不去,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之下原来还隐藏着利爪呢!

我拥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之后,总是热切地希望尽快运用学到的东西。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老师“love”(爱)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在花园摘了不少早开的紫罗兰花送给我的老师。她想吻我,但当时除了我母亲以外,我不喜欢别人吻我。莎莉文老师用一只手臂温柔地搂住我的脖子,在我的手上拼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她。

她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就在这里。”她的话令我迷惑不解,因为除了用手能摸得到的东西之外,此时我还不能理解任何别的东西。

我闻了闻她手上的花,一面讲话,一面打着手势问她:“‘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老师说。

我又想了一下。太阳正温暖地照射在我们身上,然后我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这就是‘爱’吗?”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比太阳更美丽的了,因为它温暖的光照才使得万物茁壮成长。但是莎莉文老师摇了摇头。我既困惑又失望,心想老师真奇怪,她为什么不把“爱”拿给我看看,让我摸摸呢?

大概一两天以后,老师让我把一些大小不同的珠子穿起来,要求两颗大珠和三颗小珠相间隔穿好。结果我总是穿错,但莎莉文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和蔼地纠正我的错误,让我再仔细地按正确的次序穿珠子。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串全都穿错了,于是我心想如何才能把这些珠子穿好。莎莉文老师用手碰了碰我的前额,用力地拼了一个词“think”(思考)。

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了这个词就是指人们的大脑中正在进行的活动过程。我第一次领悟到了抽象的概念,知道某些东西不一定是我的手能摸到的。

我在那里坐了许久,一动不动地思考“爱”这个词。现在我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那天,太阳被云层覆盖,下了一阵细雨。忽然太阳又从云层背后出来了,发出耀眼的光芒,带来了一种热的感觉。

我又问老师:“这是不是‘爱’?”

老师回答说:“‘爱’就像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布满天空的云。”接着,她又解释说,“你摸不到云,但你会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的暴晒之后,花和大地如果能得到雨水的浇灌,该是多么的高兴啊。同样,你摸不到‘爱’,但你能感觉到人的温情可以灌注到每一样东西中去。如果没有爱,你就不会有欢乐,你就不愿意玩耍了。”

刹那间,我的脑子里充满了美妙的真理。我感到有无数无形的东西将我的心和别人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我是通过生活来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最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正是我的老师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她来到我身边时,就给我带来了爱,给我带来了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正是她,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展现在我的面前。也正是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而有价值。

我和莎莉文老师是心心相印,难以分离的。我永远也分不清,我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有多少是与生俱来的,又有多少是从她那里得来的。她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前进的脚步也是在她的引导下进行的。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同时属于她——无论是我的才能,还是我的希望和快乐,都来自她爱的点化。

后记

安妮·莎莉文,美国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1866年4月生于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莎莉文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莎莉文于1887年3月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在莎莉文的辛苦指导下,海伦通过用手触摸学会了手语,通过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海伦又通过用手触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了说话。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接受正常孩子应有的教育,莎莉文还让海伦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里玩耍,在树上学习和吃饭;还带她抚摸刚出生的小猪或其他动物,去河边玩水……在老师这种爱的关怀下,海伦竟然克服了失明与失聪的障碍,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

由于莎莉文自身也曾遭受过失明的痛苦,因此她在教育海伦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她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独自摸索出来的教育理念,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到考进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第一位进入大学并顺利毕业的盲聋哑学生,创造了美国乃至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海伦也由此成为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莎莉文也因对海伦·凯勒的成功教育而备受世人尊敬。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中与世长辞,死后葬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大教堂。对于莎莉文的无私奉献和伟大教育,海伦·凯勒曾说:“我的老师给我带来了爱,带来了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同时属于她——无论是我的才能,还是我的希望和快乐,都来自她爱的点化……”

安妮·莎莉文对海伦·凯勒的教育,有许多值得残疾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学习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大量参考安妮·莎莉文的教育报告和日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教育理念编译了本书,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本书的编译得到了杨滢、宋保仁、张岩、王瑞静、李发、李平、张勇、康健、宋艳丽等师友的协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后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残疾人教育及普通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

书评(媒体评论)

莎莉文小姐不愧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正是她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才将海伦·凯勒这样一位盲聋哑人培养成了“美国20世纪十大偶像之一”。

—一贝尔博士(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发明者)

海伦·凯勒的成功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奇迹。她在一岁半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后来居然成为一名精通5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获得了崇高的荣誉,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正是莎莉文小姐为我们创造了这个教育奇迹!

—一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

正是我的老师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带来了爱,带来了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正是她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生活得充实、美满而有价值……她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同时属于她——无论是我的才能,还是我的希望和快乐,都来自她爱的点化……

—一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伦·凯勒的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妮·莎莉文
译者 袁敏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0333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9: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