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百年来民间文艺学流派所作的大致梳理与述略,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在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理论、观念、方法,甚至流派(学派),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这种多元的格局,似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和跨学科性。对流派及其起伏消长进行探索性的耙梳,使我们有机会回首往事,启示未来。
图书 |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百年来民间文艺学流派所作的大致梳理与述略,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在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理论、观念、方法,甚至流派(学派),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这种多元的格局,似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和跨学科性。对流派及其起伏消长进行探索性的耙梳,使我们有机会回首往事,启示未来。 目录 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一言(代序) 论原始的诗歌与神话 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 九尾狐的文化内涵 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 《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序 神话与象征 ——以哈尼族为例 《东巴神话象征之比较研究》序 陆沉传说试论 陆沉传说再探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序《董永新论》 钟馗论 中日金鸡传说象征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观 民间故事的人类学考察 谈民间信仰传说 灶王传说的类型与特点 白蛇传传说:我们应该回答什么问题 旅游与传说 读蒙古族史诗《智勇的王子喜热图》札记 傣族叙事诗研究的新开拓 激越悲怆晋北歌 关于私情山歌 伊玛堪——珍贵的民族遗产 历史的失落之处 ——柯尔克孜部落战争故事 灯谜说略 民间文学理论建设问题 史诗研究三题 《民间文学》1986年改版告读者 《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编者絮语 《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导言 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暨学术交流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保护 民间文化的走向与当代中国社会 对“后集成时代”民间文学的思考 礼失,求诸于野 《论彝诗体例》序 ——布麦阿钮的彝族诗论 关于“不自觉的艺术”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和保护的若干问题 关于顾颉刚的一篇佚文 论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锡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5550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57 |
丛书名 | |
印张 | 18.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