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分析冷战时期以美苏两极为首的国际冲突和对抗过程,探讨了国内制度的共有缺陷及权力政治的传统观念对决策者的影响,提出了“国内制度缺陷必然外溢到国际领域,从而导致冲突和危机”的著名理论。作者指出,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发掘事实背后隐含的动机和意图。作者还为解决冲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诸如第二轨道外交、学者的参与等。
| 图书 | 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冷战时期以美苏两极为首的国际冲突和对抗过程,探讨了国内制度的共有缺陷及权力政治的传统观念对决策者的影响,提出了“国内制度缺陷必然外溢到国际领域,从而导致冲突和危机”的著名理论。作者指出,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发掘事实背后隐含的动机和意图。作者还为解决冲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诸如第二轨道外交、学者的参与等。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冷战时期以美苏两极为首的国际冲突和对抗过程,探讨了国内制度的共有缺陷及权力政治的传统观念对决策者的影响,提出了“国内制度缺陷必然外溢到国际领域,从而导致冲突和危机”的著名理论。作者指出,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发掘事实背后隐含的动机和意图。作者还为解决冲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诸如第二轨道外交、学者的参与等。 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尽管事过境迁,但约翰·伯顿的理沦创见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及其对国际关系研究和外交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堪比凯恩斯的《经济学通论》。 目录 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言(大卫·J.邓恩)/5 1984年版序言(爱德华·阿扎尔)/11 前言/13 第一部分 绪论/17 第一章 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公共政策哲学/31 第二部分 制度的缺陷/41 第三章 个人与政治/43 第四章 权贵与“共同利益”/50 第五章 越轨与异端/58 第六章 衰退还是不发达/63 第七章 中央政府和人民/80 第三部分 国际影响/95 第八章 联合国的缺陷/97 第九章 区域一功能化体制/101 第十章 弱小国家的作用/109 第十一章 苏美关系:法律规范/114 第十二章 隐含的事实:动机与意图/122 第四部分 解决问题的方案/131 第十三章 变革的问题/133 第十四章 交互作用的决策/139 第十五章 双赢理论/145 第十六章 问题解决程序/151 第十七章 第二轨道外交/161 第十八章 学者的作用/169 第五部分 结论/175 第十九章 问题的领域/177 第二十章 程序问题/186 跋/193 参考文献/195 译后记/20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澳)约翰·伯顿 |
| 译者 | 谭朝洁//马学印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6596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42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51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