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自1951年出版后,本书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辑录。
| 图书 |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社会学经典著作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自1951年出版后,本书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辑录。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作者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救药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 自1951年出版后,本书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辑录。 目录 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其人及其书/1 序言·狂热分子的心灵/11 第一部分 群众运动的吸引力/15 第一章 对改变的渴望/17 第二章 对替代品的渴望/27 第三章 群众运动间的可替代性/33 第二部分 潜在的皈依者/39 第一章 不受欢迎者在人类事务中扮演的角色/41 第二章 穷人/45 第三章 畸零人/65 第四章 极端自私的人/69 第五章 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71 第六章 少数民族/73 第七章 烦闷者/77 第八章 罪犯/81 第三部分 团结行动与自我牺牲/85 第一章 前言/87 第二章 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91 第三章 团结催化剂/119 第四部分 始与终/157 第一章 言辞人/159 第二章 狂热者/173 第三章 务实的行动人/179 第四章 良性与恶性的群众运动/185 译名对照表/20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社会学经典著作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埃里克·霍弗 |
| 译者 | 梁永安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7462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0 |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30 |
| 宽 | 154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0-2007-141 |
| 版权提供者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