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写得好的、易于讲演和吸引学生兴趣的教科书,本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本书堪称本领域中最好的犯罪学教科书,它更加准确、热诚、全面地论述了犯罪学理论,保持着它在本领域中的首要地位。
本书由法学专家沃尔德和伯纳德共同编著,他们一起全面介绍了主要的犯罪学理论,激发了犯罪学家解释犯罪行为的灵感。沃尔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伯纳德调整和更新了该书的素材,将其呈送给现今的读者。
| 图书 | 理论犯罪学(原书第5版)/美国法律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写得好的、易于讲演和吸引学生兴趣的教科书,本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本书堪称本领域中最好的犯罪学教科书,它更加准确、热诚、全面地论述了犯罪学理论,保持着它在本领域中的首要地位。 本书由法学专家沃尔德和伯纳德共同编著,他们一起全面介绍了主要的犯罪学理论,激发了犯罪学家解释犯罪行为的灵感。沃尔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伯纳德调整和更新了该书的素材,将其呈送给现今的读者。 内容推荐 《理论犯罪学》是本领域中一流的教科书,现已得到全面修订和彻底更新。第5版更新了以下小节:有关科学理论的因果关系,桑普森的集体效验理论、安德森的“街头法则”。更新了以下章:当代古典主义理论,包括遏制理论及研究、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这些小节;还增加了一个新章,考察了犯罪学理论中的性别问题,包括女权主义犯罪学理论、有关男性特质和犯罪的理论。在历史发展背景中准确全面地论述了每种犯罪学理论,同时也对相关的经验研究作了回顾和评价,还讨论了与理论验证有关的调查研究课题。本版书活泼生动,为吸引各个层次学生量身定做。《理论犯罪学》更加准确、热诚、全面地论述了犯罪学理论,仍然保持着它在本领域中的首要地位。 目录 第1章 理论和犯罪 对犯罪的唯心解释论 对犯罪的唯物解释论 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中的因果关系 古典犯罪学 实证犯罪学 刑法的行为理论 各种理论参照系之间的关系 第2章 古典犯罪学和实证犯罪学 古典犯罪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 贝卡里亚和古典犯罪学派 向实证犯罪学的转变 格雷和凯特勒 切撒雷·龙勃罗梭 实证犯罪学理论和古典犯罪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3章 生物因素与犯罪行为 体貌特征:缺陷 体貌特征:体型 家族研究 孪生子研究和养子女研究 神经传递素研究 激素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研究 自主神经系统研究 由环境造成的影响行为的生物因素 意义与小结 第4章 心理因素和犯罪行为 智力与犯罪:背景观念和相关概念 智商测试和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种族和智商 对青少年犯罪和智商之间存在的关联的解释 智商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联产生的政策建议 人格和犯罪行为 反社会人格紊乱 对将来实施犯罪的可能性的精神病学预测 根据童年时期早期的情况预测后来的犯罪和青少年犯罪 冲动与犯罪 人格研究的政策建议 小结 第5章 犯罪与经济状况 对于犯罪和经济状况的调查:矛盾与不同意见 犯罪与失业:对有关失业与犯罪的研究的详细考察 有关犯罪与经济状况研究的解释中的问题 意义与小结 第6章 迪尔凯姆、失范和现代化 埃米尔·迪尔凯姆 作为机械社会中正常现象的犯罪 作为有机社会中病理状态的失范 对迪尔凯姆理论的评价 小结 第7章 邻里与犯罪 人类生态学理论 芝加哥“青少年犯罪区域”研究 政策建议 居民接替、社会解组和犯罪 桑普森的集体效应理论 意义与小结 第8章 紧张理论 罗伯特·K·默顿和美国社会中的失范 用于解释帮伙犯罪的紧张理论 紧张理论的政策建议 紧张理论的衰落和复苏 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的紧张理论:消极情绪和制度性失范 小结 第9章 学习理论 有关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塔尔德的模仿法则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 验证萨瑟兰理论的实证研究 犯罪学习的内容:文化和亚文化理论 学习犯罪的过程:社会学习理论 萨瑟兰理论的意义 小结 第10章 控制理论 早期的控制理论:从赖斯到奈 马茨阿的《青少年犯罪与漂移》 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 对社会控制理论的评价 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的犯罪一般理论 对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的犯罪一般理论的评价 控制理论的意义与小结 第11章 当代古典主义犯罪学:遏制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 早期遏制理论和实证研究 三种遏制理论研究 理性选择理论和犯罪 日常活动理论和犯罪被害 日常活动理论和现代化理论 小结 第12章 犯罪的价值 犯罪对于犯罪自身的价值:标签理论 犯罪对于犯罪人的价值:卡茨的《犯罪诱惑》 犯罪对于社会的价值:越轨和社会反应理论 国家权力与犯罪的价值:控制学 意义与小结 第13章 冲突犯罪学 早期冲突理论:塞林和沃尔德 冲突年代的冲突理论:特克、昆尼、钱布利斯和塞德曼 布莱克的法律运作行为理论 一种统一的犯罪冲突理论 对冲突犯罪学的验证 意义与小结 第14章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和后现代主义犯罪学 马克思理论概述 马克思对犯罪、刑法、刑事司法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和实证研究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犯罪学 小结 第15章 性别和犯罪 女权主义犯罪学的发展 女权主义犯罪学流派 犯罪学中的性别 为什么女性犯罪率会如此之低? 为什么男性犯罪率是如此之高? 小结 第16章 年龄和犯罪 大争论:犯罪生涯,纵向调查,年龄与犯罪的关系 犯罪倾向VS犯罪生涯 向发展犯罪学的转变 索恩伯里的互动理论 桑普森和劳巴的同龄人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 小结 第17章 整合理论 埃利奥特的青少年犯罪和毒品犯罪整合理论 证伪方法与整合方法之间的争论 布雷恩韦特的重新整合羞耻理论 蒂特尔的控制平衡理论 维拉的一般范式理论 伯纳德和斯奈普斯关于整合犯罪学理论的学说 小结 第18章 评价犯罪学理论 科学、理论、调查研究和政策 个人差异理论 结构/过程理论 刑法运作行为理论 小结 名词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理论犯罪学(原书第5版)/美国法律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乔治·B·沃尔德//托马斯·J·伯纳德//杰弗里·B·斯奈普斯 |
| 译者 | 方鹏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286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5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US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4-3360 |
| 版权提供者 | 牛津大学出版社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