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中外文学经典赏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代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古代小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古代小说由“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结构上形成一种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对子;古代小说的语言有文言白话之分,就是古代白话,与现当代小说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本书将带您一同去欣赏古代小说,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认识古代封建社会,理解那时的人物思想性格,让您学会怎样欣赏古代文学。

内容推荐

小说的起源、萌生、发展比小说概念的确立出现得更早。如神话故事的流传,当时存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被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也可称之为原始形态的小说。本书选取了古代经典小说的精彩片段,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宋定伯捉鬼》《周处》《柳毅传》《李娃传》等。

目录

引论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宋定伯捉鬼

周处

柳毅传

李娃传

霍小玉传

碾玉观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三顾茅庐

马谡拒谏失街亭

中山狼传

大闹天宫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席方平

婴宁

范进中举

宝玉挨打

抄检大观园

再生缘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抄检大观园

一、作品背景简介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情节,它把贾府的各种矛盾都一一展现出来,是贾府由盛而衰的征兆和贾府开始走向毁灭的开始,也是小说的又一个高潮。大观园的抄检实际上是封建主子对年轻女奴们的一次血腥的镇压,清纯善良、聪明活泼的丫鬟们或被驱逐或被逼死。入画因保存哥哥的东西被视为盗贼而被轰出了大观园;四儿和宝玉同年同日生,因为开了一句玩笑也被赶出大观园胡乱嫁了人;晴雯被逐出大观园,抱恨天亡;司棋因被剥夺了婚姻的自由以死抗争,殉情而亡。小说写出了婢女们在卑微低贱的地位上为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自由与尊严所进行的艰难的抗争,揭露出封建压迫造成大观园里少女们悲剧命运。大观园遭此浩劫,人间仙境由盛转衰,情节急转直下,悲剧气氛也越来越浓厚,贾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渐衰败,灾难一个个接踵而至:异兆悲音,迎春误嫁,宝玉疯癫,元妃薨逝,黛玉魂归,直至贾府被抄……风雨飘摇,群芳凋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一个人人朝夕难保的没落社会,更何况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连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们的悲惨命运几乎是上天注定的,但凡在意识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点非奴性的“人性”,必将遭受戕害。所以“抄检大观园”是牵动全书的一个大转折、大波澜,预示着封建家族及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崩溃结局,批判的笔触直指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二、故事梗概

贾母房中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背后拾得一个五彩绣春囊,华丽精致地绣着“两个人赤条条地盘踞相抱”,傻大姐误认为是“两个妖精打架”。不料正被邢夫人碰见,她“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揣摩此物从何而至”。贾府内部,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正像探春所说“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以贾赦、邢夫人为代表的不当家的“在野派”,早就对以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的“当权派”久怀不满。邢夫人认为绣春囊极有可能是贾琏、王熙风之物,正好借此机会杀一杀王氏一派的威风。很快“绣春囊”转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时“气色变更”,心急火燎地来责问凤姐。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凤姐三下五除二就把嫌疑推脱得一干二净,她建议暗中访察,但王夫人并不打算偃旗息鼓,反而大动干戈。于是由邢夫人幕后发起,王夫人坐镇指挥,王熙凤挂帅出面,狗腿子王善保家的领头的抄检部队组成了,他们气势汹汹地挺进了大观园,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扫荡、大迫害。原属封建统治阶层内部的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进而演变成了一场对、丫环下人的残酷镇压和清洗,特别是那些平时不驯服、不献媚讨好者,更是首当其冲,在劫难逃。

三、评论赏析

……袭人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遂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睛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凤姐儿道:“你们可细细的查,若这一番查不出来,难回话的。”众人都道:“都细翻看了,没什么差错东西。虽有几样男人物件,都是小孩子的东西,想是宝玉的旧物件,没甚关系的。”凤姐听了,笑道:“既如此咱们就走,再瞧别处去。”  晴雯是大观园中最为俏丽明艳的丫环,王夫人听信谗言就据此妄断“好好的宝玉,叫这蹄子勾引坏了”;又因晴雯全无媚骨,毫无奴性,从不献媚讨好谁,于是就成为恶奴王善保家的眼中钉,想要除之而后快。她对晴雯造谣诬蔑,恶语中伤,正如晴雯判词中所说的那样“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因此,她成为抄检的首要目标。袭人、麝月之辈,在气势汹汹的封建统治者面前,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显示出奴性十足。但晴雯则不然,尽管在抄检之前,她已经受到王夫人的斥骂和警告,明明知道自己所处环境岌岌可危,但面对无理的抄检,凭空的诬陷,她仍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P139-141

序言

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诸子散文、历史典籍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小说因素。小说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和“大达”对举,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经邦治国的小道理。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学题材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涵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小说”一词则被人们沿用至今。

小说的起源、萌生、发展比小说概念的确立出现得更早。如神话故事的流传,当时存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被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也可称之为原始形态的小说。我国先秦古籍中保存神话最多的是《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它那奇异怪诞的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志怪、志人小说和唐传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先秦诸子在游说论辩过程中,往往虚构一些短小的故事,以形象化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有很多人物性格立体丰满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有了小说的意味。史传文学对小说影响也较为深刻,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中塑造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其纪事传人的艺术手法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班固虽然对小说比较轻视,但他却明确指出了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而且具有较大的虚构和传说成分的特点。其《汉书》著录小说家书十五种,.一千三百八十篇。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见于著录的小说作品,可惜这些书大部分都已散佚。汉代建国于刘邦、项羽兵戈相交结束之际,连年战乱,民心思定。统治者顺应民意,倡导“无为而治”,并不主张“怪力乱神”,小说创作暂时步入低潮。本来就很少的小说作品现今多已亡佚,幸存一些野史杂传,如西汉后期刘向的《说苑》、《新序》、《烈女传》;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袁康的《越绝书》。想象和虚构的成分都很多,介于历史和小说之间,我们也可把它们看作史传小说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思想意识上“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玄、佛、道兴起,这种社会环境极大地刺激了小说的创作。可以说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走向繁盛。根据内容可分为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志人小说两类。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虽然一些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曹丕的《列异传》,王琰的《冥祥记》等。志怪小说中一些曲折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爱憎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如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韩凭妻》等,都从不同角度讴歌了劳动人民对于暴政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趣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志人小说的兴盛和当时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崇尚清谈的风气,关系极为密切。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殷芸的《小说》等。其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为著名,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隐士僧侣,各色人物都包括在内,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简短,故事简单,语言精警,大部分是按照传闻加以记录,没有更为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还不能铺排展开。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只是初具小说之规模,还称不上真正成熟的小说作品;但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人物塑造、细节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传奇及以后戏曲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唐传奇的故事都直接取材于这个时期的小说,如《柳毅传》取材于《搜神记》的《胡母班》;《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的《阿庞》有着继承关系;《枕中记》渊源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等等。唐代以后,文言小说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达到了志怪小说的高峰,后世模仿《世说新语》的小说也多达几十种,这足以说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之大。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高度发展。唐代诗歌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散文文体文风得以改革,小说则别开生面,出现了新体式的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与诗歌、散文三足鼎立。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传奇”之名,由晚唐裴硎小说集《传奇》而得名,意寓所写的人奇事奇,可以传之于世。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时代是由六朝志怪到唐传奇成熟的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还有待提高。主要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中唐时期是传奇发展的兴盛期。唐传奇借鉴了诗歌的抒情写意,散文的叙事状物,辞赋的虚构铺排等艺术技巧,既提高了传奇的地位,也扩大了传奇的影响。传奇体的文体特点,在于将史传、志怪、志人的长处融为一体,叙事言情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虚构的手法,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唐传奇题材大都取自社会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多方面,其中以爱情小说成就最为突出。陈玄祜的《离魂记》是传奇进入兴盛的标志性作品;沈既济的《任氏传》是继之出现的另一爱情佳作;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更是别具特色。作品中男主人公都为现实生活中的男子,女主角则或为鬼魂,或为狐妖,或为龙女,创作题材与六朝志怪一脉相承。从贞元中期到元和末这二十年间,小说领域又出现了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和蒋防的《霍小玉传》。这三大传奇完全摆脱了志怪之事,而是以生动的笔墨、丰富的情感着力表现人世间的男女之情,故事直接或间接涉及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除爱情题材的作品外,中唐传奇还有一些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佳作,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记》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传奇作品,如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老父传》等。唐传奇在晚唐时期出现由盛而衰的局面。此期出现不少传奇专集,如袁郊的《甘泽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硎的《传奇》、薛用弱的《集异记》、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等。这些作品大都篇幅短小,内容单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无法与前一阶段的传奇作品相提并论。晚唐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描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传奇作品,如袁郊的《红线》、裴硎的《聂隐娘》、《昆仑奴》等,内容涉及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安邦定国等方面。总之,唐传奇以其严谨宏伟的结构布局、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清新畅达的辞采语言,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以听众为对象的说话、说唱艺术,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到了宋、金、元时期则日益繁盛。因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的设立、说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商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当时的说话有小说、说经、讲史、合声四家。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昌盛,在书场中传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也日见其多,后世把这种说书人的底本称之为“话本”。大致说来,传世宋元话本有《三国志平话》等,是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还有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字通畅、描写细致,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还有文人根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如《宣和遗事》等。宋元小说话本由入话、正话、结尾几部分构成。题材内容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以爱情为主题的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取材于都市社会生活,以市井平民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公案类的作品如《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宋元话本描写细致,注意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具有典型意义细节的运用、以生动活泼的口语叙事状物等,字里行间都保留着说书艺人的风采,表现出了古典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唐传奇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代发达的“说话”艺术,揭开了明清通俗小说繁荣的序幕,同时也开启了明清时期小说批评的大门,使明清小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明代开国一百多年内,社会相对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孕育、萌芽。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进而增强了文化渴求和娱乐生活的需要。继承了宋元时期的“讲史”,明代的历史小说又有了新的发展。杰出的小说家施耐庵、罗贯中在水浒、三国故事长期广泛流传和有关话本、杂剧刊行的基础上,写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最为引入注目的就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连接,使全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书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描绘了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种种斗争。《水浒传》反映了宋代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通过对一百零八个英雄形象的塑造,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走向失败的悲剧结局。明中叶以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趋成熟,出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李云翔的《封神演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等作品。其中《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为优秀的作品。《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颇巨。如《红楼梦》在题材和细节等描写方面都明显受到了它的影响。可以说,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从借史演义、寓言托志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从注重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关注日常生活、家庭琐事;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平凡百姓;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交叉的情节结构;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的语言等等,都说明了明代章回小说在我国小说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短篇小说方面,出现了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漾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中的拟话本则更代表了明代短篇小说的成就,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是优秀佳作。

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统治者继承并进一步加强了明代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闭关锁国、严密防范与文化禁锢相结合是清代统治者的基本手段。中国文学到清代已经经过数度变迁,有着丰富的历史积累。小说方面,陈忱的《水浒后传》描写梁山英雄们在黑暗的封建统治下的再度起义,突出了南宋时期的民族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当属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的传统,加以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寄托了作者的“孤愤”,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揭示出封建科举制度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毒害,讴歌了争取真挚的爱情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聊斋志异》在文言小说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影响了晚清时代的文言小说。18世纪中叶,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两部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儒林外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发展的新成果,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儒生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生活和心灵的描绘和剖析,勾画出各种类型的追求功名、利欲熏心、自私虚伪的“儒林”群丑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展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在《儒林外史》、《红楼梦》创作前后,还出现了诸如夏敬渠的《野叟曝言》、李百川的《绿野仙踪》、李汝珍的《镜花缘》等小说,都没有达到比较高的文学境界,但也反映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活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明清时代,可谓文体皆备,百花竞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取得了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在中国文学的艺苑中成为一朵美丽的奇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中外文学经典赏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莹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4134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