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明的故事/房龙人文精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提到发明,你可能立刻想到飞机、火车,但本书要讲的是那些最基本的发明:第一件衣服、第一根绳子、第一座桥、第一只碗等,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东西,最初却是最不容易被发明的。

普通动物也有简单的“发明”,但人类的发明与之有天壤之别。在残酷环境的逼迫下,人尽可能地运用大脑,逐渐懂得把手、脚、嘴、眼、耳等身体器官中蕴藏的力量无限扩大,如用棍棒 扩大手的力量,用轮子扩展脚的功能,用飞行器将人的身体牵引到空中等,这些发明创造实际是人的身体的延伸。从找到第一件兽皮、第一个洞穴遮体避寒,到建造房屋、发明各种机械、人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

房龙妙笔讲述人类发明的秘密。简洁优美的英文和忠实流畅的中文对译,再配上房龙亲手绘制的插图,将给你的阅读带来无穷乐趣。

内容推荐

为了立足于地球,人类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发明各种工具,不断延伸和拓展自己的各种身体机能。于是。第一件衣服、第一根绳子、第一座桥、第一只碗等,陆续出现。从原始地穴,到潜航于碧海的潜水艇,所有这些发明,在作者房龙看来,都是人类手、脚、嘴、眼、耳等基本器官的有力延伸,人类也因此成为地球的征服者和万物之灵。在本书中,你将会看到所有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艰辛而美妙的诞生历程。

目录

1 人,发明者

2 从兽皮到摩天大楼

3 驯服自然的手

4 从脚到飞行器

5 形形色色的嘴

6 鼻子

7 耳朵

8 眼睛

试读章节

Chapter 1 人,发明者

某日,天气晴好,一小片尘埃(它的重量只有6×10 21吨重,在这类天体中是微不足道的)脱离了古老的太阳母亲,开始自立门户。

此事在天空中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这个新近荣升的星球实在渺小得可怜,那些资格较老的住在宇宙“贵人区’’的遥远星星,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小兄弟的出场——除非它们那里的居民所拥有的望远镜,比我们今日天文台中的更先进,而这似乎不太可能。

但我们也许最好别深究那些不体面的细节,因为我们毕竟都是这个小圆球上的囚徒。不论我们喜欢与否,这个小星球都是我们的家,也许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如此。

我并不想暗示说,我们永不会踏入太空,偶尔拜访一下天空中别的地方。但很难说那些星球是否都适于人类永久居住。因为,它们或者根本无法居住(我们太阳系的大部分行星似乎都是如此),或者,如果它们已出现自己的生命形式,那必定比我们这漂浮监狱上的生命古老得多。也许早于我们一两百万年,它们就已有了文明的萌芽,在那种地方我们是格格不入的。

这让我想起一件令我长期困惑的事。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侦探小说?

通常的回答是,“是那谜团吸引着他们”,或者“看着一条模糊线索发展成一连串铁证,所以着迷”。

据我所知,也许的确如此。但我在想,为什么没有更多人来研究地质学,因为我们这个星球的故事,就是一长串最引人人胜的谜。迄今为止只有几个有了答案,剩下的仍固守着秘密。但我们对它们要公平。我们要说,这些各种各样的谜团中,没有一个是全无线索的。

古人就知道这一点。他们迫使自己居住的岩石、平原,说出关于人类起源和早期历史的很多事情,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他们的后人——谦恭的中世纪人——尽管作战英勇,在理性王国内却是可怜的懦夫。他们不提问题,恭顺地接受了别人根据一本古书教的东西。如果对所住的星球感到好奇,这将被认为不啻于亵渎上帝。

今天,中世纪已被归人了历史古玩博物馆。再过上一两万年,我们劲头十足地趴在其上的这片小小地壳,将不再有秘密可言,就如阿司匹林药片或南瓜饼没有秘密一样。

我似乎对几万年、几十万年,说得太轻松了一点儿,对一个个世纪玩得太随便了一点儿。但我几乎无法不如此,因为现在,新的史前发现几乎使我们所说的“历史”时期朝前推进了四倍(“历史”一词的公认意思是“对过去事件连续清晰的记载”)。此外,意识到我们熟悉的万物都年代悠久,这对灵魂来说大有裨益,它让我们谦卑和耐心。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的祖先用了约50万年才学会用腿走路。这时,当我们的同时代人没有如期迅速解决某个重要问题,我们会更宽容他们,对我们自己也有更好的认识。我们不再那么自命不凡。我们不过是暴发户。在大多数其他生物到来很久很久之后,我们才在地球表面出现。我们自以为是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只是前天才迈进了大门。

至于大自然经过什么步骤,才达到两条腿走路这个结局,许多细节我们仍不知晓,但至少能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地球的外壳渐渐冷却,能支持生命了。地球上迅速住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各种长着甲壳的、眼不见物的生物。它们完全住在水中,是地球上理所当然的主人。

我们知道,其中有的生物一直忠于大海,成了我们今天吃的鱼的祖先。有的则发展出了翅膀,飞向空中,成了现代鸟类的祖先。我们还发现有的与今天的蜥蜴、蛇属于同一类,占据了大片地盘,有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似乎要被这些爬行动物永远占领。因为那时的气候(请用几百万年的概念来思考,忘掉历史书中的年代,它们在永恒的日历上只代表几秒钟)——那时潮湿的气候大大有利于庞然大物的发展,它们在水里跟在陆地上一样自如,像活动的战舰一样。

我们还知道,当时,空中、水中、陆地,都是那些大动物的领地。它们有40到60英尺长,肚子跟相当大的快艇船舱一样大。而这一时期之后,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一头这样大的动物了。

地球的这些早期统治者是如何不光彩地灭亡的?为什么今天它们留存下来的只有袖珍版本?对此,直到几年前我们还一无所知。现在我们终于开始知道,原因不只一个。有大量彼此纠缠的复杂原因。其中“万物必然头重脚轻”这条主宰一切生物的定律,与之有很大关系。

你们知道今天在武器领域发生的事。要想为通情达理的公民创造太平世界,世上一切良好本意、一切国联,都敌不过一个简单朴素的事实:现代战争机器已变得过于庞大,过于头重脚轻,不久的将来,只因为体积过大,它们就将无法漂在水上或飞在空中,也没法骑,没法走,只能呻吟着踉跄前进,如同陷在泥潭里的卡车一样。

那些动物也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它们可笑的骸骨从博物馆的展示柜里朝我们龇着牙(那些博物馆有足够地方摆放这种展品)。

它们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壮,直到既走不动也游不动,只能在无边的沼泽、泥潭里跋涉——在地球史的那一时期,沼泽覆盖了大片地表,除了芦苇和海带外,长不出别的更有营养的食物。

然后,气候发生了变化——当时气候比现在更易突变,因为现在海洋和陆地的分配比例更均衡。这些傻乎乎的庞然大物既不能转向大海,也不能转向陆地来寻找新活路。它们注定要迅速地彻底灭绝。亿万年来,数不清的爬行类动物都是地球上无可争议的主人,后来却没一个活着看到大型哺乳动物的到来,以及最后人的出现。

这就是人们常常讲述的故事版本。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全部,是否还有一个角度,我们从未以那种视角看待此问题,对这些动物的突然灭绝来说,它跟其他常提的原因一样重要。  气候变化,无疑对一切生物(从微生物到骡子)的舒适和快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气候变化,除非可怕到灭顶之灾的地步(比如地球以前的卫星毁灭后的变化),否则不一定都是致命的。实际上,它们跟金融危机颇相类似。两种情况下,遭殃的都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但采取了自卫措施以预防这些突发状况的人,则能经受考验,存活下来。

这句话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引入我们故事的真正主人公,而抑制一下长篇大论(作者兴致勃勃地长篇大论,读者却百无聊赖)。

唉!当这个生物第一次出场时,它一点儿也不像个英雄,却很像从动物园铁栏后忧郁地看着我们的狒狒、黑猩猩、大猩猩。

我不是想说人类直接源于这些类人猿,也不是想说人类只是大猩猩,不过比较成功罢了,因此应该对不幸的祖先微感羞愧。这会让人类起源问题显得太简单了。

但按照我们最先进的知识,几百万年前,黑猩猩、大猩猩、狒狒,还有我们自己,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家族中某一成员进化得高了一点儿,漂亮了一点儿,有时甚至高贵了一点儿。其他分支则完全满足于在猛犸象、洞熊时代过的那种生活,身躯笨重,住在原始森林的阴暗处,被捉进笼子,给住在大城市的瞠目结舌的表亲观赏,以严厉警告那些懒惰、无能或太笨,没能抓紧机会的人,会有怎样的下场。

P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明的故事/房龙人文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秦立彦//冯士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54136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19-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9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42:16