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偶尔上路
内容
编辑推荐

走在游历的路上,是否曾经想过用什么来记录当时的点滴?用文字、用图片。用文字来记录心情,把内心中的感想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经历保存;用图片来记录见闻,把眼中的世界一一定格下来,作为一种记忆来回味……

内容推荐

本文是作者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走过非洲的大陆、南美的岛屿、北美的极地、宝岛台湾、以及生养自己的祖国大陆。书中不但用文字记录,还配以作者拍摄的图片,图文并茂,带领读者游历作者所经历的一切。

目录

非洲高原的风

关于南方N个岛屿的旅行

生和死都是美丽的

捡只漂流瓶

关于一个岛的碎片

广角镜头也显得太窄的地方

走在每朵白云下

彩云之南

试读章节

          亚的斯亚贝巴

一直想去非洲。小时候就想。那年看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走出非洲》后,更想。这些年,看了更多的片子,接触更多的诸如美国《国家地理》、《发现》等媒介的介绍,尤其想去。而且不是去埃及、南非那样的旅游地方,想去普通非洲。

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和南北两个极中,非洲是我唯一没去过的地方。

2005年,有了机会,参加DEEP组织的活动。去的都是偏僻之地,没什么精彩景观,看不到印象中荒草里狮子和野象游荡、火烈鸟如云浮动的景象。不过,这恰是我想找的、看的。

虽然如此,搭乘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629航班从首都机场起飞时,并不太兴奋,也没作什么准备。多年经验告诉我,最好的准备,是不抱太大希望上路。这次走,也没告诉谁。陪着我的,是笔记本电脑和摄影包,走到哪里,它们大都跟着我。

飞印度德里,6个小时。德里转机,等两个小时。再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eba),5个小时,不算太长,但是个无聊的航程。想听音乐,戴着耳机找了一圈,非洲音乐太节奏,又不断重复,最后还是回到爵士。

向南飞.飞机转向西,从昆明进入缅甸。

回想起来,走过了很多地方,不同的地方人讲不同语言。其实,除了语言这个沟通的工具以外,其他都是可以沟通的。

可我不想说话,不想和邻座聊天,也不想与队友沟通。队友中,有些是曾经一起走过天涯海角的,其余大部分不认识。活到现在,早巳不想给陌生人留好印象,不想主动熟络。我愿意保持距离,保持个人独立的、寂寞的空间。

把表调成目的地时间,按那里的时间过,这样,可以帮助减少时差。埃塞俄比亚比北京晚5个小时,这样,我重新过刚才过的5小时,生命多出5小时。如果命里注定我可以活100岁876000个小时的话,这样就可以活876005个小时。当然,这是说如果我留在那里不回来的话。

当地晚上l 0点左右,看见了亚的斯亚贝巴的灯火,并不璀璨。

下飞机,过安检、海关。等行李时,黑黑的行李员问我从哪里来,像在国外常见的那样,问我是否日本人。我说从北京来,是中国人。黑黑的行李员灿烂地笑了,然后伸出手,用拐了很多弯的调说:China,清凉油!我带了,但在行李中。我向同伴要了一盒,行李员高兴地接了。我觉得很亲切,这个习惯我们熟悉。而且,感到这里对我们中国人不陌生,援建的,医疗队以及近些年来经商的。

于是,我像回家一样,走出机场,走进非洲。

          阿尔巴门奇

晚上住号称如同北京王府饭店的宾馆,实际上,如同国内二星级。没有什么感觉。第:二天一早,赶往南部的阿尔巴门奇。五辆越野巡洋舰组或车队,五个埃塞小伙子驾驶。每辆车都贴上中、埃两国国旗的考察路线图。

西方人说,人生三件大事:爱情、旅行和音乐。《走出非洲》中,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丹尼斯在非洲打措时,也是三件必带东西:来复枪、干粮,还有莫扎特。在非洲上路,不能没有音乐。应我的要求,我这辆车的司机卡拉姆沃克放了非洲音乐,还是那种重复节奏和歌词的,也有几首,竟像刀郎。

卡拉姆沃克是个好人,技术好,爱哼歌,热心助人,有环保意识,会几句英语,对路边招手的人招手,搬行李并把灰掸掉,自己掏钱买香蕉给我们吃,向我们要帽子。

路边停的一辆卧车,后窗里有几个动物的头在晃,仔细看看,不是狗,是几只羊。一个穿得像乞丐的中年人,很有气派的架势让一个穿得更乞丐的小小、的孩子擦皮鞋。

路正中卧着一群羊,像是躺在自己的闺房一样自在。两个牧羊人在旁边聊天。还有两个女人,站在路中间握手,然后贴面、亲吻。车来,羊和人都保持原样。卡拉姆沃克面无表情,习惯地吃力地从路边绕了过去。

路边所见女孩大多不错。埃国是盛产美女的地方,世界小姐比赛常有佳绩,最近这次好像是季军。其实,并不是传说的那么好,不过已经可以。相机对准时,她们像处女一样羞涩转头。

阳光强烈得像西藏。

在这种阳光下活着,自然有些生动。最生动的,是人和树,都活得像自己。总的看,女人、小孩和老人,比青年男子更有风采。

可是停不下来拍,只好看这些镜头从车窗旁掠过:一个泥坑旁的红衣少妇和三个脏孩子;一个头发如怒狮的追狗的小男孩;一个像活在《圣经》中的老人;一个在车旁以美妙身姿奔跑并唱着歌的小女孩,黑色上衣脏成灰色;一片非洲特有的平顶卡拉斯(kalas)树。

车驶过的每个瞬间,他(她)和我对视,印象深刻。

夕阳时分。路上人渐稀。车速加快,时速1 2 O公里。风从远处狂野吹来,心情大爽。

500公里丢在了身后。晚10时,到南方第五大城市阿尔巴门奇。我们将从这里折回北上,开始考察。

夜色中,第五大城像个乡村。

住在一个意大利人设计的Hotel,四面穿风的餐厅里,每把椅子都不一样。房间外面是非洲风格的草屋。有阳台,我坐在阳台上给一位没有见过面的朋友写字。下面是峭壁,再下面是东非大裂谷。

P6-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偶尔上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爱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8854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