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参悟坏人的思考学会好人的行动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性的丛林中生存,人人都有身不由己的苦衷,如何化险为夷,如何居安自保是一门学问。拨开“坏人思考”的迷雾,还原“好人行动”的真正精髓,才是本书的真正目的。本书针对社会现象,揭示世间百态,告诉你不吃亏的学问。它如同一盘文化快餐,且不论营养价值高低,但品后觉得爽心可口,不需绞尽脑汁,亦不会消化不良,会心处一笑,即可。

像坏人一样思考,可以帮你看清坏人的真实嘴脸;像好人一样行动,可以使你在众多成功法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方法。这不是教你诈,而是让你认清这个世界!

内容推荐

好人的行动:应时而变,识时务者为俊杰,坏人的思考:为达目的,有奶便是娘;好人的行动:把追求财富化成行动的动力,坏人的思考:视金钱名利如命;好人的行动:成大事要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坏人的思考:狠字当头,斩草就要除根;好人的行动:做人要方圆并用,坏人的思考:做人两面三刀才能左右逢源;好人的行动:嘴巴“甜”一点事易成,坏人的思考:口蜜腹剑心怀鬼胎是好手段;好人的行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好人和坏人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又永远遥不可即!好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好人,坏人也不会注定一生都是坏人,在好与坏之间,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坏人的思考:为达到目的,有奶便是娘

 好人的行动:应时而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1.“不倒翁”冯道,有奶便是娘

 2.死守原地,无疑死路一条

 3.是鸟就要择木栖,是英雄就要识时务

第二章

 坏人的思考:视金钱名利如命

 好人的行动:把追求财富化成行动的动力

 1.以小人之心,弃君子之道

 2.没有动力难以成功,即使它离你很近

 3.拜金主义不行,没有金钱更不行

第三章

 坏人的思考:狠字当头,斩草就要除根

 好人的行动:成大事要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1.肃清异己,拿皇室开刀

 2.当断不断,“夜长梦多”

 3.干脆果断,功到自然成

第四章

 坏人的思考:做人两面三刀才能左右逢源

 好人的行动:做人要方圓并用

 1.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

 2.不懂方圆必遭人嫌

 3.亦方亦圆,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一课

第五章

 坏人的思考:口蜜腹剑、心怀鬼胎是好手段

 好人的行动:嘴巴“甜”一点事易成

 1.李林甫口蜜腹剑,伪装和气,使人丧失警惕

 2.直言直语——嘴巴不甜是大忌

 3.嘴甜聚财不伤人

第六章

 坏人的思考:脚踩两只船

 好人的行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1.吃里爬外,胳膊肘往外拐

 2.吊在一棵树上必遭殃

 3.两手准备才是万全之策

第七章

 坏人的思考:嫁祸于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好人的行动:趋利避祸,把烫手山芋扔给敌手

 1.“嫁祸于人”,设下圈套让对手钻

 2.不懂设防,自己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3.趋利避祸,把”球”踢给对方

第八章

 坏人的思考:为套狼可把孩子放弃

 好人的行动:敢于“割爱”,欲取先舍

 1.献妻送女,张全义巴结权贵

 2.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懂舍弃弄巧成拙

 3.舍得丢掉没有用的东西

第九章

 坏人的思考:过河拆桥,上屋抽梯

 好人的行动:不要给敌手可乘之机

 1.秦桧过河拆桥,关键时刻变了卦

 2.宋襄公苦吃“仁义”亏

 3.居安思危,功成身退

第十章

 坏人的思考:借刀杀人狠者胜

 好人的行动:要善借他人力量为我所用

 1.温体仁借刀杀人清除异己

 2.不借机遇之风,错过成功之车

 3.好风凭借力,借“人”能登天

第十一章

 坏人的思考:打狗也需找个伴

 好人的行动:与人合作共赢天下

 1.纵奸路上找个伴

 2.千里走单骑行不通

 3.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声震天

第十二章

 坏人的思考:铤而走险,唯利是图

 好人的行动:富贵险中求,险中再求稳

 1.一个坏人的铤而走险之路

 2.不冒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3.处处求安难赚钱,冒险才能定乾坤

第十三章

 坏人的思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好人的行动: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

 1.踢开绊脚石——杨骏不择手段除异己

 2.先别说难,先问是否竭尽全力

 3.做事务必全力以赴

第十四章

 坏人的思考:背叛就要灭口,无情就要到底

 好人的行动:妇人之仁成不了气候

 1.背叛就要灭口——石显害人的小人逻辑

 2.楚霸王妇人之仁失天下

 3.辣手除奸,一狠到底

第十五章

 坏人的思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好人的行动:不要找借口,方法总比问题多

 1.“诽谤”让人有口莫辩

 2.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

 3.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十六章

 坏人的思考:为人处世来点阴的

 好人的行动:锋芒毕露会吃大亏

 1.你黑我更黑,黑你没商量

 2.锋芒太露吃大亏

 3.会“露”会”藏”成大事

第十七章

 坏人的思考:在生死面前求饶

 好人的行动:能屈能伸大丈夫

 1.不到火候不揭锅,魏忠贤“夹起尾巴”步步高升

 2.不留青山在,哪会有柴烧

 3.能屈能伸是英雄

第十八章

 坏人的思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人的行动:该为自己着想时就得为自己着想

 1.比自私更可十白的还有冷漠

 2.只埋头耕作,不寻求收获

 3.别跟自己过不去

第十九章

 坏人的思考:无毒不丈夫

 好人的行动:成大事要有“狠劲”,但不能有“狠”的行动

 1.宁可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

 2.心未狠,事未成

 3.“狠”握机遇:粪便也能发家

第二十章

 坏人的思考:睚眦之怨必报

 好人的行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怨怨相报何时了

 2.恩将仇报的下场就是自毙

 3.只有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才能赢得更多的帮助

第二十一章

 坏人的思考:只要能升官,我什么事都敢干

 好人的行动:自我修炼内功谋取高位

 1.只要能升官,我什么事都敢干

 2.破罐子破摔,窝窝囊囊过一生

 3.头悬梁,锥刺股——苏秦苦学成才纵横六国

第二十二章

 坏人的思考:落井下石,一块砖头拍死他

 好人的行动:做事就要稳准狠

 1.“立皇帝”刘瑾害人落井下石

 2.穷追未猛打,后患无穷

 3.把对手逼入死地

第二十三章

 坏人的思考:两边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好人的行动:从对手的矛盾中获取利益

 1.用“吹灰”之力,割掉新夫人鼻子

 2.同舟未必共济

 3.胜一人难,胜二人易

第二十四章

 坏人的思考:绝不在乎面子,只要结果

 好人的行动:死要面子活受罪

 1.脸皮越厚,成就越大

 2.为面子而赌气的人可悲

 3.不为面子所累

试读章节

1.“不倒翁”冯道,有奶便是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研究了中国历史后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代是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时候,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还出了个历时五代而不倒的官场老狐狸冯道。

翻开《五代史·冯道传》和《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的有关篇章,冯道“不倒翁”的诨号并不能带来一丁点儿童年天真烂漫的味道,相反,倒让人联想起《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之类的老怪物。

冯道,字可道,河北瀛洲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唐末时,他曾做幽州刘守光的参军幕僚。刘守光败后,他又转事大宦官、监河东军张承业。张承业任用他为巡官,以其颇通文学推荐给晋王,任河东节度使掌书记。后唐建立时,拜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明宗时,拜端明殿学士,后来又做了宰相。

冯道不同于以往或以后大多数奸臣,他从不表现得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仿佛是一个节俭、刻苦、自励的忠厚长者和谦谦君子。当后晋后梁隔河而战时,冯道在军中,住在一茅庵之中,不设床席,就卧于一束枯草之上。曾有一位将士从别人那里抢来一名美女送给冯道为妾,冯道却拒之不要,将她安置在别的房间里,慢慢访求她的主人,最后将她送还。一时美名远扬。

对待皇帝,冯道也显得正直、忠义。后唐天成、长兴年间(公元926-933年),由于自然状况比较好,农民收成颇丰。冯道常劝诫明宗:“臣做河东掌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奉使去中山,途经井陉,地势险峻,臣害怕马失前蹄,紧握衔辔,不敢稍有怠慢。及至过了井陉来到平地,臣以为前面即是坦途,哪知思想一放松反倒跌伤皮肉。大凡身蹈危地时思虑周到反获保全,而居安忘危却反遭不测,仁主应引以为戒。”

后来,明宗死了,他再相闵帝。不久,同宗王李从珂反叛,闵帝领兵奔卫州。闵帝前脚一走,冯道就率百官将李从珂迎人,李从珂便继续用他为相。

公元936年,石敬瑭灭了后唐,建立后晋。冯道毫不畏惧,打了个包又投奔了后晋,一顿巧言游说,石敬瑭任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石敬瑭死了以后,出帝石重贵即位。冯道仍然为相,并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晋仅仅存在了十一年,不久契丹大军压境而来,攻人开封,擒了出帝。大臣们或死节或出逃,冯道依然方寸不乱,他从从容容地到京师朝拜契丹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斥责冯道:“你在唐曾事四帝,可谓开国守业之臣。唐亡则事晋,也历二帝。如今又要改换门庭,如此不忠不义,本王怎么信你?”冯道并不羞愧,心平气和地立在一边听耶律德光责骂。许久,耶律德光训完了,又问冯道:“你为什么来朝?”冯道大言不惭地说:“无城无兵,安敢不来?”耶律德光又讽刺他:“你是何等的老儿?”冯道装疯卖傻地说:“我是无才无德的痴顽老儿。”耶律德光听罢哈哈大笑:“倒也乖巧。我再问你,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用俳语答道:“此时佛出救不得,唯皇帝救得。”耶律德光大喜,遂封冯道为太傅。

后来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汉,被封为太师。四年以后,即公元951年,郭威灭了后汉建立后周,冯道依然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投到郭威的麾下,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两排伶牙俐齿、一张厚脸皮求得了太师兼中书令之职。

三年以后,后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是郭威的养子,文治武功为五代帝王之冠。他初即位便赶上刘圣攻上党。柴荣召集大臣,说:“刘圣欺朕年少,国家新立已遇大丧,以为我一定不能出兵迎战。朕以为善用兵者应出其不意,我想亲自督战攻打刘圣。”冯道竭力劝阻。柴荣说:“朕见唐太宗平定天下,敌无大小必亲自出征,朕因何不可?”冯道以为柴荣年幼,定无主见,于是出言不敬:“陛下不可与唐太宗比。”柴荣大怒,他本来就不大喜欢这个曾历四朝,侍奉过九君的老家伙,于是降旨罢去其太师之职,然后率兵出征。其实,冯道倒不是看不起柴荣,而是为自己在下一个朝代做官留下一条后路,弄一点投靠新主子的资本。冯道这些年闯过了大风大浪,而今在小小的柴荣这儿翻了船,又羞又恼,不久就死了。

冯道生活的几十年,天下纷纷扰扰,戎夷交侵,民如倒悬,冯道却怡然自得地做他政治上的“不倒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著书津津乐道地讲自己更事四姓及在契丹所得的官阶封爵,自号为“长乐老”,自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孙,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如之?”真是厚颜无耻,令人作呕。

中国封建社会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孝”被冯道旁若无人地踩在脚下,这种做法也引起后来小人的觊觎,慢慢走的人多了,就在旁边树起了一个石碑来纪念,上面刻着几个字,叫做“偏偏不讲原则路”。

这里不得不谈现代人们的“信仰危机”。这个词源于西方近现代哲学,但拿来描述当代国人的生存状态还有几分相似。惯于在市场中谋生的人们对“信仰”这个词逐渐陌生起来。顾名思义,信仰是高高在上、远离我们的,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沦落为只有对着眼前的事物才能勾起残存的感悟,赚钱、升官才是第一位,任何稍微离身体远一些的都被视为“子虚乌有”,试问:这与只顾自己官位能否保得住的冯道又有什么区别呢?P2-4

序言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曾经是人们喜爱争论的话题,但如今很少有人再对此感兴趣了。因为早年的西方思想家康德似乎已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即性善与性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只有承认人的自由意志才存在对人性善恶进行讨论的基础。真是一语破的!

的确,性善论并不是事先假定人性一定都是善的,而是认为人有向善的内在驱动;同样,性恶论也不认为所有的人必然先天就是恶的,而是人性有向恶发展的内在动因。那么根据人内在驱动的不同,我们不妨分四种情况来看待人性:

坏人的想法,坏人的行动,十恶不赦的坏人;

坏人的想法,好人的行动,精神可耻,行为可嘉;

好人的想法,坏人的行动,精神可嘉,行为可耻;

好人的想法,好人的行动,十全十美的好人。

如果以上四种情况成立的话,十恶不赦的坏人肯定是遭千夫所指,但要成为十全十美的好人似乎只能是圣人所为。而那些标榜自己是好人,却干尽小人的勾当的人也不过是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之徒。既然三种情况都被否定掉了,那我们只有最后一种可供选择了。

“坏人的想法,好人的行动”,看起来似乎有点别扭,其实不尽然。不可否认,坏人的想法实在很可恶,但我们的内在驱动却是好人的行动。况且,我们不是学“拿来主义”把坏人的想法照搬全用,而是要经过内在一个驱动的转化过程。正如所有的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样,坏人的思考方式也有其合理的地方,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来理解和运用它。

《参悟坏人的思考 学会好人的行动》不是教你坏,更不是教你诈。在人性的丛林中生存,人都有身不由己的苦衷,如何化险为夷,如何居安自保是一门学问。拨开“坏人想法”的迷雾,还“好人行动”的真正内髓,才是本书的真正目的。

参悟坏人的思考,还可以助你看清坏人的真实嘴脸;学会好人的行动,更使得你能在众多成功法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方式。

《参悟坏人的思考 学会好人的行动》将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独到的视角,引领读者在“坏人-社会-好人”这种启发阅读中寻找到做人做事的途径。

编者

2008.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参悟坏人的思考学会好人的行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泰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7800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