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民间工艺全集”之一,收集传统绣荷包500余件,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
| 图书 | 民间荷包(民间工艺原创珍藏)/中国民间工艺全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民间工艺全集”之一,收集传统绣荷包500余件,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 内容推荐 荷包,又称“香囊”“香包”“香荷包”;古时称“佩帏”“香袋儿”“荷囊”等。荷包既是中国传统服饰中随身佩戴的饰物,又是盛放小件物品、钱币的实用小包。旧时,荷包可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地位。在民间,荷包是节日喜庆之际馈赠亲朋好友的札品,又是男女恋爱时的定情信物,也是结婚时与过门后的馈赠礼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社会中,“刺绣”又称为“女红”,被赞誉为“母亲艺术”。是女性聪明才智的结晶。流传于民间的绣荷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目前,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持着制作荷包、使用荷包的习俗,绣荷包成为研究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的“活化石”。 本书收集传统绣荷包500余件,每图附有简要文字说明。您在欣赏荷包作品的同时,也可领略到民间荷包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目录 序言/6 概述/8 漫谈民间绣荷包/8 一、荷包的沿革/8 二、荷包在民俗中的应用/11 三、荷包的基本形制/14 四、荷包的基本制作工艺/15 五、荷包的地域风格/16 花蝶鱼虫/18 祥禽瑞兽/44 器物字符/74 传说故事/86 戏曲人物/112 后记/140 参考书目/140 跋/14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间荷包(民间工艺原创珍藏)/中国民间工艺全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耿默//段改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62266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1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52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90 |
| 宽 | 210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