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指上禅院
内容
编辑推荐

整日奔波于红尘俗世中的你,是否在某一刻想要躲入山林,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让自己周身放松于大自然中,获得宁静平和的心境?!其实,参禅悟道一样能够使在都市繁忙的我们获得那般的心境。书中有文有图有诗——文是高僧传道,图为禅院风景,诗乃净土梵音。红尘中微笑,让身心柔软下来,迷悟之间的喜乐,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

内容推荐

本书是指上禅院系列之一,收集了富有佛教禅意的各类小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尝试着参禅悟道。不必远遁山林,你也可以拥有平静宁和的心境。观此书,一如信步禅院,可解惑、可消愁、可忘忧……就于书斋卧榻,作一回打坐的佛子、化缘的僧人吧!

目录

1/菩提本无树  2/播种真理  3/途中珍重

4/慈悲  6/本分  7/去参尿臭气

9/德山访沩山  12/发祖选佛

15/赵州石桥  16/成见  17/佛心是什么

18/持不语戒  19/滴水和尚

20/言传与身教  21/三天后再说

23/四祖与懒融  25/拂尘与棍子  26/看不透

28/无迹可寻  29/下地狱

30/不变胜有变  31/月亮偷不去  33/是这样吗

35/娘生褂  36/但吃肉边菜  37/无心打无心

38/布袋和尚  40/至道无难  41/面佛

43/法庆圆寂  45/将军的忏悔  47/生死由他

48/宜默不宜喧  49/骨裹皮  50/一口好牙

51/禅师还债  53/不愧为国师  55/我们走吧

56/夜游僧  57/半肯半不肯  59/已经谢过

60/我不识字  61/公鸡与小虫

64/乞丐与禅  66/隐居地方  68/上座何在

70/知恩与报恩  73/问死初上座  75/一路顺风

77/无道心  78/应邀而逝  79/听到没听到

81/往哪里去  84/刹那不离  85/老与小

87/育才之道  89/残缺的鬼 90/唾沫自干 91/如何进山

94/卓尔不群  95/悟与不悟  97/一坐四十年

98/快活烈汉  100/雪霁便行  101/葬礼

104/大小粪桶  105/不见得  107/割耳救雉

108/诚实无欺  109/因有而来  111/不复再画

114/真心尊敬  115/不病之体

117/不辱国体 119/为师胸怀  121/画中人 123/单独

124/一切现成 125/解脱靠自己  126/破灶堕和尚

127/听而不闻  128/悟与不悟  129/执杖牧牛

130/不教根生  131/扫除微尘  133/顺其自然

134/禅师的眼泪  135/与众不同  136/心佛不异

137/超越祖佛  138/恐汝落凡圣 139/浪子回头

140/正字与反字  143/穿衣吃饭

144/魅力何来  146/草木成佛  148/不能模仿

150/求己胜求人  151/我是侍者 153/还好有我在

154/树的根  156/同道默然  157/护贼度贼

159/禅师与将军  161/茶道  164/真是你的

165/盘山遇僧 167/正误真诀 169/水中月 170/临危自在

171/两个乞丐  172/求子杀子  173/什么最贵

174/羡慕自己  175/祝福 176/老婆心切

178/我在哪里

试读章节

          菩提本无树

五祖弘忍想将大法衣钵传给弟子们继承,他命弟子们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后从偈子中所呈现的境界来判别对方是否见道,见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钵,成为六祖。

最受大家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了都赞叹神秀境界很高,五祖却批评说:“做得不错,但是尚未见道。”

这时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半夜里也请人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认为他才是见到诸法空性,悟入佛道的人,因此把大法衣钵传给了他,惠能成为禅宗的六祖大师。

      

          播种真珈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人一见到佛陀乞食的样子,嘲讽地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平静地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答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调侃道。

世尊回答说:“我以理解为犁,以温柔为鞭子,播下的种子是信仰,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位婆罗门听后大悟,倒了一碗奶糊递给佛陀,说:“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吧,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禅师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禅师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禅师轻声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禅师语下,顿然彻悟。

           慈 悲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打坐参禅,还曾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有一天,在日落时三人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七个子女生活,日子非常艰难。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以身相许。三师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师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师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妇人觉得三师弟说得在理.没有强求。

三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师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岁月如梭,一晃九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道的漫漫长路。

P1-5

序言

闭上房门,将负累留给红尘;

展开书卷,让身心复归自然。

《指上禅院》是按照不同的阅读感受分类编辑的一套禅宗公案丛书,共四部,分别为:《红尘中微笑》、《迷悟之间的喜乐》、《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让身心柔软下来》。

书中有文有图有诗——文是高僧传道,图为禅院风景,诗乃净土梵音。观此书,一如信步禅院,可解惑、可消愁、可忘忧……

就于书斋卧榻,作一回打坐的佛子、化缘的僧人吧!

莫道深山远,求佛原在心。

凡尘安宁如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指上禅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一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9181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