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论文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语言学、文本解读和《诗经》学史等,或从文学本身立论,或借对比及影响的角度入手,或致力于理论探讨,或进行文化照观,或借出土文献做文章,或做宏观梳理综述,无论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都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及跨文化的特色和风貌。
| 图书 | 诗经研究丛刊(第12辑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论文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语言学、文本解读和《诗经》学史等,或从文学本身立论,或借对比及影响的角度入手,或致力于理论探讨,或进行文化照观,或借出土文献做文章,或做宏观梳理综述,无论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都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及跨文化的特色和风貌。 目录 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郑玄《毛诗》笺注中反映的阴阳谶纬思想及其成因初探 执中行权与孟子说《诗》 从阐释学的角度谈竹书《性情论》与《孔子诗论》的关系 《诗》行天下:从《盐铁论》大辩论的引《诗》批儒说起 孔颖达《诗》学观论略 日本古代建筑物中以《诗经》诗句命名的名胜古迹 苏辙《诗集传》之经世思想探析 《诗经》洽川作品辨证 《诗经》养生思想述论 《诗》与孔门教学 中国人伦关系的构建——《诗经》中禽鸟意象的探讨 从“诗道性情”析论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说的再诠释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 源自《诗经》的成语的形态结构 《诗经》郑、卫二风的成语研究 《诗经》形容词的配价研究 《诗经》的介词“自” 《诗经》中设疑修辞艺术的运用 “条桑”正释 《诗·齐风·甫田》征人之忧心 《诗·采蒴》“有齐季女”新解 两年来中国大陆《诗经》研究论文综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经研究丛刊(第12辑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夏传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2952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2-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2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