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卡尔·京特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南京不会忘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出版社组织专家编撰出版了“南京不会忘记”丛书。戴袁支著的这本《南京不会忘记:卡尔·京特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采用第三方人士的独特视角,借助大量的中、美、德等国的原始文献、书信、日记,再现了国际义士卡尔·京特和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的勇敢和大义。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单纯讲述历史,更是为了记住在黑暗中的人性光芒,在人间炼狱中的一抹温暖。

内容推荐

卡尔·京特,德国人,工程师;辛德贝格,丹麦人,工程师。戴袁支著的这本《卡尔·京特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为“南京不会忘记”丛书中的一本,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按照史书的一般写法,以人物为主体,事件为线索,故事为载体,将京特和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在江南水泥厂、栖霞寺等地建立难民营、救治伤员、冒险用影像记录日军暴行等内容叙述出来,让世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以及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目录

两位西人护着几乎赤贫的难民

设法让逃生的伤员得到救治

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

见义勇为伸援手,转递呈文鼓与呼

冒险记录暴行,图文控诉侵略

日内瓦放映电影揭露侵略者暴行

新世纪再续当年情缘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在难民中,有几十户是从汤水镇西边的湖山村逃来的(汤水镇,今称汤山街道;当时湖山村含大湖山、小湖山、高庄、上法讯、墙里几个自然村,现在划出墙里、划进圣村)。1937年11月6日至8日,爆发了孟塘——湖山战斗,中国第2军团第242团、第246团、第66军第956团所属部队,与入侵的日军第16师团第38、第33联队,在此展开殊死的战斗。

“啪……”,日本兵朝村民王忠华开了一枪。王是湖山上法讯村人。冬月初四(12月6日)下午,他从乡公所办难民证回村后,躲在蜈蚣塘的地洞里。日本兵发现他后,被抓去带路。然后,在上法讯村西的上四亩里,日本兵朝他开了一枪。

王忠华中弹后,大喊了数声,而后在地上爬着,后终因伤势过重死亡。

此后,村民被日本兵打死的消息,就不断地从村庄的四面八方传来。

——有因害怕而躲避的村民,被日军搜出后,惨遭杀害的。1937年冬月初五上午,30多岁的戴昌继、30岁不到的陈开荣、50多岁的戴大林、20岁左右的戴兴根、30多岁的戴兴钏、30多岁的戴昌遗,躲在两家房屋之间的滴水巷里,被日本兵抓走,在湖山国民小学的操场被刺死。第二天,在戴兴和家避难的七八个外地人,也被日本兵打死。

——有日本兵封锁村子,随意枪杀的。1937年冬月初五中午,50多岁的夏赵氏,受戴兴亚的外婆之托把戴兴亚带走,出门时被日本兵打死在湖山村北水沟。夏赵氏遇害后,夏全富前去查看,又遭日本兵杀害。夏全富曾竭力反抗,日本兵在他喉咙处捅了几刀,死于湖山村村后的塘子埂北三亩田。

——有因制止日军纵火而被打死的。1937年冬月初六,58岁的戴昌奇见日本兵放火烧自家房子,遂把对方赶跑。不久,放火者找来几个同伙,在他喉咙上捅了一刀。戴昌奇死于自家山墙头。

——有反抗日军强奸而遭杀害的。1937年冬月初六,日本兵欲性侵从南京来湖山村高庄避难的17岁女孩潘爱英,潘被迫投塘自尽,其祖父潘尚信上吊殒命。

——有被日军抓走后遭杀害的。1937年冬月初七、初九,秦义顺、戴大金、戴兴余、戴大钧、戴大如、谢“呆子”,被日军抓去当苦力,先后被日本兵打死。

——有想抬回遇难乡亲的遗体,而遭日军杀害的。1937年冬月初八上午,在逃难的路上,村民苏立椿被日军机枪打中肚子,死于柄霞东湖边的公路。冬月十四晚上,王恒斌、戴兴钊、苏立道、苏昌禄4名30多岁的村民,想抬回苏立椿的遗体,路上遇到日本兵被抓走,在孟北许巷被刺死。

……

据不完全统计,在南京城沦陷前,湖山村的遇难者有49人;南京城沦陷后,该村又有12人遇难(均含本村人,在本村的外村人,以及在外村的本村人)。

湖山村民们纷纷“跑反”(逃难)。10周岁的苏国宝,也沦为小难民。日军侵犯湖山村,半夜杀人,村里的人慌了,躲到岘山,在山石凹里过夜。他家也躲到沟里,夜里盖玉米秸秆睡觉。9日开始,他父亲苏立祥带着全家,和本村人一道,逃难到江边圩区。

农民安土重迁,苏家曾一度回村搭棚栖身,但是驻扎在附近朱砂洞的日本兵,经常过来打猪抓鸡、强奸妇女。于是,他家不得不和村民们一道再次“跑反”,最终逃到相对安全的江南水泥厂难民区。

像苏国宝及其家人这样的幸存者,逃到江南水泥厂难民区的,从开始的数千人,发展到后来的上万人。

“他们失去了一切,几乎是一些赤贫的人”,了解了难民们的情况,辛德贝格曾感叹说,“……他们……没有足够的食品。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些可怜的人是如何苦熬度日的。……所有的牲畜都被日本兵宰杀吃肉了。……绝大部分粮食和家禽都被日本人抢去了。”

日军也时常来工厂和难民区骚扰、捣乱。有时一天来数次,甚至数十次。京特、辛德贝格等有时对日本兵“殷殷招待,相与周旋”,有时就不客气地制止。

住在老虎头(栖霞山火车站)的日本兵,时常用望远镜窥视,见有难民区的单身妇女上山割柴草,就抓她们然后强奸。

P8-11

序言

1937年12月5日,位于南京城外东北远郊20多公里的江南水泥厂,来了德国人昆德、丹麦人辛波,以及两位随行的翻译。

当日,侵华日军已占领附近的句容,日本军机整天在头顶盘旋;中国军队在工厂周围修筑防御工事,炮兵在工厂附近架设阵地。

该厂地处长江南岸、栖霞山东麓。栖霞山扼守着长江,南京到上海的铁路从这里经过,此地是保卫南京外围防线的东北要冲,一场恶仗就要在这附近打响。

两位外国人的使命是在战时与留厂员工一道保护这座新厂。这家中资企业的水泥生产线和电气设备,分别购自丹麦和德国。1937年11月初设备才安装完毕,空载试机成功,但战火随之逼近。因有两成购买生产线的款项,依约投产成功后方予给付,故来了丹麦人;而工厂所属的江南水泥公司雇的德国人,则佯装成电器供应商。

外国人连夜请附近湛墅村的裁缝王福荣缝制了德、丹国旗,高悬于工厂前后门。厂门附近的空地上放了画有德国国旗的大草席,厂房顶油漆了巨型丹麦国旗。还派人在工厂附近的四周——西沟渡、梅墓、御龙桥、栖霞山火车站,插了画有两国国旗、写有“江南水泥厂保护区”字样的牌子。厂门口的牌子也写成“德丹国合营江南水泥厂”。

当时,中国一些民族资本家的企业,都因担心遭日机轰炸,而借德企名义,在工厂房顶及空旷地上涂画德国国旗标志。

12月6日起,南京城以东爆发了一系列激战。其中,9日的战斗就发生在水泥厂近旁的梅墓,日机扔下多枚炸弹,其中一枚扔到了工厂大窑附近。进犯此处的是日军第16师团第30旅团。11日晚,该厂附近的龙潭镇,又来了日军第13师团第103旅团。

南京沦陷后,日军烧杀抢掠。他们反复“扫荡”、骚扰。一个个村庄被焚,江边、路上、田野里、水塘中、村内,到处可见尚未埋葬的遇难者的尸体。

农民们流离失所,带着铺盖卷,离乡背井“跑反”(逃难)。但大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从12月9日起,就有难民滞留;11日起,工厂开始在厂外南北两边收容难民。后来这里搭满了栖身的棚子,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难民,人称“江南水泥厂难民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卡尔·京特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南京不会忘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袁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315973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8
CIP核字 2016278749
中图分类号 K835.166.16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8
12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