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巫蛊之家(云南山川河流里的几段秘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巫蛊、梦魇、猜忌与命运的纠结!

奇诡、魔幻的意味与色彩,一部震撼心灵的现实主义力作!

本书是四部中篇小说的合集,分别叙说了巫蛊、开路、凶案、打工等四个边地故事。作者竭力去感知云南衷牢山、红河谷一带种种神秘而不可知的事物,从而完成了对滇南高山峡谷里最隐秘最传奇部分的揭示。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四部中篇小说的合集,分别叙说了巫蛊、开路、凶案、打工等四个边地故事。作者竭力去感知云南衷牢山、红河谷一带种种神秘而不可知的事物,从而完成了对滇南高山峡谷里最隐秘最传奇部分的揭示。小说使几个事件和人物都获得了某种地域特征和现实的力量,书中处处充溢着奇诡、魔幻的意味和色彩,在冷峻的叙述中,透露着柔润、温馨和梦幻般的诗意。

目录

序:人类生活中一个个神秘的场景(海男)

巫蛊之家

我们的昆洛公路

一天零一夜

飘来飘去的那条金路

附录:我的写作日记

试读章节

那个好事者的神态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惊讶、兴奋、喜悦与发狂交织在一起。他大约五十多岁,外貌没有多少特点,只有眼睛有些异常,又小又红,好像充满了可怕的细菌。也正因为如此,我一开始就觉得他的目光有毒,所以与他保持着必要的距离,并且尽量不与他的目光正面对视。可是,这样一个好事者竟然几次威逼我回答,瓦缸里的怪物如果不是益虫,那是什么?

我说,我的学识浅陋,之前的确没有见过这种动物。不过,请你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认识它的。现在有了这种动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就一定能认识它的本质属性……那个好事者打断了我的话:“姜教授,你不能包庇坏人,它就是蛊,它证明达诺是个可怕的琵琶鬼,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我们要按寨规办事,请你不要横加干涉。”

有几个胆大的村民前来观看,但更多的人已闻风而逃,远远地离开了白心寨,就像躲避瘟疫一样,唯恐落后于别人。那个好事者在地上点燃了一堆柴火,准备把那条奇怪的动物烧掉。那时,我也觉得那条奇怪的动物太可憎了,让人望一眼就会心惊肉跳,把它烧了也好。于是,我说:“快烧吧,我来帮助你。”但就在那时,达诺的大女儿玉罕从竹楼上冲下来,她拼命不让我们烧死那条奇怪的动物,她把瓦缸抱了回去。那个好事者几次冲进竹楼,想把瓦缸夺回,但都被玉罕赶了出来。看样子,如果谁要烧死那条奇怪的动物,玉罕就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就在那时,达诺的三个儿子岩稳、岩醒、岩相已站在达诺身边,像三个不可战胜的勇士,保护着他们的母亲。那个好事者见势不妙,悄悄溜走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我昕寨民说,达诺养的蛊是蛇蛊。她怎么养呢?寨民讲得很详细,说达诺每年五月初五,都要把大大小小的几十种毒蛇、蝎、蜈蚣、蜘蛛、蝴蝶、蟾蜍、鼠与蜜蜂,乘其阳气极盛时,放在瓦罐里。这些动物在罐中彼此厮咬拼杀,那完全是毒性的比试,谁的毒性大,谁就能置对方于死地,最后仅存一种,即变为蛇蛊。据说毒蛊分为蛇蛊、石头蛊、泥鳅蛊、马蜂蛊……虽然各具特色与形态,但其中的蛇蛊毒性最大,并且数量最多。这种蛇蛊已不是真正的动物,而是毒性猛烈的神灵,见人即可隐形或变成花草树木,然后随风浸人人的毛孔,此人即为中蛊。中蛊之后,皮肉肿起,长二三寸,像蛇一样在里面爬动、厮咬,把人的内脏吃光,真是无法救治,只有死路一条。

有的人说得更具体,说达诺养蛊是为了谋财。她已看准了一家有钱的邻居,她计划将蛇蛊放人那家人的楼上,让那家人全部中蛊而死,死人的财产就会随之移人达诺家里。我还听说,蛊婆养了这种杀人的毒蛊之后,必须用毒蛊连续杀人,每年杀一个,如果间隔三五年不用毒蛊杀人,蛊婆本人也会中蛊而死。另外,只要烧死了蛊婆的益虫,蛊婆也会随之而死去。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的真实可信,有人举例说,附近有个寨子,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人在某蛊婆家的园子里发现了一条金蛇,那人不知是蛇蛊,看见就打,结果打瞎了蛇的右眼,而那个蛊婆的右眼也在那一天莫名其妙地瞎了。

关于达诺养蛊的消息,被那个好事者和那些逃避出寨的人传播得很远很远,周围十里的人几乎都知道白心寨有个名叫达诺的蛊女。从那天开始,达诺家的竹楼就被四面八方飞来的无形的仇恨包围着。许多人回到寨中,都在想方设法地消灭达诺一家人,似乎只要达诺一家人存在一天,白心寨和周围十几个寨子就一刻不得安宁。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我把达诺家发生的事,报告了当地的土司衙门,请求土司老爷给予保护。我们的请求是有效的,土司老爷当即派团丁到白心寨,为我们保驾助威,并在寨中宣扬,谁敢说达诺是蛊女,就请谁拿出证据来,否则罚牛一头。

那个好事者一听,再也不敢开口了,因为他家穷得连一只鸡也没有,更不用说一头牛了。其他人也反过来附和我们,说那天在达诺家发现的怪物根本不是蛇蛊,而是大蜈蚣。即便如此,我们渐渐发现,白心寨的人对我们已失去了当初的热情和信任,对我们避而远之,我们成了两个不受欢迎的人,似乎已陷入了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因此,我无法完全埋头于自己的调查工作,开始对巫蛊这个问题分散一些时间和精力,毕竟我们碰上了它,它神秘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当早晨和夜晚,我的心常常被蛇蛊的魔幻阴影笼罩着。那种空虚之物,如同万花筒一样,在我的眼里创造出许多具有迷惑力的形象,恐吓着我们,也吸引着我们。我们在调查其他内容的同时,也曾努力接近达诺和当地那些被传为有益术的人家,请求她们在我和苏克林身上使用蛊术,让我们以身试法,以便找到巫蛊的真实答案。但每次请求都被我们眼中的“巫蛊人家”无情地拒绝了。我并不因此灰心丧气,即便我很脆弱,我也不会放弃对这个选题的调查。紧接着,我在白心寨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人亲眼见到达诺养蛊。那年正月十五,一位外地客人来到达诺家,达诺用好酒好菜招待客人。客人非常感激,说了许多赞美达诺的话。达诺那天晚上也很高兴,就把客人留宿楼上。客人半醉而眠。到了半夜,客人被楼下的声音和火光弄醒了,就好奇地下楼偷看,见到达诺正在梳洗打扮,还与身边的一条大蛇交谈。达诺说,你别急,我很快就会放你出去害人了。蛇蛊一听,非常高兴,满意地向她点头致谢。接下来,更奇怪的事发生了:客人又看到达诺再次摆出一桌酒席,比招待客人时更丰盛、更诱人。随后,达诺招呼大蛇前来品尝,但大蛇只走近菜肴轻轻一嗅,就满足地回去睡觉了。客人见状,惊呆了,想了半天,这才想起每逢正月、五月和七月的十五日,养蛊人都会洗身梳妆,与益虫会面,并向益虫进奉美味佳肴的传说。客人吓得连连后退,缩回被窝,一夜未眠。P10-12

序言

杨杨的《巫蛊之家》以滇南的千山万水为背景,以我们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文学符咒,解开了新阅读的层层雾霭。就这样,我们带着神秘的魔幻知觉,朝着最深处走进去。

多少年来,杨杨一直执著地守望着他的滇南——那些与《巫蛊之家》盘桓出的原乡,即消磨着杨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诗学报告的原生地。在这部以“巫蛊”为主题的新小说中,时间的异变仿佛雾中女妖,引领着书中那只漆黑的蝙蝠,飞扑进充满滇南山水的叙事之中,如若出逃者那腔慌乱的心律。

文学的力量应该揭示出那种冥想者的最高境遇。在杨杨的阋语中,一首漫长的冥想曲,似乎被幽蓝的长笛演奏着。杨杨在笛声中以个人主义的神秘心境,坚持着将《巫蛊之家》中的人类活动慢慢剥开,由此我们仿佛走进了浓雾弥漫之中,经历了被时间所遗忘的那些摇晃的尖叫……在这部小说中,我又一次听见了那些从碧壤中发出的叫喊,正是这些从植物、温度、河床中冲上云霄的旋律,构筑了《巫蛊之家》最独异的诗学文本。由此,我们有理由沉迷于阅读。在这个身不由己的时代,翻抚这样的文本是令人激动的。

从诗学角度去衡量杨杨的作品,我们好像第一次跟随杨杨前往滇南。就是在那里,我看见了杨杨的书巢,看见了白蚁和纵横的山水。杨杨的所有作品都在解构他的滇南.就像马尔克斯在讲述马孔多小镇,博尔赫斯在讲述交叉花园的小径。贯通于杨杨作品的是他内心的种种文学境遇.正是那一切使《巫蛊之家》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个神秘的场景,一个个魔幻的小世界。我们坚信,无论现在和将来如何幻变,小说中的符咒依旧散发着21世纪神奇的文学力量。终有一天,那些被书中故事撼动心灵的人,都会前往滇南,奔赴“巫蛊之家”。

2010.05.06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在超出理智认知的神秘巫蛊和科学研究之间搭建了桥梁,试图用荒诞化的效果来表现文明无法光临的领域,表现人性恶,呈现人心的巫蛊:一种跨越血缘至亲、知识理性乃至爱情友谊的猜忌。

故事从12岁的巫蛊研究专家的回忆开始,回忆云南傣族一家人被巫蛊缠身的故事。母亲因为被疑放蛊而被丈夫驱逐,独自带着五个儿女生活。但她依然无法逃脱放蛊的嫌疑。而她越被怀疑,她家越出现各种神奇的巫蛊现象,这又反过来加重村民的怀疑。一家人由此被孤立,从人际关系上被驱逐。故事的结局,母亲被受压抑至深的大儿子杀害,二儿子在愤怒之下杀死大哥后自杀,其他两个姐弟因向村民报复一个被乱棍打死,一个逃亡之后被枪毙。最后留下的女儿因为和研究巫蛊的专家结婚,命运出现了转机,然而也难逃终生被疑、孤苦伶仃的命运

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愚昧除了在边塞之地充分展示暴虐的一面之外,在知识者、理智者那里同样充满血腥。于是,愚昧变成了人类的痼疾。

——人民文学出版社付艳霞

这部中篇小说是一部以云南巫蛊习俗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充满了巫傩与梦魇气息。村人眼中的达诺是一个“放蛊女”,人们也一直诅咒她死去,她也可放蛊“消灭”人们以延寿,而达诺却甘守内心的清白 因此,关于她与她家四口人的惨死,传说种种,迷雾重重。

小说竭力去感知这个世界,试图解读这个复杂世界里的某种神秘而不可知的力量。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黑丰

中篇小说《我们的昆洛之路》打破现实与传奇的界限,将人物放置在神秘的云南南方昆洛公路上,使事件和人物都获得了某种地域特征和超验的力量,也使整部小说充溢着奇诡、魔幻的意味和色彩。

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因惧怕死亡而逃出公路建设工地的民工,并在原始丛林中迷路,而与我一同逃跑的“尼郎人”,却在当天夜里神秘消失。“我”因此被疑为杀害“尼郎人”的凶手。在审讯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与死亡有关的筑路故事。不断从“我”的口中讲述出来。审讯者也为之动容,审讯过程也渐渐成为一种真诚的倾诉和倾听,而筑路的艰险和严酷的现实却在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中展现出来。最后,因缺乏证据,“我”被释放出来,重新回到筑路工地,再次见证了更加感人的死亡事件:“尼郎人”之父、好朋友宋学良、队长张华山等三人,都在同一天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死亡。他们的死,让“我”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从而也完成了对一条公路修建历史中最隐秘、最传奇部分的揭示。

小说在冷峻的叙述中,透露着柔润、温馨和梦幻般的诗意。

——《大家》杂志韩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巫蛊之家(云南山川河流里的几段秘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4494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