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雨季给你一把伞/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心理一般都是正常的,但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本书帮你矫正不当的认知,培养健康的行为,塑造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惑、社交中的烦恼、生活中的挫折,帮你从一般走向优秀,从平凡走向卓越。

内容推荐

“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分大、中、小学三卷,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生。丛书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问题咨询、心理分析、实践和链接”为四个分析项,并与大量案例相结合来分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丛书的目的是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与处理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成长。本书为中学编。

目录

序言(一)/l

序言(二)/1

前言/1

第一部分 学习咨询

如何适应新的学习/1

厌学怎么办/7

学习成功路在何方/12

记忆的奥秘/18

我能深入理解新知识吗/24

英语快速阅读的捷径/29

学会自主学习/40

如何管理时间/46

要学业还是兴趣/52

第二部分 花季心事

我是谁/58

追星少年之烦恼/63

难以把握的异性交往/68

花季少年,别作茧自缚/73

单相思的苦恼/78

走出青春的孤独/85

熄灭愤怒的火焰/90

关于“选择”的选择/96

莫在春季挥霍夏季/102

师生恋——难以结果的感情之花/110

母爱无言/116

“网友”是朋友吗/122

第三部分 放飞梦想

梦的希冀:人生价值观/128

发展课题:人生发展的任务/135

爱我所爱:我的职业兴趣/14l

谋事在人:成功是什么/150

复制成功:榜样的力量/156

要事第一:如何管理自己/162

一生何求:成为一个真正的人/167

坚强的毅力从哪里来/173

心灵的成长:我学会了坚强/178

玩精彩的游戏,更要走精彩的人生/184

第四部分 走过风雨

抑郁症是什么病/190

他为什么总洗手/197

自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203

疑病症:自己吓自己/209

她突然哑了/215

我得了什么病/221

君子动“脑”不动手/226

自卑,不一定是你的麻烦/232

这是虚荣心的问题吗/237

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244

“开心果”哪去了/249

如何面对家庭挫折/255

第五部分 人际关系

第一印象忘不了/263

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冲突/269

友谊不同于义气/275

学生接近老师就是“拍马屁”吗/280

我心痛,因为老师偏心/285

好朋友嫉妒我,怎么办/291

别让旧戏重演/296

走出害羞的围城/303

离开家,还能去哪里/308

为什么我与父母谈不拢/314

我被同学孤立了/320

怎样对待同学不喜欢的老师/325

后记/330

试读章节

心理分析

看了这封来信,我们觉得这位年老的数学教师很值得同情。确实,有不少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娇气又极有个性,受不得一点批评。而学生也反映老师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的人格,老是以高高在上的地位压制学生。曾经某直辖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里,90%与10%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反差啊!曾几何时,原本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会变得如此令人尴尬?当然,师生关系的这种强烈反差固然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作为学生一方的我们该怎样理解这种关系的变化,及怎样改善师生关系?

随着青少年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大,不少学生难免会出现所谓的“蛋壳心态”,即个性十足,争强好胜,但经不起任何波折和外界干扰的脆弱心理。这是在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实,这是他们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只不过由于缺乏挫折锻炼,加上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的心态,使得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们总是有理由找到老师的缺点。此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朋友们,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出现,迫切要求摆脱父母及长辈的束缚,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叛逆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像儿童期那样对老师唯命是从,开始反抗老师的管教,师生之间的摩擦开始增多,关系紧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降低,有些学生对老师产生失望和迷惘,更多地挑剔老师的缺点毛病,看不到老师身上的优点,使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

具体的表现有:不轻易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自我封闭;不主动接触老师,消极悲观;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产生失望心理,对抗情绪;躲避老师,感情淡漠;对老师百般挑剔,拿老师的缺点做笑谈;惧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换意见等。长此以往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破坏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

对我们学生而言,老师的关注和赞扬非常重要。老师的关注是一种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如果我们经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加信任和服从老师。相反,如果得到老师较少的关注,我们一般在开始的时候会做出很大的努力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自己的表现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就容易走入极端,要么通过过激的行为吸引老师的目光,要么不再进行任何努力,消极自卑。老师的赞扬同样是我们所渴望的。经常得到老师赞扬会做出更多的努力,力图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行为,使自已有更好的成绩;相反,受老师批评太多,则易使我们形成自卑、消极、悲观等心理,对老师表现出不满和敌意。正因为我们极其渴望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而当我们最终以失望告终时,我们才会对老师表现出如此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其实,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学与学习的关系。除了父母,老师是对我们身心健康影响最大、最长久的人。作为老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和被模仿者。所以,老师的才能、性格、职业道德和教育艺术水平等对我们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老师要求这么高。事实上,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很想把老师当做真正的好老师来对待。老师具有热情开朗、精神饱满、耐心细致、沉着冷静、温和宽厚、心地善良等良好性格品质,不仅利于与我们沟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赢得大家的信任,并且对同学们的个性发展和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总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抱怨?我们彼此抱怨对方不理解,不尊重;老师上课没激情,学生则专门与老师对着干,要么则惧怕老师,害怕与老师交流。师生关系在现今难道就真是如此水火不相容了吗?作为学生的我们在面临这样令人尴尬的状况时该做些什么?

P326-327

序言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成长,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飞速演变的过程。它贯穿了人生的全过程,却又轻轻地掠过了所经历的那些生命时期;在悠长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影响人发展的“紧要几步”,可它对一个人生命的不同阶段又会产生异常久远的影响。在这个视野下,成长就是一种生活与生命的矛盾胶着状态。学生时代的成长,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更是这种状态的紧张与释放交替变更的最活跃时期,为此,这段时期的成长常常被称为“烦恼的成长”。

烦恼在哪里呢?烦恼在于以学习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大中小学生必须随生理、心理、智力以及包括面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环境在内的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压力,同时还要更加用心处理好这些发展项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其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要素是心理成长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过着的生活绝不是单纯的、单向的和直线式的,其间也绝不是只有快乐,更有烦扰、荆棘、挫折和苦涩……这正是烦恼的源头。然而,这些烦恼也正是心理成长过程中生活滋味和生命魅力的体现,因为其间蕴藏着人情绪、情感的万千变化。我始终认为,心理的健康成长是关乎情感健康发展的问题,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其情感的成熟发展息息相关,自然也与情感教育密切相联。

所以,烦恼不可避免,但也并不可怕。烦恼只是表明学生们各个方面的成长都要经过艰苦的磨砺历程,并且更要以心理的健康成长为重要和主要的支撑。处于复杂、艰苦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大中小学生们需要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成长道路,它与别人的都不一样,是“我”作为“自己”的独特性式样。他们还需要理解,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要靠自己来走,其中的成长快乐和烦恼也都需要自己来承受。心理成长中的人需要的是做事为人的真诚,需要的是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需要的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需要的是与周遭世界的心灵沟通和关爱……

那么,如何让大中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他们需要认识的这些有关心理成长的思想,并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呢?面对学生们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烦恼,我们又可以给予他们臬的心理帮助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呢?“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丛书作了一种很好的尝试。

本丛书分大、中、小学三卷,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生。丛书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问题咨询、心理分析、实践和链接”为四个分析项,并与大量案例相结合来分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丛书的目的是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与处理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成长。

丛书的主编之一的曾红是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并任教于教科院时的学生。我期望,她以及所有编者们所付出的努力,可以使学生们都能够从这套丛书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从而在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可以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更从容,并拥有一份健康的情感生活。

朱小曼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6年5月

后记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与本书写作的人大都是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都怀有责任心,认真地从事调查、统计与写作。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与暨南大学曾红老师一起主编的“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由研究生完成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由我拟定写作提纲,并负责最后的修改与定稿工作。参与写作的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唐民硕士、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以洁硕士、浙江省春晖中学的丁洁老师、江西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巫文胜、熊红星、钟丽凤、王艳喜、傅蓉、张丽芳、刘润香、余琼,还有我自己。

另外,由于丛书的性质,书中有些地方引用了一些书刊中的精彩内容。由于信息方面的原因,少数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这里一并致歉,敬请作者或著作权人予以谅解;并希望作者在看到我们的书籍之后,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酌付稿酬并寄送样书。

如果本书对于读者带来帮助,应该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张仲玲编辑对于本选题的坚持,以及所有作者的严谨态度;如果本书还存在我们未能发现的问题,编者将负全部的责任。

郭斯萍

2006年5月于南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雨季给你一把伞/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斯萍//曾红//邓云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796767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2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