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收入论文43篇,共527千字,印制精美。论文收集了近年来龙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反映了新世纪以来龙文化研究的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内容包括中国古玉龙形象的演变及其寓意、马家窑彩陶画证明中国龙原形起源于蛙、龙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等论文。
| 图书 | 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收入论文43篇,共527千字,印制精美。论文收集了近年来龙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反映了新世纪以来龙文化研究的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内容包括中国古玉龙形象的演变及其寓意、马家窑彩陶画证明中国龙原形起源于蛙、龙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等论文。 目录 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情感纽带——中华龙的定位 龙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龙图腾文化旷古绝今的现实价值 龙行世说 龙崇拜起源新论 图腾崇拜界说 简析龙的构字与文化涵义 弃“民族之龙”必成“媚外之虫”——透析中国当代“弃龙”风波背后的文化价值 关于修改“龙”的英文翻译的研究 中华龙的“扬”、“汰”、“建” 论龙祖伏羲生活的时代——伏羲研究之一 伏羲“人首蛇身”形象解析 中华龙祖伏羲女娲及其伟大功绩 中国古玉龙形象的演变及其寓意 马家窑彩陶画证明中国龙原形起源于蛙 龙凤文化:为世界开太平 龙凤呈祥——从龙凤题材的发现看红山文化及西辽河流域 在中国文化起源史上的地位 龙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论吉祥文化的精神镜像和艺术表现 神龙、灵蛇之谜与人兽母题 龙凤文化与包容奋进的民族精神 简论我国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 炎帝与龙文化 《周易》与龙——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 《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 《史记》所载龙文化资料的统计与研究 《三国演义》与龙凤文化 佛教对汉族、白族龙文化之影响及比较 梅山龙文化考析 民间美术品中的龙纹样寻根 “人龙舞”是发展海洋龙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精品 舞龙的创造学考察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 龙崇拜的活化石——对范庄二月二“龙牌会”的考察 崇龙习俗与经济活动 龙信仰与企业文化 龙企业龙产品与龙文化 时乘六龙以御天——龙的传人·龙的管理 龙文化是和谐中华文化的领军文化——兼谈建立中华龙文化中心的构想 龙文化对建立和谐世界的意义 中国龙不能放弃 水资源、龙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克复//庞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4485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27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3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甘肃 |
| 长 | 268 |
| 宽 | 195 |
| 高 | 3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